但是杨东竟然说他们要继续合作?

    所以,杨东葫芦里面到底卖的什么药?他到底搞什么鬼?

    任行健盯着杨东,他倒想看一看,杨东要说出什么来。

    杨东见任行健如临大敌的警惕样子,不禁笑了。

    “任总,不必如此,你跟我可是亲密无间的伙伴关系啊。”

    才怪…

    信你个鬼…

    这话说完之后,杨东心里和任行健心里都默默的补了一句。

    “但是怎么合作,以什么方式,我们需要讨论一下。”

    “我们庆和县认为五十亿投资铼矿,本钱有些少!”

    杨东图穷匕见,开口说出这句话之后,才算是展露他的策略和方法。

    我不需要撤资,也一样可以让你任行健乖乖的离开,或者乖乖的送钱给庆和县。

    但是想让庆和县违约,然后赔偿你们十个亿,门都没有。

    “你说什么?”

    任行健被吓了一跳,倚靠在沙发的他,直接坐直了身体,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五十亿都不够?

    “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任行健冷冷的开口,喝问。

    五十亿的资金,开发一个两吨以内的铼矿,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杨东竟然觉得少?

    “当然,我知道我自己说什么。”

    “但是任总,可能有些情况,你不太理解。”

    “庆和县的铼矿储量,可没有你想的那么少。”

    “反而,庆和县的铼矿,有至少五吨储量!”

    “也就是说,比之前你了解到的情况,多了足足一倍以上。”

    “所以你们的五十亿,不够了!”

    “因此,现在的情况是这样,我跟你说一下。”

    “要么,你们乔杉资本继续注资,五吨以上的储量,至少得一百五十亿人民币的投资。”

    “要么,你们乔杉资本跟别人合资,开发这个铼矿。”

    “这是两条路。”

    “哦对了,如果你们要合资的话,必须跟我们国企合作。”

    “其实,不管你们是否要注资,你们都得跟国企合作,因为跨国企业来我们这里投资,这种特殊投资项目,都必须得合资,不允许你们控股!”

    “另外,这个意向合同里面有些条款不太合理,需要修改。”

    “比如我们出铼矿,你们投资,但是你们要求行政权,管理权,包括销售权等等,只给我们庆和县留分红。”

    “这个不行!”

    “既然是合作,就应该秉持着公平的原则,我们出矿,却不代表我们卖了矿。”

    “我们是合作关系,不是买卖关系。”

    “铼矿怎么生产,怎么制作,由你们乔杉资本决定,毕竟你们有这个技术。”

    “但是,怎么销售,如何销售,往哪里销售,是我们庆和县的事情。”

    “说的简单一些,你们属于借鸡生蛋,你们属于用我们的锅做饭,难道你们想把锅都搬走?”

    “这是不可能的!”

    杨东说了一堆,总结三句话。

    第一,合同得改,不改是不合理的。

    第二,资金得加,不加的话,你们就只能合资。

    但是合资,必须合资国企。

    第三,撤资,如果不想合作,你们可以走,但是得赔偿庆和县十个亿的损失。

    这就是杨东的应对策略。

    遵从合同,但是不盲从合同。

    大框架合作,小框架必须改。

    如此一来,既不涉及违约,也不违法。

    本身意向合同,变到正式合同之间,都需要修改一些条条框框。

    具体哪里不满意的,双方需要讨论才行。

    这也是商业模式,商业规矩。

    杨东完全是使用商业策略,商业规则,来破了任行健阴谋,填上了任行健挖的坑。

    甚至还顺便给任行健挖了三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