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 第135章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哐当!哐当!

    楼建国乘坐了三十多个小时,这才终于回到了川蜀蓉城,然后换乘其他交通工具,最后步行回到了卧龙村。

    “建国哥?真的是你吗?”

    卧龙村村口乡间小路上,村民看到楼建国之后,一时间有点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

    直到过了好一会儿之后,村民这才确定了下来,旁边有个半大小子顿时撒丫子就往村子里跑。

    十多分钟之后,楼建国家门口,几个老汉老婆子,还有一些孩子围着。

    而楼建国则是跪在一个老人面前,他旁边还跪着一个村妇,看样子应该是他媳妇。

    楼建国父亲很心疼,既心疼自己的小儿子,也心疼小孙子。

    三岁的小孙子是因为想他妈妈了,所以才自己跌跌撞撞去找他妈妈,结果一个不小心,就跌倒在小溪的水潭里,然后就再也没有起来了。

    孩子就是这么没的。

    很痛心,但也十分无奈。

    人生就是这样,不如之事,十之八九。

    千里迢迢从冰城跑回来的楼建国,本身已经心力交瘁了,得知儿子是怎么死的之后,更加伤心了。

    一下子没坚持住,就这么晕死过去了。

    霎时间,整个卧龙村,鸡飞狗跳了起来。

    跟卧龙村不同,东北大红沟村这边可是格外热闹呢。

    王多鱼他们进山打猎一天,第二天上午就从山里带回来了一个野猪家族,足足有十四头野猪被他们给打死了。

    当这么多头野猪被抬回来大红沟村的时候,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十四头野猪啊,虽然上百斤重的野猪也只有三头,可是七八十斤重的野猪足足有八头之多啊,还剩下三头小野猪也有三四十斤重呢。

    总之这收获,绝对是非常满足的。

    当天下午,十四头野猪全都被去毛弄干净了,该弄腊肠的弄腊肠,该晒腊肉的晒腊肉,反正就地处理,不会继续放。

    四月份的天气了,猪肉可放不了多久,因此必须得赶快处理掉才行。

    “老袁,这次你们应该满足了吧?”

    下午吃杀猪饭的时候,王多鱼笑着问了袁吉刚他们一句。

    303寝室六人全都点头,表示满足。

    这一次来王多鱼老家,他们算是很好地体验了一把狩猎,此次春猎还是非常圆满成功的,而且十四头野猪啊,足够他们吹嘘一段时间了。

    虽然荣光夏他们的枪法很垃圾,但袁吉刚的枪法还是很不错的,最起码他一人就射杀了一头野猪。

    “多鱼,今年秋天,秋天的时候,说什么也要来一趟你老家这边狩猎,太爽了”

    袁吉刚又开始预约了,也不知道喝了多少酒,直接胡言乱语了起来:

    “下次来你老家这里,我一定带两箱白酒过来,到时候不醉不归.”

    王多鱼瞬间无语,这喝的不会是假酒吧?

    祝汉廷也表示他要报名参加今年的秋猎,结果王多鱼给了对方一个白眼:

    “你还想参加秋猎?你不是参加了留学美国的计划么?到时候考试之后,估计七八月份就得出国了吧?你还参加个屁的秋猎啊!”

    “最多我不去咯.”

    “你说这句话,你自己信么?反正我不信!”

    余新耀嘿嘿笑了一句,荣光夏也沉默了。

    后者也想来参加秋猎,但同时他也不想错过留学美国,可他未必能够被选上啊。

    前往美国留学,可不是谁想去就可以去的呀,哈工大这边也是有名额限制的,都必须得通过考试,只有通过了考核,才有可能前往美国留学。

    对于这件事,王多鱼并不参与,只是微笑看着他们闲聊。

    反正路是自己选的,不后悔就行。

    开心快乐的时间是非常快的,转眼就是第二天,四月七号了,该回学校读书了。

    王多鱼他们是满载而归,两辆车都装满了大红沟村的特产,还有那些野猪腊肠腊肉等。

    回到哈工大的时候,王多鱼提着十斤腊肉去了一趟保卫科,又提着十五斤腊肠去了一趟校长办公室。

    虽然他不太喜欢这样的迎来送往,但他肯定很懂得做人,该送礼的肯定要送。

    何况这也不是什么大礼。

    现在这个时间点,已经不是之前那么困难了,十斤腊肠之类的礼物,不算很多,也不算少,拿来送礼,刚刚好。

    刘德本不想收,但王多鱼态度强硬,放下东西就走了。

    不收是不可能的事情!

    保卫科那边都收下了,刘校长不收肯定不行啊。

    回到303寝室,王多鱼看了一眼,“建国还没回来?”

