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 第111章 干死友商!(第三更!)
    陈芬拉着儿子随着人流一步一步往前,在穿过那道简易的大门之后,她突然发现,通道两边多了一些牌子。

    只不过那些牌子上面,挂的不是所谓的米家,而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公司名字。

    什么加西贝拉。

    什么东贝。

    什么松下。

    什么海立。

    什么友达光电。

    什么奇美电子。

    在这些公司名字下面,还有这些公司的历史简介,以及他们擅长的领域简介。

    在这一长串讲解下面,是一串加粗加红的标注。

    看起来像是某个人对这些公司的评价。

    百年企业,压缩机龙头!

    质量遥遥领先!

    盯着这些牌子看的同时,陈芬也在听周围的人讲解,声音乱七八糟的,她只能勉强听个大概。

    “这个加西贝拉好像是生产冰箱压缩机的。”

    “这个东贝也是。”

    “这个米家好像也有冰箱吧?”

    “我看了一下,有冰箱,如果他们冰箱的压缩机用的是这两个牌子,那至少冰箱的基本性能有保证。”

    “空调呢?”

    “海立和松下,不是很高端的牌子,但起码下限有保证。”

    “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米家,起码能保证最低的下限?”

    “我不太清楚,具体还要进去看了再说。”

    听着周围人交谈的声音,陈芬伸手一推儿子,然后继续往前。

    穿过冗长的牌子通道,母子俩终于进入展览区,刚一进门,守在门口的人就递过来两瓶水:

    “拿着喝。”

    陈芬随手接过,先看了一下瓶口,又摸了一下瓶身,确认瓶口没有被动过,瓶身上也没有被人捅过的痕迹,这才拧开其中一瓶,顺手递给儿子。

    走进展览区,陈芬发现出现在眼前的东西并不是所谓的家电,而是一个个放在展台上的零件。

    这些零件下方都有名字。

    空调压缩机

    调节器

    散热鳍片

    散热铜管

    制冷剂

    屏幕

    在这些零件下面,还有一块牌子,牌子上是数字,数字有大有小,小的几分钱,大的几百块钱。

    在这一个个价格下面,还有一些是耳熟能详的品牌名字,品牌名字下面,是一些名字非常绕口的家电名称。

    在旁边看了一会儿,陈芬终于搞明白了这个展台的用意。

    这个零件大概是多少钱,然后哪些厂家在用这个零件,他们现有的产品价格是多少钱。

    当看到同样的零件,被不同的厂家用在不同的家电上,价格出现天差地别时,围在展台面前的人只感觉天都塌了。

    深吸一口气,陈芬想起自己要买空调,索性拉着儿子往空调那边走。

    走过去,正好看见一个穿着黑色工装,拎着喇叭的年轻人在解释外机:

    “空调外机拆开,内部构造就是这个样子。”

    “购买空调,空调内机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空调外机。”

    “首先,空调外机挂在外面,防水是第一要务。”

    “但是,请各位叔叔阿姨一定要告诉家里的老人,哪怕担心空调外机不防水,也不要拿塑料袋套上,一定一定不要给空调外机套上塑料袋,麻袋也不行。”

    “一个空调外机的性能,决定了你购买的空调好不好用。”

    “同等的价格前提下,就需要看空调外机的散热鳍片有多大,散热风扇有多大,散热铜管有多大,还有压缩机规格牌子。”

    “永远要记住,更粗更多的散热铜管,永远比更细更少的散热铜管好用。”

    “销售员说破天也没有用,他说到死,也没法改变物理学。”

    “说完了外机,我们再来说说内机。”

    “很多朋友买的空调内机会漏水,其实并不是漏水。”

    “而是因为安装工艺太差,导致空调内机的排水口高于空调内机,然后,空气中的冷凝水就全部聚集到内机出口。”

    “不过这些都没关系,我们这里有正确的打孔示范,各位可以看一下。”

