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 > 第215章 让人员能自由流动。
    金钟带给他的这些消息实在是雪中送炭,让朱高炽知道了现阶段最适合他做的事情。

    铺铁轨,造火车!

    火车的科技含量不高,基本上就是一个放大版的汽车!

    只需要划定出来一条道路,然后铺设铁轨就可以了。

    北平跟奉天府之间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如果遇到高山或者是河流的话,需要怎么样的去铺设铁轨。

    朱高炽的野心很大,他现在最开始的念头就是把北平跟奉天府连在一起。

    这距离上有些远,但如果能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话,震撼绝对足!

    好在他现在的匠人足够多,再加上他自己的知识是完全可以应付现在的局面的!

    铁足够多,铁轨的铺设自然也就不成问题!

    朱高炽听完金忠的汇报之后,立刻说道:

    “让郊区炼铁厂那边留下来一部分的工匠让他们去教这些新入奉天府的工匠如何去制造汽车。”

    “然后把那些之前就跟在我身边的工匠全都叫回来,我这边有一个新的项目需要去做!”

    金忠眼前一亮,说道:

    “殿下,您这是又有什么新的主意了?”.

    朱高炽微微一笑,说道:

    “之前我跟皇爷爷说,汽车如果是放大的话,能够成为一种新鲜的事物,名叫火车!”

    “我就是打算召集工匠把火车给造出来,皇爷爷这次可是给了我留下了不少的难题,我想着以最快的速度先震撼他一下!”

    “让他知道自己的皇孙儿可是相当有能力的!”

    金钟张了张嘴巴,说道:

    “那这样的话会不会耽误其他事情的进度啊?”

    “现在炼铁厂那边忙的是不可开交,连殿下您之前定下来的匠人学校都暂时搁置

    了!”。

    “恐怕要等到这些匠人们全都熟悉完之后,匠人学校才能开始办学!”

    朱高炽摇摇头说道:

    “没有必要,这完全不影响,造火车并不是一个很复杂的活,我先把图纸画出来之后只要是按照我的图纸去生产制造就可以了。”

    “麻烦的是铺设铁轨跟打通两地之间的联系!”

    “不过你说的这个皇庄提醒我了,皇庄那边面积不是很大吗,而且皇田也有很多!”

    “这些匠人们来到奉天府不都是拖家带口的来着吗?”

    “你先是让这些孩童们到农庄那里面去上启蒙课程,教他们识字,然后把他们拖家带口的人全都安排到农庄,让他们去开垦土地``!”

    “等这些孩童们的启蒙读物都学完之后,识了字,再去找工匠他们教他们知识。”

    “我最近这段时间也是简单的先编写出来一部分的教材交给他们去学习!”

    朱高炽越说越觉得兴奋,现在他的思路完全的打开了!

    这些事情其实是可以一起执行的。

    如果是要铺设铁路的话,按照传统的办法是要征发民夫,不过现在朱高炽已经有了小金库。

    他觉得用钱去雇佣那些吃不饱饭的农民去铺设铁轨,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反正银子放在内库里面如果不花出去的话也是放着,不如先花出去,让银子流通起来,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现如今大明并没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现代化的经济系统,可是要完成老朱的任务,是需要一个现代化的经济系统才能完全的将经济盘活。

    这也是朱高炽在未来以后的发展打基础!

    先让匠人们把火车给制造出来,前期只需要建造一辆火车头便足够用了。

    然后便可以让这些匠人们一部分去教那些孩童们匠人的知识,在聘请一部分不得志的士子们到皇庄的课堂上讲他写的教材!

    这几件事情一起进行,然后等到最先赶到奉天府的这些匠人们掌握了熟练制造汽车的手艺之后。

    开始能够如同流水线一样手工去生产汽车,便可以将这些汽车利用起来。

    是跟商人们合作也好,还是完全成一个新的部门,用类似于官营经济的方式将这些汽车利用起来。

    都是一个十分不错的选择!

    朱高炽说干就干,让金钟去叫人,自己则是开始画起了图纸。

    蒸汽火车的运载能力还是很高的,只要这个蒸汽机完全发动起来之后,是可以运载相当多的货物。

    朱高炽原本是打算先开通一辆运载人的火车,但是想了想之后还是先把自己的这个念头给打消掉了。

    现在反而是运载货物的火车更受需要!

    在现在这个时代,并没有那么多的人想要长途跋涉。

    编了户籍的人是需要向官府报备之后才能离开户籍地的。

    平常的百姓是不能轻易的离开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如果未经报备就离开了户籍所在地被官府发现了。

    是要治罪的!

    这其实是一个相当不利于时代发展的选择,但确实是适合于小农经济最好的政策!

    不过朱高炽如果想要完成自己脑海当中的一些设想,这一政策是必须要打破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因为无论是那些江南正在发展小作坊的手工业工坊主主,还是他以后可能会需要的劳动力,都是需要大量的流动人口才能实现的。

    而且人口流动起来,经济才能快速的发展,况且现在大明已经是有了高产的粮食作物。

    完全是不需要担心如果粮食生产不足闹饥荒的情况。

    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快,自然灾害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小。

    即便是等到后期出现小冰河时代,也是有足够的资源能扛过去!

    朱高炽眼睛一转,在心里构思如何劝说皇爷爷放开管制雨。

    让人员能自由流动。

    元朝巅峰人口达到了9000万,经历了战争跟动乱后,明初的人口降到了6000万!

    这6000万人口在明初时期都是能获得自己的一块自耕田来养家糊口的。

    这时候的人口还没有达到大明生产力能够承载的巅峰人口数值。

    再加上高产粮食作物的推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需要担心粮食不够的问题。

    甚至有的地区因为战乱的缘故,有很多良田还在荒废着,等待开垦。

    所以站在朱元璋的角度来看,这时候的百姓最好就是在家里开垦田地,娶妻生子。

    赶紧多生几个孩子!

    让他们全国各地乱跑极容易发生动乱,也不利于恢复人口。

    喜欢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世子的非凡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