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签到三国:霸王人屠,龙骑踏皇土 > 第41章 异想天开!不伤一兵一卒!?
    曹操走了,便是解了徐州的燃眉之急。

    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桩喜事。

    他回过身来,握着刘备的手真挚地道:“玄德,此次多谢你不远千里前来助我。”

    “此次曹操来攻我徐州,老夫八方求援,唯有玄德你一人愿意出手。”

    “这份情,老夫记在心里了!”

    “府君言重了。”

    刘备挺直了身子,情真意切地道:“当初一十八路诸侯聚义共诛董卓。”

    “我刘备三兄弟身陷囹闾,被董天、吕布所困。”

    “备苦苦哀求,一十八路诸侯中却只有伯圭兄、府君你寥寥二、三诸侯愿意出手相助,备一直铭记在心,欲报答府君。”

    “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府君有难,备岂敢忘恩负义,坐视不理?”

    似是想起三弟张飞被董天杀死的惨状。

    亦或是对陶谦当初的义举感动万分。

    刘备的眼睛里已经慢慢带上了点点晶莹的泪花。

    握着陶谦的手也更紧了些。

    其实,当初相助刘备的除了公孙瓒和陶谦之外,还有一个,正是攻打徐州的曹操。

    只不过被刘备刻意地忽略了。

    陶谦只看着刘备的真情流露,心中也有些感动。

    一时之间也没有想起这一点。

    这刘玄德有情有义,知恩图报,是个忠义之人啊!

    刘备擦去眼角的泪水,接着道:“更何况,如今天下混乱,诸侯割据。”

    “府君宅心仁厚,向来有仁德之名,曹操却以借口讨伐,行不义之举,后更是屠杀百姓,惹得天怒人怨。”

    “备作为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岂能任由此等奸人谋害我大汉忠良,屠杀我大汉百姓?”

    “此自当义不容辞也!”

    “只是说来惭愧,备刚到,那曹贼便已经撤军,虽有救助之心,却没有尽上绵薄之力。”

    “可惜,可惜。”

    “呵呵呵,玄德过谦了。”

    一旁又一位穿着红色官服的儒生笑着道:“你一到,那曹操立马便退走。”

    “此乃是福星高照,气运加深之相也。”

    “假以时日,定可如鲲鹏,扶摇直上翱翔于天际也。”

    此人名为糜竺,乃是徐州别驾。

    在徐州之内地位超然。

    刘备素来有凌云之志。

    糜竺的这番话可是说到他的心坎儿里了,心里先是一喜,表面上却没有丝毫表现出来。

    他先是看了一眼糜竺,嘴唇微动。

    似是要说些什么,但是最终又什么都没有说。

    只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连连摇头。

    “玄德,何故如此啊?”

    糜竺心里一惊。

    自己说的没什么问题啊。

    为何刘备会忽然如此?

    陶谦见状也道:“玄德,若是有何为难之处,不防与老夫说说。”

    “若是能帮的上忙,老夫义不容辞!”

    “没什么。”

    刘备摇了摇头,神情看上去有些落寞。

    “只是感慨,备如今年近四十,两鬓已有白发,却一事无成。”

    “无立足之地……无卫国之兵……”

    “备欲讨贼,却有心而无力,为之奈何!为之奈何!”

    说到最后,眼眶之中又变得晶莹了起来,掩面而泣!

    “这……”

    陶谦看着刘备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我陶谦年弱体衰,恐怕没有几年时间了。

    身下子嗣也都不堪重托。

    难以在这乱世之中,保住徐州。

    这刘备乃是当世之英雄。

    更重要的是忠义仁厚,又知恩图报。

    我若是将徐州托付给他,他必能保我徐州百姓,亦可护我陶家子孙。

    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糜竺也暗暗点头。

    他早就听闻过刘备之名。

    今日见之,果真是名不虚传。

    有情有义,忠厚人爱。

    而且还是汉室宗亲……

    这一点很重要。

    他们糜家在徐州的势力不小。

    但是论起身份来,却不过是个富商而已。

    根本不能与真正的世家相提并论。

    而若是想真正跨过这一层差距,最好的办法就是跟那些真正的世家大族联姻。

    刘备虽非是世家大族。

    却是汉室宗亲。

    即便是隔得很远,如今家境已经败落。

    那也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

    若是能与刘备搭上关系,他们糜家就可以拜托富商的身份。

    从而成为真正的世家.

