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场面上是皆大欢喜。

    大家又对一些政策条款的细节做了一些了解和建议之后,各自开心的离开。

    张恪清刚走出会议室,就被夏正东的秘书拦住了:“张书记,领导请您到他办公室去一趟。”

    张恪清有些意外,夏正东叫他干什么,是要了解这次会议的过程?

    到了办公室,夏正东笑呵呵的邀请张恪清坐下。

    “恪清同志,我看这次民营企业扶持的政策草案已经做出来了,你也给那些民营企业家代表们开了会,结果怎么样?”

    张恪清笑着说道:“大家对草案的内容基本满意,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调整,完成之后会跟夏省长汇报。”

    夏正东点点头,忽然问道:“我听说你打算让政府下属的科研机构的专家,免费为那些民营企业做技术指导?”

    张恪清明白,这才是夏正东找他的原因。

    他也知道,这件事会有很多人反对,但他还是要坚持这么做。

    “夏省长,我们省官方的科研机构中,这几年在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很多,申报的项目,认定的成果也很多,但多少成果真正推广应用了?”

    “在科研的期间,他们也走了不少的弯路,这些经验和教训,难道不应该分享给真正有需要的人吗?”

    “他们是政府下属的科研机构,我们政府有责任和义务推广科学技术,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

    “在我们的乡镇科研所、农业研究所里,技术员依然要下乡对农户和个体户进行指导,为什么我们的顶级专家就不行?”

    “科技不应高高在上,应该真正为百姓服务。”

    夏正东听了张恪清这番话,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确实那些政府下属的科研机构,也有责任和义务帮助百姓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但一直以来,这些专家似乎都在做申报课题,研究课题,评定成果等工作,真正指导的也是国资企业,而且也并不多。

    夏正东追问道:“那么我们的国资企业怎么办?那些技术人员将技术都教给了民营企业,我们国资企业还竞争得过吗?”

    张恪清吐出两个字:“公平。”

    “夏省长,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资企业,我们都要一视同仁,要公平的对待,这也是上面领导的讲话精神。”

    “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民营企业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咱们省里,民营企业缴纳的税收更高,带动的GDP和提供的就业人数也更高。”

    “而且我们的国资企业本来就有许多专家挂职,但他们工作时间并不多,为什么就不能给民营企业一些帮助?”

    “如果竞争不过,那么国资企业的负责人就该思考一下,是不是他们的经营出现了问题,是否需要改革。”

    夏正东没想到张恪清的态度竟然如此坚决,甚至不在乎国资企业可能被民营企业超过,那是不是也不在乎国资企业可能被民营企业吞并?

    国资企业的发展,同样是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之一,张恪清不在乎,但夏正东不能不在乎。

    看到夏正东还想说什么,张恪清语气一转:“夏省长,其实您不必太在乎这件事,那些顶尖民营企业都有自己的科研团队,他们很多还有合作的博士后工作站,他们开出的薪酬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