    讲解员讲解到这里时,放下了手中的零件,转身走向旁边的桌子。

    在桌子上,放着三块高度大约60公分,长度大约一米,厚度20公分的加气块混凝土。

    在这三块混凝土上面,各有一个开孔,而这几块混凝土面前,还有各自的标注。

    从右到左,分别是一个正确开孔,两个不正确开孔。

    从外面的角度看过去,可以很清楚看到最右边的混凝土上,那个开孔倾斜向下。

    中间混凝土上,是一个平直的开孔。

    而左边混凝土上,是一个向着参观者的角度向下的开孔。

    讲解员依次用手拍过三个开孔,继续心平气和道:

    “记住,空调开孔永远是室内孔位在上,室外孔位在下,倾斜一定角度,并且内机安装也要高于这个孔位。”

    “如果你的安装师傅在安装过程中,打了中间和左边这样的孔位,然后他告诉你就是这样做的,不要怀疑,直接大耳巴子抽他,抽死他。”

    “然后让他赔你墙上打孔的钱。”

    配合着话语,讲解员做了两个抽人的动作。

    动作很是夸张,引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

    讲解员也跟着笑了笑,继续往前走。

    走到最后的位置,那里放着一台连接好的空调。

    空调内机和外机都是米白色,和其他那些看起来花里胡哨的空调不一样,这空调带着一点磨砂感,很简约,让人一眼看过去觉得很耐看,觉得不讨厌。

    等人凑过去时,讲解员拿起遥控器,顺手按下。

    空调开始运作,吹出呼呼的冷风。

    1月的天本来就冷,再加上这空调一吹冷风,凑到空调内机面前的人瞬间觉得透心凉。

    吹了一会儿冷风,讲解员又将空调切换成暖风。

    暖风吹过,刚刚才让开的人又一窝蜂拥了上去。

    “这空调不错。”

    “就是不知道质量行不行,不知道能用多久。”

    “我觉得还是明珠空调有技术,有格调。”

    “傻逼吧,刚才那一大堆零件你还没看清楚吗?人家把那一大堆零件放在那里,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你,我用这些零件组成了这台空调,你所谓的明珠空调,用的也是类似的零件。”

    “但我还是觉得那边有技术。”

    “你可以去买一个来拆一下。”

    “为什么要去买呢?直接问讲解员不就好了吗?”

    七嘴八舌的声音停住,一群人眼巴巴地看向讲解员,想从对方口中得到一个答案。

    讲解员脸上噙着笑,露出一个公式化的笑容:

    “明珠集团,是家电行业的龙头老大哥,是我们要奋力追赶的标杆,他们的空调,那自然是遥遥领先,拥有自己独到的技术。”

    “我们就不一样,我们是供应链技术。”

    “所以我们卖的价格比较便宜。”

    听到有价格,围在空调口吹暖风的人一下子来了精神,一个个神情专注地看着讲解员,想从他嘴里听到一个合适的价格。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讲解员转身,从空调外机后面扯出两个牌子,顺手挂到空调内机口。

    变频一匹小米巨省电空调,价格2399。

    变频1.5匹小米巨省电空调,价格3099。

    看到这两块牌子,围在空调口的人才终于发现了不对劲。

    因为牌子上有变频两个字。

    变频空调和定频空调的区别,是定频空调到了设定温度它就会停止工作,然后等到温控零件感受到温度降低或者提高,这玩意儿才会再度启动。

    启动之后,为了快速达到降温或者体温效果,空调外机会全速运转,对应的电力消耗也会增加。

    而且每次启动,都会发出很大的噪音。

    人最直观的使用感受,就是空调一开始很好,过了一会儿,温度降低或者提高,然后那个逼空调外机轰轰轰运转,温度又开始降低或者提高,过了一会儿又开始。

    而变频空调就没有这些麻烦。

    这东西一直在运转,达到适合温度后,就降低运行频率,将运行频率维持在保持最低温度状态。

    从长久使用来看,变频空调的效果更好。

    但问题是,变频空调是新技术。

    这段时间,国内各大空调品牌都在力推自己的变频空调,而经过实际感受,这变频空调确实好用。

    各大商超都在推。

    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贵得离谱。

    可是现在,在自己面前,这变频空调价格直接低了大几千。

    在一片沉默中,陈芬推开人群,朝站在面前不远处的讲解员问道:

    “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别人的变频技术价格卖那么贵,而你们价格却那么低呢?”