    “玄德无需太过忧虑,正所谓吉人自有天相,一时的不如意并不代表一世。”

    “你一定会否极泰来的。”

    糜竺拍了拍刘备的肩膀,安抚道。

    刘备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拱了拱手:“多谢。”

    “备失礼了,府君还望勿怪。”

    陶谦摆了摆手,“何必如此多礼。”.

    “你我乃是旧识,不远千里前来相助,我还未曾亲自感谢你呢。”

    他抬起头来,对着门外喊道:“来人啊。”

    “备好酒肉,今日老夫要与玄德不醉不归!”

    “喏!”

    兵卒双手抱拳退下。

    当夜,陶谦、刘备、糜竺三人畅饮至深夜,才各自离去。

    接下来的两三日里,刘备与糜竺关系密切,来往频繁,没过多久就传出了刘备与糜家联姻消息。

    一时间,刘备春风得意,志得意满。

    成了。

    陶谦年老体弱,子嗣不服重托。

    只要能获得糜家的支持,他便能得到整个徐州!

    徐州终究是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了!

    ……

    另一边,荀彧带兵撤出兖州。

    董天得以轻而易举地拿下了整个兖州。

    但是,他却并没有想就这么停下的打算。

    因为他的目标并未完全达成。

    还有徐州!

    徐州陶谦暗弱无能。

    根本不足以守一州之地。

    又刚刚经过了与曹操之战,损伤惨重。

    董天既然拿下了兖州,就根本没有放过徐州的道理。

    兖州。

    董天着一身洁白如雪的衣衫,坐于主位之上。

    少了几分杀伐,更显得英俊、潇洒之气。

    只有那双仿佛亘古不变,如同千年寒霜,又带着强大威压的双眸,依旧在提醒着所有人,这是个怎样危险的人物。

    在他的左侧,贾诩身着灰衣如往日般平平无奇,但又没有任何人胆敢有任何的轻视之心。

    下方,吕布、张辽、高顺、李傕、郭汜、华雄赫然而立。

    他们神色冷峻,配合那远比常人高大、魁梧的身躯,带着极强的压迫感。

    董天看着下方的众人,道:“此战我军兵不血刃拿下兖州,我欲一鼓作气借机再攻徐州,你们有何意见?”

    一听又要打仗。

    下方的众将领立马来了兴趣。

    虽然刚刚打完了一仗。

    但是这一仗未免太轻松了些。

    在董天奇袭东郡之后,他们便没有再经历什么抵抗。

    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兖州。

    这仗赢是赢了,但多少有些不太尽兴。

    一听到董天又要打徐州,一个个跃跃欲试,战意凛然,都嚷嚷着:“打!当然要打!”

    “正有一口气没有宣泄出来呢,怎么能不打!”

    “就是,兖州这一战就像是我还没用力呢,他就倒下了,不过瘾!不过瘾!”

    “文和,你说呢?”

    董天看向了身边的贾诩,问道。

    贾诩对着董天拱了拱手道:“陶谦暗弱,不足以守其地。”

    “又刚刚经历了曹操的战事,正是虚弱之时。”

    “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听到贾诩也没有反对,董天微微颔首。

    既然确定了要打,接下来就看是该怎么打了。

    “大将军,末将愿为先锋,前去攻打徐州!”

    吕布双手抱拳请战。

    话音刚落,张辽、高顺、李傕、郭汜、华雄也纷纷站出来请战。

    “大将军,末将亦愿前往,如果不胜,甘当军法!”

    他们语气坚定中透露着自信。

    浑然没有将陶谦放在眼里。

    仿佛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占据一州之地的诸侯。

    而是一块砧板上的鱼肉般任人宰割。

    董天的目光在吕布、张辽、高顺、华雄几人的身上依次流过。

    他们几个说可以灭掉徐州,倒也不是在说大话。

    因为他们确实有这个实力。

    不过,董天却并未直接下达军令,而是看向了站在一旁的贾诩,问道:“文和,你怎么看?”

