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花国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但因为时代原因,其实文化程度低的人才占了绝大部分。
这个招聘,让很多工人都看见了录取的希望。
只是,他们也有疑惑,这个招聘是不是要去很远的地方工作?如果应聘上了,工作时间多久?
他们拜托有文化的亲属在官博下面帮忙询问,但是对于这些问题,官博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回答。
有稳定工作的工人听说这件事后,将它当成茶余饭后的八卦,但是没有稳定工作的人,则开始思考自己能不能去应聘。
有人在期待,但也有很多人在知道招聘的是个大企业后,立即产生了退怯心理。
这样大的公司,要求肯定很严格。
会愿意要他们吗?
毕竟他们几乎没什么文化。
有人在夜晚里愁得抽了一宿烟。
“说真的,我还是想去,哪怕要去很远的地方,但包吃包住,努力几年,回来就能给孩子盖个房子了。”
“是啊,我也是,说真的,以前没有办法就算了,现在既然能给孩子准备点什么东西,我还是想努力一下。”
父母之爱,为之深远。
深夜里,有人悄悄说起这些话题,互相吐露心声。
与此同时,耿晶坐着绿皮火车,来到了一个小镇。
小镇不像是城市,灯火通明,但是夜晚里也有一两家开着的大排档。
她来到的这家小镇,两家唯二的大排档刚好开在一起。
或者说,不开在一起也没可能,因为小镇能买卖东西的地方也就那么点,不过几百平的面积,怎么开,至少也是在隔壁。
耿晶夜晚出来吃夜宵,循着灯光来到了这家大排档,看见大排档前面的一家四口。
一对中年夫妻,带着初中年纪的儿女。
至于为什么不是高中,小镇里大多没有高中,现在不年不节,高中生肯定都在学校里,不会出现在小镇上。
为首的女人眼角有皱纹,但是看向孩子的目光很慈爱。
只是,大排档的东西都不便宜,这对夫妻也许经济拮据,挑挑拣拣后只挑了两样比较便宜的菜。
耿晶没有去大排档,只在旁边的一家小店要了一碗面,然后拿起手机刷新闻。
她依旧每天要写日记给叶苗看,但这些新闻越看越多,她也知道自己不可能阻止螃蟹问世。
似乎……云舒想做的事情,从没有谁可以真正阻止。
耿晶吃着面条,又要了一些卤味,配着橙汁吃。
隔壁大排档的人越来越少,旁边夫妻的两个孩子都回去休息了,只剩下夫妻两人。
男的吃着餐桌上的鱼,说:“两个孩子大了,马上要上高中,到时候正是花钱的时候,我大哥一个孩子一年学费和伙食费加起来要两万块钱,两个孩子就是四万块,我们的存款……”后面这句话压低了声音。
但耿晶还是听见了女人小声回答了一句:五万。
男人拿起酒瓶喝了一口,重重放回桌上:“我们已经很节省了,这些年赚的钱除开去年妈生病的医药费花了几万,大部分都攒了起来,但是还是不多,我这几天想了想,我得出去工作。”
小镇工资低,再努力节省,一年到头能攒一万块就很多了,而且,两个人上有老下有小,攒钱更难。
更何况夫妻俩都不是那种觉得孩子只要给口饭吃就行的人,每个月都会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能有自己的娱乐。
女人脸上露出愁容,很快又掩盖过去:“你说的是,只是你要去哪里工作?要是地方不好,说不定能攒的钱还不如镇里的。”
“而且,我大舅哥说,隔壁王家的二儿子跟着村长的儿子出去工作,结果工资半年都没结,老板跑路了,包工头也拿不出钱,出去打工半年,没赚到钱,还倒亏了伙食费和生活费。”
外面的世界,对从没有出过小镇的人来说是危险的。
“我想去最近新闻上面的那个,五十万人,想进去应该比较容易,而且我听女儿说,那是个大公司,而且和国家合作,不会发不出来工资,也不会骗人。”
“这……”
五十万人的招聘前所未有,就连小镇里的人也在热议这件事,女人也知道这个。
只是她比较寻求安稳,总觉得去一个未知的地方打工有种无法形容的危险和恐惧。
“不行的,太远了。”她立马反驳。
“远什么远,不一定远,上面又没说地址,说不定就在我们隔壁县呢?现在交通发达得很,即便出省,只要不是距离太远,一天内也能到。”
“再说了,”男人说,“阳阳和皎皎都要高中了,以我们的工资和存款,怎么养得起两个孩子?妈的病现在虽然好了,但是她毕竟年纪大了,她身体又不好,说不定到时候又得了别的病,那怎么办?”
“现在养孩子不像过去,皎皎更不是那种愿意待在农村的孩子,她成绩又好,总要去城市里安家的。”
“两个孩子的房子首付,我们是攒不起了,但是彩礼和嫁妆,还有大学的学费……”想到这些,男人就觉得肩头沉沉。
旁边一个喝酒的男人长长地嘘了一声,说:“老哥,你这也想的太远了。再说了,高中就算了,学业比较忙,但大学不能让孩子自己打工吗?非得把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累不累啊。”
“至于彩礼嫁妆,那你更是想太多,这些现在都是封建陋习,给什么给。”
女人嘀咕了句:“不给嫁妆,一个小家一开始得多艰难呢。”
“那就让他们自己去打工。”男人醉醺醺道。
“这……”女人虽然不赞成丈夫出去工作,但也觉得让刚上大学的孩子自己去打工,未免有点难为人了。
她们家里虽然不富裕,但是也在力所能及地对孩子好,怎么可能等孩子一过十八就不养了。
可养,似乎又有点难,孩子越长越大,需要的东西越来越多,他们努力,但还是无法满足。
男人看两人的表情,又说:“再不然,一个月四百也够了。”
四百?
耿晶看着自己面前的东西,她要了一碗素面5元,橙汁3元,卤味一斤25。
假设不喝橙汁,不吃卤味,但是素面也要五块,可是,不吃肉会营养不良,不吃水果也不行,她当初念的是国防,食堂有补贴,但即便如此,一顿荤素搭配的饭菜也要八元,一天光是伙食费就要20,加上水果水电话费……
而且,许多大学食堂是没有补贴的,一顿饭十几块钱轻轻松松。
即便在几年前,四百的生活费也不够。
耿晶沉默地看着自己面前的橙汁。
那个喝酒的男人见没有人回应自己,有些尴尬,看耿晶面生,又年轻,觉得她是大学生,于是想要她附和自己家:“那边那个小姑娘,你父母一个月给你的生活费多少?”
耿晶沉默一下:“我已经大学毕业几年了,而且我没有父母,当时大学时的生活费是国家给的,一个月一千五。”
每个月还有五百的烈士孩子补贴,但这笔钱她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