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历史:满朝奸臣,逼朕当暴君? > 第28章 朝堂之弊
    第二十八章朝堂之弊

    历史上记载,王守仁曾经为了理解格物致知的道理,硬生生去格了七天竹子。

    听起来像是个古板死脑筋的家伙,但那其实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

    能够龙场悟道的人,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唐远现在的处境。

    “王先生说笑了,天下人笑我谤我辱我,却无人知我,我早已明了。”

    唐远笑呵呵地端起茶,“唯王先生知我不易。”

    “人生在世,谁能容易。”

    “觉易者,私以为乃不知天下疾苦,方知人生而易也。”

    短短几句交谈,便引得王守仁眼中掠过一抹赞赏之色。

    “阁下年纪轻轻,竟有此见解,是王某小觑天下英杰了。”

    他拱手行礼,承认自己方才小看了唐远。

    “王先生愿当面承认,已胜过天下人太多。”

    唐远呵呵一笑,心想自己说的都是后世经过无数人总结出的道理。

    放在这个思想上大家都还在摸索的朝代,可不就是降维打击?

    “王先生用茶。”

    唐远做出邀请的手势。

    王守仁也不套,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等到他茶喝完,唐远又给他满上两杯,这才缓缓道:“先前听闻王先生言有救大唐之法,不知可否细说?”

    虽说靠着超越时代的思想,唐远顺利得到了与王守仁交谈的资格。

    但他很清楚,自己和这些历史上的伟大思想家,其实存在着本质上的差距。

    后世的人总有一种错觉,觉得要是把自己放到古代,怎么也能混出一番大事业。

    殊不知,那只是因为他们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

    大部分人,就算回到古代,也只是某次人口统计中的数字罢了。

    所以唐远很认真,不想错过任何的话语。

    这位思想家的某句话,说不定便能对自己有所启发。

    王守仁沉吟片刻,似乎是在组织语言。

    片刻后,他才缓缓开口。

    “如今大唐国力衰败,朝内外戚干政,权奸当道,若这些问题不解决,大唐难以为继。”

    闻言,唐远眼底掠过一抹失望之色。

    就这?

    你可是王守仁啊!

    整点干货啊!

    不等唐远开口,王守仁却是话锋一转。

    “然当务之急,却非此类空泛的问题,而是五日后与蛮夷和谈一事!”

    唐远精神一振,下意识坐直了身子。

    只见王守仁指节轻叩木桌,若有所思。

    “私以为,与蛮夷签订和约,乃不智之举!”

    “蛮夷贪婪好战,多年来早已可见其本性,若与之签订和约,定让其认为我大周软弱可欺。”

    “此和约一签,蛮夷得我大唐赔偿财物,三年内必然崛起,大唐元气大损,难以为继,三年后亡国已成必然!”

    句句掷地有声,发人省醒!

    角落里的沈练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这可是大不敬之语!

    换做其他人说这话,立马就要被抓进天牢,盘问其是不是有谋逆之心。

    他下意识看向唐远,只要看见太子有任何怒意,便立刻准备动手。

    然而,出乎沈练意料的是,唐远并没有任何发怒的意思,反而是面露赞赏之色。

    王守仁似乎也察觉到了沈练身上的杀意,只是淡淡地瞟了他一眼,全然没有放在心上似的。

    “当今大唐乃太子监国,不知王先生以为,太子当如何?”唐远继续问道。

    王守仁面色一肃:“太子当拒绝与蛮夷签订和书,我大唐绝不能任人欺凌,此乃国之脊梁,和书乃丧权辱国之举,绝不可签订!”

    唐远眉毛一挑,饶有兴致地问道:“王先生可知,这和书不签会有什么后果吗?”

    王守仁冷声道:“蛮夷之中,匈奴单于高傲自大,自认乃梵天神之子,受天命庇佑,当为此世主宰帝君,从未将诸国放在眼里。”

    “被拒绝签订和书,此人必认为大唐在蓄意挑衅,定会全军进发,毫无保留地进攻大唐。”

    “王某以为,当联络距离大唐最近的大汉与大齐,三国联手将其击溃,如有必要,甚至可以让大唐为诱饵,诱使单于孤军深入,大汉与大齐绕道直攻金帐王庭。”

    “王庭破,则匈奴灭!”

    唐远没有立刻开口,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王守仁。

    他很肯定,对方根本没有看过任何的文献参考。

    只是凭借大唐民间透露出来的细枝末节,便做出了这等堪称胆大包天的推断!

    只能说,不愧是能在历史上留名的人物,天资才华已经站在了人类的顶峰!

    “王先生此番计划可行,但如今太子纵有监国之名,却无监国之权,和书签订与否,根本由不得他做主。”

    这,才是唐远真正想问的问题。

    也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

    王守仁或许天资依旧如历史上那般出众,但唐远并不清楚对方在此地,究竟经历过什么。

    若是给出的方案,在原则上与自己不符,那就算自己收服对方也没用,反而会是个麻烦。

    毕竟,要是和王守仁辩论,自己多半会被对方说服。

    大思想家这个名头,可不只是一个空喊的口号。

    闻言,王守仁似乎想到了什么,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这才开口。

    “太子殿下虽有监国之权,但因根基不稳,所以会出现令难所至的情况,此非太子之过,而是朝堂之弊。”

    “当今朝堂,大权集于动过东宫太后之手,其为推动和书签订的重要人物。”

    “但此人虽然后宫之主,却无母仪天下之胸怀,反而欲壑难填,贪恋权势。”

    “签订和书,或可得三年安定,却会葬送大唐国运,东宫太后深知此理,却一直不管不顾地推动,可见其心必异!”

    旁边的沈练几乎都呆住了。

    慈禧有没有异心,这属于公开的秘密。

    很多人都知道,但却不敢当众议论,毕竟那可是太后。

    可王守仁这厮竟然就这么赤果果地说出来了!

    简直胆大包天!

    “噢?”

    唐远依旧是那副淡然的模样,只是目光开始激动起来,“那王先生不妨说说,若是东宫太后真有异心,那太子当如何应对?”

    闻言,王守仁眯起眼睛,忽然没来由地道:“王某若说了,太子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