    今天都已经七号了,楼建国还没回来,看来他老家那边真的出事了。

    袁吉刚他们应了一句,王多鱼已经知道了答案,便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跟众人闲聊了两句,然后转身离开了。

    刚回到教师寝室楼的家门口,王多鱼就看到了在走廊等着的薛晓玲,后者此时还抱着一本书,低头看着,嘴里念念有词。

    “你怎么来了?又有问题?”

    此时王多鱼的语气,多少有些不耐烦。

    最难消受美人恩。

    尽管薛晓玲每次都只是来找他请教数学,特别是拓扑学相关的一些问题,可他又不是老师,而且那些基础性的知识,找他干嘛呢?

    再说了,薛晓玲的心思,那可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即便王多鱼多次明确告知薛晓玲,可她依然不死心,似乎也真的只是请教问题而已。

    但王多鱼猜测,对方绝对是在打什么主意,只不过现在还不太明确罢了。

    “呀,多鱼你回来了,我刚才在图书馆已经看到你们了”

    薛晓玲很‘惊讶’,套两句,然后马上进入正题,提问关于拓扑学的问题,王多鱼见状直接道:

    “这个问题你可以去参考我之前给你的书单里的第十七本期刊里的第八页,里面有一篇相关论文你可以仔细阅读一下。”

    “另外,我刚到家,家里还很乱,就不招待你了,你请便。”

    说罢,王多鱼就把家门给关上了,没有给她丝毫的机会。

    有些人对自己另一半的要求很低,或者说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不管怎么样的女性,他都能够吃得下。

    但王多鱼绝对不会,他对自己另一半的要求很高,而且他不可能因为女人毁掉自己的事业。

    所以即便他现在看似跟刘晓俪和朱玲两人一起,脚踏两条船,但实际上她们两人根本不会有交集,穿帮的可能性完全没有。

    作为一个数学研究者,概率问题是被他拿捏得死死的,朱玲和刘晓俪两人认识的概率根本就是零。

    薛晓玲不一样,不仅仅是因为她的颜值和身材不符合王多鱼的审美标准,更因为她和王多鱼是同学关系,这样的关系,双方交集就很多,穿帮可能性就相对较大。

    好吧,仅仅只是不符合审美标准,王多鱼就不可能对薛晓玲有任何的优待,其他就更不需要说了。

    被关在门口的薛晓玲,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还是满脸不高兴。

    可她没有丝毫的办法,能怎么办呢?

    凉拌!

    转身离开之后,薛晓玲还是收拾了心情,面无表情地离开了。

    在她看来,王多鱼或许有对象,但她也不是吃干饭的。

    过去这段时间,她经常找王多鱼请教,效果非常好,她的专业突飞猛进,对拓扑学的相关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是她之前所没有过的新奇体验。

    要知道这可是拓扑学!

    只要她学会了,那么她必定可以看懂王多鱼写的那篇有关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论文。

    留学美国或许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却是需要跟简香兰、代义安、祝汉廷等人一起竞争,薛晓玲并不能百分之百地确定,仅靠她自己就能够战胜简香兰他们这些同学。

    所以她只能够剑走偏锋,尝试着从王多鱼这边打通一条康庄大道。

    从目前来看,请教王多鱼数学问题,真的是非常有用。

    尽管他没有多少耐心,并且跟她一直保持非常安全的社交距离,让薛晓玲一度非常挫败。

    但她的收获很满,她已经满足了。

    如果,假如有可能的话,跟王多鱼接触过程中,能够让他对自己产生一定的好感,甚至是他愿意成为自己的对象,那么薛晓玲认为,这一次的策略,那就是超额完成了。

    一位有可能拿到菲尔兹奖的数学天才,却是她薛晓玲的对象,这件事,不管怎么看,都是她赚翻了。

    假设真的成了,那么她和王多鱼两人,绝对是人人羡慕的神仙伴侣。

    因此,尽管王多鱼现在对她没有多少耐心,她也能够沉得住气。

    她现在就是只要缠着王多鱼,把自己的数学水平提高,那就赚大了。

    刚走出一楼,薛晓玲迎面就碰到了杨秀华老师,后者的笑容有点暧昧:

    “晓玲,你又来找多鱼了?不会是又受气了吧?”

    杨秀华是计算数学系的老师,其实也不是一个爱八卦的人,但没辙,谁让最近这段时间,薛晓玲老是往这边跑呢?

    这地方可是教师寝室楼,唯一住在这里的学生就是王多鱼。

    当然,王多鱼现在也不算是学生了,而是老师,只不过他没上课而已。

    反正哈工大的领导,比如李瑞书记,刘德本校长,吴从炘主任等,一个个都对王多鱼特别好,特别的偏爱。

    因此,即便王多鱼住在教师寝室楼,也没几个学生敢说三道四。

    就算真有人说什么,现在也不好说,哈工大最大的两大家长李瑞和刘德本都明目张胆地偏爱王多鱼,其他人说什么,好使么?

    压根儿就不好使!

