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604章 受命于天和受命于民
    正旦朝贺仪完全是礼仪性质的朝会,在这样的朝会上是不商议具体事务的。

    不过因为昨天有关新历法的讨论,群臣很多人都有话说。

    在皇帝于建极殿举行赐福仪式后,刘宗周趁机说道:

    “陛下,臣以为历法事关重大,不要擅改为好。”

    “纵使隔几年多发一个月俸禄,如何比得上维持正朔重要?”

    这点说得简单,户部官员却直撇嘴。

    工部同样如此,因为按皇帝的命令,他们以后要给工匠发薪水。

    兵部和枢密院就更不用说了,士兵的俸禄早就已经按月发。因为闰月和大小进产生的弊端,可谓不胜枚举。

    在月俸越来越多地取代年俸的情况下,每隔两三年就多发一个月薪俸,财政如何受得了?

    皇帝取销闰月改为闰日加班,这几个衙门的官员,都是赞同得很。

    不过正朔事关重大,就算支持的臣子,也不敢在这件事上多言。否则万一民间有人造反时提到了改正朔,他们就可能是罪臣。

    这让朱由检不得不亲自下场,向刘宗周和颜悦色道:

    “先生所言极是,正朔不宜轻改。”

    “但是旧历的节气时间不定,有时是月初、有时就是月中或者月底,这样放假的时候,应该怎么安排?”

    “朕制定太阳历的一个原因,就是把节气时间,都定在初五、二十附近。”

    “如此就能连着逢五逢十休沐放假过节,不至于让官吏和城里的人过节时,连个假期都没有。”

    这是他鉴于后世的教训,所做出的安排。

    在进入工业时代后,所有农业时代形成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只要不放假基本都会消失。

    后世只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四个传统节日有假期,冬至等四时八节的习俗,逐渐就没有多少人记得了。

    甚至大名鼎鼎的重阳节,都有消失之患。很多人对这个节日要做什么,完全一无所知。

    反而是七夕节因为爱情元素,逐渐兴盛起来。不过相比西历的2月14日情人节来说,七夕节的知名度远远不如,更多的是因为消费因素,被商家炒起来而已。

    后世的中国人,一面要面对传统节日的消亡。一面又因为采用西历,要面对从西方传来的节日。

    这让很多人感觉节日众多,却根本不知道该过哪一个。

    又因为大部分节日没有假期存在,花时间准备过节只会觉得劳累,喜悦没有多少。

    所以很多节日,只是随随便便就过去了而已。根本没有多少仪式感,更不会觉得开心。

    朱由检对此是非常痛心的,所以他坚决不采用西历、不让西方的节日传过来。并且在制定新历法时,把传统节日的时间固定,加入放假安排。

    这样传统节日就不会完全消亡,人们也会有更多的时间,过节舒缓身心——

    他让钦天监制定的太阳历,完全是为适应工业时代制定的历法,不止是为了发放薪水方便、易于折算而已。

    同时,因为节气时间的准确,新历法对农业也有兼顾。

    并因为新历法的节气时间大多在初五、二十附近,农民只要记住这两个日期,就知道每月什么时候是节气,应该去做什么。

    他们不用购买黄历,就能估摸出每月的节气时间。相比传统的历法来说,还要更加方便。

    只是,在有了这么多优点之后,新的太阳历对于月相变化,那就顾不上了。

    月这个字完全只是代表一月三十天,和月亮毫无关联。

    根据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确定的朔望时间,同样也难以在历法上体现。

    正月朔日这一极为重要的正朔观念,成为新历法最大的软肋。

    对此朱由检也有些头疼,尝试向群臣道:

    “过年应该休假,朕是不想让众卿在正旦团聚的时候,冒着寒风朝贺的。”

    “以太祖登极建国的正月初四为大明国庆日,在那一天举行朝贺如何?”

    想用正月四日这一固定的日期,代替正旦朝贺仪。

    正月朔日举行的朝贺,也会被国庆朝贺取代。

    这在后世或许行得通,但是此时的人,是不认为建国那一天有什么重要意义的。

    他们也不认为,国庆日能取代正朔日。

    刘宗周就冷邦邦地说道:

    “正朔就是正朔,怎么能用太祖登极的日子取代呢?”

    认为这个传承几千年的日子,远不是其它日子能比。

    朱由检见到他的态度,那就更加头疼了。

    群臣虽然有很多人想要按新历法放假,也有很多官员认为用太阳历更方便。

    但是因为正朔这个概念,他们都不敢乱说。

    唯有负责礼乐教化的大学士温体仁,装着胆子提议道:

    “臣以为可在新历法上标明朔日、望日。”

    “在正月朔日那一天,举行正朔朝贺仪。”

    这其实还是改正朔,群臣听到后不管心里怎么想,对他都是怒喷。

    甚至还有人提出要杀温体仁,避免邪说流传。

    这让温体仁只能缩着脑袋,头也垂了下去。

    不过朱由检是很赞同这个说法的,他本来就不打算在正旦举行朝贺,让君臣都无法在过年期间好好休息。

    改为正月朔日虽然有时候也在过年期间,但也有一半多的几率在年节后。这让皇帝和群臣,能够更充分地休息。

    只是改正朔的分量实在太大,群臣没有一个,敢随意赞同此议。

    这让朱由检看着刘宗周,提出了另一个方案:

    “正月朔日朝贺,放在明堂如何?”

    “在京的官员和议员,一同参加朝贺仪。”

    “专门的百官朝贺仪,有冬至和万寿圣节就行了。”

    “正旦朝贺仪改为正朔朝贺仪后,可以让议员一同参与。”

    这个震动,比刚才温体仁提出正月朔日还要大。

    因为这不是单纯的改时间,而是真的要改正朔——改朝换代的那种。

    如果真如皇帝所说,把正旦朝贺仪改为正朔朝贺仪,放在明堂举行,允许议员参与。

    这几乎就是表明,大明的立国根基,发生了重大改变。

    从之前的受命于天,改变为同时受命于民。(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