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顷,杨鹤来不徐不疾地说道。
“那你说说看,你具体的计划是怎样的?”
卫江南欠了欠身子,说道:“好的,鹤来书记。说起来,还得感谢那些家伙这几天围堵公安局呢……”
“哦,这是什么意思?”
杨鹤来顿时来了兴趣。
他就喜欢卫江南这种“故作惊人之语”。
“鹤来书记,围堵公安局的人数可不少啊,最多的时候总人数过了三百,最少的时候也有两百多人。”
“我就想着吧,凌志清已经死了,凌志明被我关在武警支队呢。他们那个团伙的骨干成员,绝大部分也在武警支队待着。”
“这在军事上,就算不是被成建制全歼,至少也可以说是歼灭性打击。”
“剩下的几个阿猫阿狗,居然还有那么大的能耐,可以组织起来这么大的队伍。这几天,我看他们很有章法,组织调动都是一流的。”
“凌志清团伙的外围成员,还有这样的能人,怎么可能?”
“不管是谁,他真有这个本事,那早些年,在凌志清团伙里边,就不可能默默无闻。必须是骨干成员,而且应该是骨干中的骨干。”
“根据我们对凌志明等人的审讯,我可以断定,这样的人并不存在。”
“那个茅建国,他也不能完全算是凌志清团伙的人,至少在表面上,他们没有隶属关系,只能说是合作关系。”
卫江南说到这里,略微停顿了一下。
他在等待杨鹤来的反应。
要知道,突然从他嘴里冒出来的这个“茅建国”,其实就是个陷阱。如果杨鹤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那他一定会追问一句“谁是茅建国”?
但是杨鹤来毫无反应。
这就说明,杨鹤来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存在,而且多少也应该知道他和凌志清团伙是个什么关系。
这就有点意思了。
杨鹤来久居高位,早已不太在意这些细节性的问题。
纯粹从个人观点来看,杨鹤来绝对是人生赢家。
公开履历上,杨鹤来有着经济学博士的头衔,在职研究生学历。但实际的底子,就是个中专生。十八岁中专毕业后,在一个县的财政局工作。因为工作能力极强,仅仅用了七年时间,在二十五岁那年,就升任为该县财政局局长。
此后就一直都担任领导职务。
而且大多数时候担任的都是正职,副职只是过渡,时间都不算长。
这样一个人,早已养成了看大局的习惯,不在意细节乃是理所当然。他真要是只盯着细枝末节的问题,这样的眼界,也升不到今天的高位。
一句话说完了:就算我知道这个茅建国的底细,那又如何?
卫江南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继续说道:“但是茅建国再能干,他能在启明街道那一带组织起来的人手,最多也不会超过一百人。其他一两百人,都是外援。”
“根据我们的调查,这些外援来自于其他三个涉黑涉恶团伙。”
“呵呵,这是送上门来啊。”
“一连好几天,他们都在公安局外边转悠,谁是负责人,谁是骨干,已经一清二楚。”
“只要市里支持我,我立即就能把他们全部抓起来。”
“那你考虑过没有,万一又失控呢?”
“难道再开枪?”
杨鹤来毫无顾忌地反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讥讽。
卫江南神色一肃,认真说道:“鹤来书记,我解释一下。413案件,皇家KTV门口发生的那一切,局势并没有失控。”
“凌志清自己找死,求仁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