    贾诩思忖了片刻,缓缓道:“若要强攻也未尝不可。”

    “陶谦连曹操的七万大军都顶不住,又如何能与我们西凉的十万大军相抗衡。”

    “我们直接强攻,十日之内便可令陶谦束手投降!”

    吕布、张辽、高顺几人闻严都是心里一喜。

    他们知道,董天向来都对贾诩十分信赖。

    既然贾诩也这么说,那这事儿基本上就可以定了。

    他们心里火热,暗暗下定决心。

    这可是平定一州之地。

    说什么也不能错过了!

    “但是……”

    说到这里,贾诩话音一转,淡淡一笑。

    连带着吕布、张辽、高顺几人的神情都是微变。

    怕就怕这个但是啊。

    这个但是一出,他们原本到手的军功怕是就没了。

    董天却是眼神一闪,饶有兴致地看着贾诩。

    若是强攻之策的话,他又何必去问?

    既然问当然就是想看看有没有别的方法。

    贾诩道:“但是强攻之计虽然可行,但是相应的我们所付出的代价,也一定不会小。”

    ............

    这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

    守城的一方拥有城墙作为依托,天生占据着地利。

    而攻城一方想要破城,就必须付出数倍的代价。

    这也是董天知道强攻可以破徐州,但是却还要询问贾诩有没有其他计策的原因。

    贾诩神色平静,一只手负在身后,另一只手放在身前,宽大的袖口自然垂落下来。

    他的眼中隐隐闪烁着精光,内敛而又不失自信。

    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会摆脱以往有些木讷的老实人形象,有几分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傲气!

    他掷地有声地道:“我有一计,可令大将军不伤一兵一卒,拿下徐州!”

    ???

    不伤一兵一卒拿下徐州?

    怎么可能!

    这可是在打仗!

    真以为玩儿呢?

    吕布、高顺、李傕、郭汜、华雄等都有些不信。

    这不是在开玩笑么?

    攻城略地,那是用他们一次次舍生忘死的冲锋,用手下数万兵卒的命换来的!

    若是不动兵戈就能拿下城池。

    那还要他们这么多将军干什么?

    还养着麾下三十万的将士干什么?

    如果说出这句话的不是贾诩,他们早已经当堂反驳了,闹成一团了。

    张辽眉头微皱,若有所思。

    但一时之间也没有想到贾诩究竟是在打什么主意

    董天闻言也是眼神一闪。

    贾诩绝对不会口出狂言。

    既然说了出来,就说明他一定能做到。

    不伤一兵一卒拿下徐州。

    他相信贾诩做的到。

    董天微微颔首,示意贾诩继续说下去。

    贾诩淡淡一笑,道:“我这一计,说来倒也简单。”.

    “不过是仰仗大将军和你们众位将军的威名耳。”

    “如今天下,我们西凉军为天下第一大诸侯。”

    “这些年来,屠匈奴,屯并州,灭羌人,定西凉,再到偷渡阴平,破益州,刘焉枭首。”

    “然后就是这一次,我西凉大军刚至,曹操直接望风而逃。”

    “如今我西凉大军指向徐州,陶谦如何不怕,如何不惧,如何敢不投降?”

    张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是了,连将陶谦打得抬不起头来的曹操都逃了,他陶谦又怎么敢再与我们为敌?”

    “根本不需要我们出兵,只需要大将军的一封书信就能直接让陶谦肝胆俱裂,束手投降。”

    “只是……这事恐怕也不太确定吧。”

    吕布、高顺几人也有些懂了贾诩的意思。

    是用势无匹敌的兵锋,来迫使陶谦不得不详。

    只是这样真的可以?

    他们不确定。

    董天沉吟了片刻道:“倒是可以一试。”

    然后略微顿了顿,“然后呢?”

