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成为财阀少公子,鲸吞实业帝国 > 第795章 回港,稳定人心
    站在军舰之上,一路破风而行。

    轻风拂面,偶有几只海鸥从头顶飞过,绕船盘旋。

    闻着咸涩的空气,邵维鼎看着波澜不惊的海面,心中同样的平静。

    在他的身侧,除了同行的方协文几人外,最显眼的毫无疑问是坐姿整齐的十人。

    虽然穿的是便装,但一看就知道有着军队履历。

    他们正是在北方军区退役的十名飞行员,此刻跟他一起去港岛。

    至于身份,邵维鼎早就安排人给他们办好了,之后还会陆续将他们的家人子女接到港岛一家团聚。

    来港身份就是新建立的寰亚航空的机长。

    他这趟就是要借势。

    就是要威慑!

    此刻人心不定的港岛,需要安全感。

    安全感从何而来?

    是经济的稳定,政局的稳定,以及对于未来的可预期性!

    这些,他全部可以提供。

    现在,就是展示在港岛所有人面前,清楚的告诉他们。

    他邵维鼎,可以给予港岛人,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未来可期的港岛。

    他要做的就是将英国人搅乱起来的躁动,给逐步抚平。

    “鼎少,已经到澳门了,那里就是宋尧在坐镇开发的横琴枢纽转运中心。”

    方协文站在军舰上,指着不远处的横琴岛说道。

    横琴坐落在澳门的左侧,整体环境多山,且与澳门没有直接接壤,有水路间隔。

    再加上当年与葡萄牙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严格规定了澳门的划界范围限于�6�7�6�7“三巴门至关闸”以南的澳门半岛及离岛,未包含横琴。

    所以哪怕葡萄牙人近百年来一直有扩张生存空间的主张,但限制于条约。

    以及自清到民国,再到新中国对横琴的主权要求,这里一直有重兵把守,未被葡萄牙人染指。

    后世是直到2009年横琴新区设立,定位为“粤港澳合作示范区”,通过�6�7�6�7“分线管理”�6�7�6�7政策深化与澳门合作,但行政隶属关系仍属珠海。

    所以,实际上澳门其实是一座被珠海所环绕包围的城中之城。

    邵维鼎早就看重了横琴的价值与战略意义,这座岛比澳门本身还大三倍,可开发区域太多了。

    葡萄牙人想要借发展横琴之名,实侵蚀之实,那是痴心妄想。

    但是他却不一样了,他背后站着的就是中国。

    这块区域,作为物流枢纽港,不但能拓展澳门的发展空间,而且还能为国家进行实际控制澳门打下基础。

    电网并网是第一步,真正的区域互动,开发横琴就是第二步。

    “宋尧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邵维鼎站在军舰上眺望着横琴岛上的郁郁葱葱,“澳门是一座旅游城市,也是一座金融城市。”

    “过去澳门的各类生活物资供应基本都依赖于内地,但传统运输依赖广深线,珠海-澳门仅靠拱北口岸陆运,效率低下。”

    “如今横琴得到开发,光是一座冷链物流中心,就可以大幅度减少损耗、降低成本。”

    “而且往后港岛制造业向珠江三角洲地带转移,横琴将�6�7作为“前店后厂”中转站,只要建立一座跨境码头便能承接香港电子元件、纺织品等半成品加工再出口。”

    方协文兴奋点头,“鼎少,依据我这段时间的经验判断,您的这步棋下的太及时了,横琴这座物流枢纽,极有可能会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带工业发展的引擎。”

    他已经在广东待了差不多快半年了,各个市区几乎都跑遍了,当然清楚珠江三角洲的优势,也清楚在鼎峰的带动下,港岛的制造业正在大规模向珠海、顺德、佛山这一带转移。

    而且这里是很多华人华侨的家乡,投资意愿也很足。

    可以说,珠江三角洲不缺资金,不缺政策,也不缺发展机遇。

    这里是特区,而横琴就是特区中的特区。

    而对于这一点,邵维鼎比任何人都清楚,迎着海风,他的发丝微微吹起。

    询问道:“关于这座横琴岛,澳门的华商现在是什么态度?”

    方协文回答道:“何贤、马万祺都表示了支持,何洪生和宋尧直接联系,初期投资需至少2亿港币,他建议以“横琴开发债券”的名义募资,未来填海造陆的工程,霍家会进行承建。”

    何贤和马万祺都是澳门华商总会的,他们的态度基本上代表了澳门全体华商的态度。

    何洪生作为澳门博彩业的主人,自然清楚开发横琴的价值,深度参与并不意外。

    霍正英虽然根基在港岛,但是在澳门影响力却也十分巨大。

    底下又有工程公司,负责起填海造陆的工作不在话下。

    一番梳理下,宋尧基本上已经把横琴物流枢纽这个项目做实了。

    邵维鼎点点头,望向东边,“还有多久到港岛?”

    方协文看了看时间,“大概还有一个小时左右。”

    “不过依照湛江舰的速度,可能只需要四十分钟就能到维多利亚港。”

    这一趟,他们从海军基地湛江港出发,一路驰行。

    除了坐乘的这艘湛江舰外,还另有两艘护卫舰在一旁并驾齐驱。

    破浪斩海,威势十足。

    方协文也有几个月没有回港了,不过性子终究沉稳,脸上并没有流露出什么表情,只是有些好奇道:“鼎少,前阵子老袁打来电话说英国人动作频频,港岛已经有了乱象,很多人已经打算移民了,您打算怎么稳定接下来的局势?”

    邵维鼎淡笑了两声:“要走的人,留不住,也不必留。”

    “我们要做的,仅仅是给予那些心中恐慌,摇摆不定市民一股信心即可。”

    “有了信心,有了对未来港岛的希望,这块土地自然就乱不起来。”

    “归根结底,症结在人。”

    说着,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人是有眼睛,有脑子的,他们能看到什么是好的,能分辨什么对他们更有好处。”

    政治家喜欢空谈,而他是个货真价实的实干家。

    与此同时,在维多利亚港港口,已经聚集了数万市民。

    他们都是从报纸上看到消息,说邵维鼎今天回港,而且要在维多利亚港登陆。

    这一趟,不光是他人回来了。

    最重要的是,他是从燕京回来的。

    作为如今港岛乱流的原因所在,无数港岛人都希望从邵维鼎口中听到在燕京发生的那场决定港岛的谈判,到底进展到了何种程度。

    以及是否带来了好的消息。

    (白天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