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剑指金陵:乱世权谋 > 第六十五章  慕容翔的决断:卫忠的赏赐
    慕容翔站起身,来回踱步。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随着他的走动忽明忽暗。

    “赏!”他突然停下脚步,激动地喊道。

    “大王要赏什么?”韦昂轻声问。

    慕容翔一时语塞。升官是不可能的,禁军正在整编,没有空缺。他转头看向军谘祭酒孙源,“孝廉举完了吗?”

    孙源摇头,“还需等到五月,第二个月末才能走马上任做中尉司马。”

    “京中可有空置的宅第?”

    “有欧阳贾的宅院。”孙源道,“城内一处宅第,城外一座园林,都无人居住。欧阳贾去世后,家人已迁往他处。”

    慕容翔眼前一亮,“就将这两处赐给卫司马。”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添些金帛钱粮。”

    “诺。”

    处理完这事,慕容翔的目光转向魏纶,脸色骤然阴沉,“看看人家卫忠多勇猛,你们却这般松懈!方才演武,两千人连一时三刻都没撑住就溃散了,这像什么样子!”

    魏纶额头沁出冷汗,连连告罪。

    慕容翔负手而立,望着远处的军阵。秋日的阳光下,刀枪铠甲闪烁着寒光。与慕容辉一战在所难免,但现在的天国军,恐怕只能留守金陵,对付刘刚了。

    主力北上决战,偏师阻击河套兵,这些就是他谋划的一切。可这些军队,真能挡住刘刚吗?

    或许到头来,还得靠卫忠。

    慕容翔叹了口气,人才实在太少了。

    ******

    卫忠策马缓行,准备去看看新赐的园林。秋风送来阵阵桂花香,远处传来军士操练的喊声。

    “就在玉泉园旁边。”裴十七骑在一旁介绍,“是欧阳贾新建的,才两年。园中亭台楼阁俱全,还有一片竹林,风景极好。”

    “玉泉园现在归谁?”卫忠随口问道。

    韦昂接话道:“赐给了韩崧的从孙韩衍,不过他已回安平国去了。现在韩飞常去那里练兵。”

    “韩飞去时带多少人?”卫忠压低声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人不少,还经常演武。有时能听到喊杀声传出很远。”

    卫忠沉默片刻,“那就算了。”他放弃了心中那个念头。玉泉园地势险要,若有防御设施,一时难以拿下。况且现在也不是节外生枝的时候。

    一行人继续前行,道路两旁的树木渐渐密集起来。远处隐约可见一座雅致的园林,掩映在竹林之中。

    “到了。”裴十七指着前方。

    十余人快步迎来,为首的管事恭敬行礼,“小人参见卫司马。”

    “这些是?”卫忠挑眉。

    裴十七凑近低声道:“都是王妃安排的宾、典计,府中还有新募的奴婢数十人。王妃说,您一个人住太冷清。”

    卫忠默然。王妃这是把自己当女主人了。他回头看去,韦昂已经识趣地退开,正在欣赏一棵古树。孙守信带着三十名骑士,也都停在后方。

    园中景致确实不错。流水潺潺,假山叠翠,一座两层的水榭临水而建,颇有岭南园林的风韵。

    管事引着卫忠参观,絮絮介绍着园中布局。卫忠却心不在焉,目光不时扫向园中的制高点和险要之处。

    “这处山石后面是什么?”他突然问道。

    “回司马的话,是一条暗道,通向后山。”

    卫忠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这倒是个意外之喜。

    “后山能通向何处?”

    “可以绕到玉泉园后面。”管事答道,“不过那边地势陡峭,平日少有人去。”

    卫忠点点头,不再多问。但他的脚步明显放慢了,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地形。

    园中还有不少下人在忙碌,有的在修剪花木,有的在打扫庭院。看来王妃是下了功夫的。

    “司马,用膳的地方已经准备好了。”管事恭敬地说。

    卫忠摆摆手,“不必了。”他转身对裴十七道,“回去吧。”

    裴十七一愣,“王妃特意吩咐...”

    “就说我还有公务。”卫忠打断道。他翻身上马,又回头叮嘱管事,“把园中的情况都记录下来,画成图样,送到我府上。”

    “是。”

    一行人离开园林,重新踏上归途。秋风渐起,卷起地上的落叶。卫忠策马在前,心中思绪万千。

    这座园林虽好,但处处都有王妃的影子。她是在帮自己,还是在监视自己?

    不过那条暗道倒是个好东西。若是日后真要对付韩飞,也许用得上。

    想到这里,卫忠不禁莞尔。自己什么时候也学会这些权谋之术了?

    卫忠翻身下马,脚尖轻点马镫,身形矫健地落在地上。身后众人齐刷刷跪地,恭敬道:“见过郎君。”

    庄园大门两侧的石狮子在阳光下投下斜长的影子,门楣上“主角府邸”两个大字遒劲有力。卫忠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抬手示意:“都起来吧。”

    一位身着青衫的老者从人群中站出,微微佝偻着身子,脸上的皱纹里藏着岁月的痕迹:“老朽裴谦,是主角府邸典计,请郎君随我看看庄中衣食。”

    “带路。”卫忠将马鞭随手扔给身旁的孙守信,目光在庄园四周打量,“府中现有多少人手?”

    裴谦不假思索地答道:“回郎君,家中现有管账先生一位、掌柜一位、看门的两个、随从四个、贵六位、仆役八名、丫鬟十二个。”

    “这么多?”卫忠眉头微蹙,脸上闪过一丝意外。

    “郎君莫忧。”裴谦连忙解释,“庄中有水碓两座,良田十三顷,佃农三十来家,勉强够维持日常开支。这些庄都是慕郎君声名而来投效的。”

    卫忠默然不语。乱世将至,民不聊生,投靠名门望族寻求庇护,这确实再正常不过。他抬头望向庄园高大的围墙,青砖黛瓦在阳光下泛着幽深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