    “是在偷工减料吗?”

    这是很直白,也很无情的话。

    讲解员无奈地摊一下双手,耸着肩膀回答道:

    “大公司有他们自己独到的技术,所以他们有价格。”

    “我们呢,没有技术,我们的都是供应链产品,我们就是一个组装厂。”

    “所以我们的价格自然不能和他们比。”

    “至于他们那些所谓的5年保修,我们也有,而且我们有自己的安装团队。”

    “我们的工厂就在姑苏,如果各位觉得不满意,我们甚至还可以组织大家去工厂参观。”

    “这些都无所谓的。”

    “而且变频技术并不是很高端的技术,不要把这东西看得太高,也不必为了这个东西去溢价。”

    “好了,这一轮次的空调讲解到此结束,我需要从头开始了。”

    “各位有需要,可以去其他展品的展览区。”

    讲解员弯下腰,向到场的人鞠了一躬,转头,沿着刚刚走过的路又走回去,迎接新的一批人,然后从头开始讲解。

    陈芬拉着儿子在空调面前看了一会儿,转头,果断往电视区方向走去。

    电视剧的讲解展台后面,林易抱着双手,乐呵呵地看着面前的几个人。

    面前这几个人,十几个大供应商在长三角地区的负责人。

    这几人负责人都满脸古怪地看着林易,那表情带着几分幽怨,又带着几分幸灾乐祸,还有几分期待。

    林易毫不畏惧的和这一群人对视,对视半天,最终还是松下的人开了口:

    “说实话,虽然你已经在计划中说过,但我还是没想到,你真的会把这个价格贴出来,你是真的不怕死。”

    “但这一招很火爆,不是吗?作为供货商,你们需要的是数量,至于品牌商赚的那些钱,他还要分给渠道商,和你们关系真的不大。”林易手指了一下展会出口旁边的签单处。

    签单处分了好几个窗口,但那几个窗口面前已经排满了人。

    松下的负责人高进回头看了一眼,回头吹了一个口哨:

    “不不不,这其实和我们关系不大。”

    “你说的很对,作为供货商,我们的确要的是数量,我们自己做产品,也会尽量避开和友商竞争。”

    “如果你们能给我们足够的数量,那我可以不追究。”

    “但问题是,你能从友商的围攻中活下来吗?”

    “如果你活不下来,那你说再多都没有用处。”

    “那你就太小看我喽。”林易右手食指竖起,轻轻晃了晃,“我们整个集团创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干死友商。”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高进听完这些,懒洋洋地耸了一下肩膀:“行吧!反正你钱都给了,你自己要把自己的价格说出去,那和我也没什么关系。”

    “我拭目以待。”

    “等待你把友商干死的那一天。”

    说着,他掏出一张名片放到林易面前:

    “下次有需求订货的时候,记得提前给我打个电话。”

    “Byebye!”

    高进转身离开,其他几个公司的负责人也纷纷掏出自己的名片:

    “林总,下次合作的时候,记得打名片上的电话,给你优惠哦。”

    “打电话!”

    “一定要打电话!”

    将这些人送走后,林易又在展厅里转了一圈,这才走员工通道,走进了体育中心的监控室。

    监控室里,周天明坐在电脑面前,看着电脑屏幕上的监控画面,时不时低下头,用钢笔在面前的笔记本上记录。

    听见开门声,他放下钢笔回头,看清楚来人是林易,连忙笑着招手道:

    “我顺着你的思路理了一下,如果按照你的方案,将你的米家扩大,把下面的产品扩成一条条完整的产业链。”

    “那最少可以给姑苏带来大概5万人的就业。”

    “这还是最少的情况。”

    “如果顺利一点,所有的工厂都落在姑苏,那这个数字至少可以翻三倍。”

    “15万个技术工人在姑苏工作,他们除了可以带来税收,还可以拉动本地的消费。”

    “尤其是你这个发布会,只要稍微归纳一下,完全可以塞到发展规划白皮书里面。”

    “你可是帮了我大忙了。”

    “说说,有没有其他地方我还能帮上忙的?赶紧说,正好趁着年前这段时间我有空,可以帮你跑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