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好嘞!”
周大力和刘小蓓将这件事给应下了,打了一大盆水,将蘑菇干放进去。
然后两人围在盆边,开始清洗蘑菇干。
两人坐的比较近,看着还真是般配,看着真是舒心又顺眼。
女知青们在厨房里忙活,周安忙了一会儿,就开始接待人了。
人们陆陆续续都到了,周安将他们带进厅里面招待。
“哇!小安,你这房子修的是真不错呀!”
“就是!又大又宽敞!还贼暖和!”
“可不得暖和嘛!你看,这是小安让我们砌的火墙,这火墙烧得烫乎乎的,房间里的当然暖和了!”
人们进入屋中后,一个个像好奇宝宝似的,左瞧瞧右看看。
看到周安家的具体情况后,就没有不夸的。
这虽然只是传统的土坯房,但是在内部设计方面,周安还是下了点功夫的。
这年头没啥装修材料,自然是不可能把墙刷白,弄一些美丽的装潢。
不过周安在内部设计上,引入了一些几十年后的审美。
虽然看着依旧有些粗糙,不过在这个年代算是很不错了。
“小安,你咋把床放堂屋了?你们平时还在堂屋里睡觉吗?”
村长看到堂屋里的东西,有些好奇地问道。
东北人把厅叫做堂屋,在这个年头,堂屋的设计很简单。
堂屋里一般只有桌椅板凳,不会专门设火炕,火炕一般都设在里屋。
毕竟堂屋的作用,就是吃饭和接待人用的,弄一张炕在那里也不太合适。
而在周安家的大厅里面,放了一张类似于床的东西。
周安笑了笑,招呼着大家到这上面来坐。
“村长,这个是沙发,不是睡觉的,是让大家坐的。”
周围的人听到沙发两个字,都是一脸懵圈。
“啥?沙发?是啥东西呀?”
在这60年代,家具主要是木质的桌椅板凳,像沙发这种东西还真挺少见的。
在这年头沙发也是有的,不过属于高档家具,价格也很贵。
只有少部分的有钱人,能买得起这东西。
在乡下农村里面,很多人连见都没见过,听都没听说过。
“就是让人坐着休息的,也不算是床,算是大点的椅子吧。”
听完周安的解释后,大家明白了,于是纷纷坐下来感受感受。
“嘿!真别说,这玩意儿坐着还挺舒服的!”
“坐着还挺软和呢!确实比那木头凳子舒服多了!”
周安家的沙发,也是拜托赵木匠做的。
赵木匠还从没做过这种东西,周安专门画了图纸,还给他讲解了一番。
沙发的木头底座是赵木匠做的,往里面塞棉花,和用布料缝制,是赵木匠媳妇做的。
周安并没有选择做真皮沙发,那玩意儿太费功夫,难度系数大。
而是选择做布艺沙发,做起来简单,而且也更舒服。
做沙发要用海绵,不过周安没有。
所以拿了家里的旧被子,把棉花给弄出来,稍微翻新一下填进去。
手搓的沙发还挺有模有样的,款式简约而且还挺大,能坐好多人。
周安正在招待厅里的人,突然听到院子里又有声音。
以为是有来到,于是赶忙又出去迎接。
可来到院子里面,看到来人之后,周安的脸色有些不太美妙。
来的不是旁人,而是舅妈一家。
舅妈王翠芬舅舅周大柱,还有她的两个儿子,周虎周豹都来了。
舅妈看到周安后,脸上带着嗔怪说道。
“哎哟!小安,你这是啥意思啊?办这乔迁酒,咋连舅妈都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