    仅仅靠这些可没有十足的把握让陶谦投降啊。

    贾诩一定另有安排。

    贾诩又道:“然后……大将军,我看除了您写一封书信之外,不如再由张昭先生来写一封书信。”

    “另外,我听闻如今徐州城内除了陶谦之外,还有糜家,陈家等几个家族势力十分庞大。”

    “想要劝降陶谦不如从这几个世家入手。”

    董天颔首,心中了然。

    两封书信。

    他的那一封是杀威棒,用来敲打,恐吓的。

    张昭的那一封则是安抚、劝慰的。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迫使陶谦束手投降。

    至于为何是由张昭来写,而不是其他人。

    原因也很简单。

    张昭是徐州人。

    在投奔董天之前还获得了陶谦的赏识,想要召其为官。

    只是张昭以为陶谦并非明主给拒绝了。

    其出身的世家在徐州虽非真正的顶级世家。

    但是张昭才学出众,早就有了一定的名望。

    否则陶谦也不会想要招揽他。

    现在由张昭来写信劝降,最合适不过了。

    若是能再将徐州境内几个大的家族给拉过来,不伤一兵一卒拿下徐州还真的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极有可能!

    张辽也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这个时代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叫做,得世家者得天下。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真话。

    尤其是对陶谦这样的暗弱之主来说更是如此。

    若非这些世家的支持,他怎能坐稳徐州?

    但是,世家往往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而非是忠诚啊。

    为了足够的好处,他们可以支持陶谦,自然也可以支持董天。

    就目前看来,跟着谁的好处更大,显而易见。

    若是真的能顺利说服这些世家的话,他有八成的把握能让陶谦投降。

    吕布、高顺、李傕、郭汜、华雄则还是有些半信半疑。

    他们都是征战沙场的将军。

    比起种种谋划来,他们更相信的是手中的武器和将士。

    虽然说贾诩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但是究竟能不能成他们还是不太看好。

    不过,劝降这种事,试试也无妨。

    若是不成,他们再上,一样了结一切。

    他们有着足够的自信。

    若是陶谦不降,他们就直接打到陶谦投降。

    “好。”

    “那此事就这么办吧。”

    董天下了最后的决定。

    “派人火速赶往洛阳,将此事告知张昭。”

    “至于其他的,就交给文和你来安排了。”

    “喏!”

    贾诩抬手执礼领命。

    然后快步退下。

    当日,一骑从兖州而出。

    一路向西,前往洛阳。

    三日之后,再一骑从兖州而出,直奔徐州而去!

    同时,董天领大雪龙骑军等共计十万大军,以及吕布、张辽、高顺、李傕、郭汜、华雄等一众大将,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兖州与徐州的边境。

    ……

    徐州。

    陶谦府。

    满头白发,形容枯槁的陶谦颓然坐在案牍旁边......

    他面色苍白,看上去要比起平时来更加衰老几分。

    在他的手边,摆着两封书信。

    一封是董天所书。

    内容也很简单。

    大概意思就是,大将军董天领十万大军征讨,兵锋所指曹操望风而逃。

    区区陶谦还不快快束投降?

    另一封则是来自洛阳的张昭。

    上面并没有写任何与此战相关的消息。

    只是写着他到了洛阳之后的所见所闻,洛阳的百姓如何,逃难到洛阳的流民又如何。

    初次之外,诸如与战事或者劝降有关的字眼只字未提。

    陶谦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心中压力山大。

    这是刚刚走了一匹恶狼,就又来了一头猛虎啊!

    曹操来攻,他尚且难以抵挡。

    更别说现在率军攻来的是曹操见了都直接扭头就走的董天了!

    怎么打?

    当初的一十八路诸侯合力都被打回去了。

    他陶谦怎么能说对手。

    在他的下方,刘备和糜竺分列左右。

    他们在得到消息之后,也是大惊。

    尤其是刘备。

    明明一切都在朝着他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怎么就忽然来了一个董天!

    直接打乱了他之前的一切谋划。

    让一切又变得虚无、飘渺起来。

    他的心中恨啊!

    在心中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让董天用命来偿还!

    杀了他的三弟,又坏了他的好事。

    此仇不共戴天,说什么也不能算了!

    不过,现在他的头等大事是力阻陶谦投降。

    这是他一定要做到的事。

    一定不能让董天就得到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