    薛晓玲老是跑来教师寝室楼这边找王多鱼,杨秀华自然而然也就八卦上了。

    “杨老师,我先回去了。”薛晓玲并没有跟杨秀华老师闲聊,只是笑了笑,然后就离开了。

    目送其离开,杨秀华也没有继续八卦,只是觉得好玩罢了。

    王多鱼无疑是一个高傲的学生,而且听说他之前还离过婚,所以这样一个男人,肯定是很难被征服的。

    尽管薛晓玲很不错,不过杨秀华并不是很看好,总之应该有好戏看了。

    转眼时间过去两天,楼建国还没回来,但一个新的消息却是让数学一班炸锅了。

    简香兰给《中国科学·数学》投稿了,并且论文顺利通过了。

    这个消息还是由吴从炘主任口中宣布出来的,所以真实性不需要质疑。

    作为计算数学系第三位顺利发表论文的学生,简香兰的成功,刺激到了很多人,比如代义安、薛晓玲他们。

    祝汉廷之前就已经顺利在《数学学报》发表过一篇论文,而王多鱼更是发表了很多篇论文了呢。

    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一个个都是不服输的天之骄子。

    因此,在得知简香兰真的发表了论文之后,一个个都跑来找简香兰要论文,想要研究一下。

    这一点,跟当初祝汉廷顺利发表论文时的场景,没什么两样。

    当然,也有人提出了质疑,那就是祝汉廷当初为什么要去魔都那边修改论文,而简香兰不需要呢?

    不会是因为祝汉廷的论文太难了,而简香兰的论文太简单了吧?

    这人纯粹就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多鱼,能不能帮帮忙?我这里有一篇论文,你帮我审核一下?”

    受到简香兰的刺激,荣光夏也在这天下午,拿着论文文稿走进了计算数学系办公室,找到了王多鱼,偷偷摸摸地请教了起来。

    “可以啊,老荣你选了微分方程这个领域啊,我看看啊”

    王多鱼接过来之后,扫了一眼,很快就知道了对方的这篇论文,质量不算太好,但对于一名本科生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

    “不需要修改了,可以拿去投稿了。”

    看完之后,王多鱼笑着说道,荣光夏闻言,顿时露出了激动的笑容。

    “对了,多鱼,我这里还有两篇论文,还没进行修改,要不你也帮我再看看?”

    一事不烦二主,荣光夏这小子准备很充足嘛。

    接下来的两篇论文,王多鱼也没有拒绝,看过之后,他就摇头了。

    只因为荣光夏这小子有点不自量力,选择的论文课题难度很高,即便是博士生,估计都未必能够写得出来。

    结果荣光夏却非要挑战这样的高难度,所以这样的初稿论文,根本没什么用。

    即便是大改,也是很难的。

    而如果是大改,那还不如重新写呢。

    所以王多鱼直接否决了,让对方重新另外选其他方向,降低一下难度。

    荣光夏一听,顿时皱眉,有点不乐意地说道:

    “多鱼,我都已经写了很多篇论文了,我想挑战点高难度的才行啊,我不能一直原地踏步,你说呢?”

    “这两天简香兰的论文不是发表了嘛,我们都看了,那个难度怎么说呢,多鱼你肯定比我们更清楚”

    王多鱼闻言,顿时挑了一下眉,似笑非笑地看着对方。

    瞧荣光夏的意思,似乎有点瞧不起简香兰的那篇论文,估计荣光夏也认为她的那篇论文很简单呢。

    其实荣光夏有这样的想法,完全符合普通的人的思维逻辑。

    早在去年祝汉廷的论文顺利发表之后,303寝室就已经开过小课堂了,当时王多鱼就已经跟303寝室的众人提及过如何写论文这件事。

    从去年十一月到现在的四月份,不管是荣光夏还是祝汉廷,其实他们都已经写过不少论文了。

    当然,并不是每一篇论文都能够顺利发表,而且也不是每一篇论文,都可以发表在《中国科学·数学》、《数学学报》等顶刊上面。

    甚至能够顺利发表在学校的学报上面,就已经很不错了。

    可即便如此,303寝室的荣光夏他们,已经比其他人领先了不少。

    毕竟他们303寝室已经有王多鱼和祝汉廷这两位成功发表论文的先行者,加上王多鱼普及关于写论文的小技巧,当然不一样。

    这点,其实跟后世那些北大清华保送生和高考状元是一个道理。

    很多靠高考考上北大,背负全村希望的大学生,走进北大校园之后,第一次知道原来考上北大并不仅仅只是高考这个途径,还有物理数学化学等竞赛,还有冬令营、夏令营、强基计划等等。

    因为见识的关系,很多农村、小县城来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这些计划或竞赛,即便已经知道了,他们也来不及准备了。

    要知道,有些人是直接从小学,甚至是从出生就已经开始准备了,起跑线就已经输了,怎么跟这些人比较?

    没办法比!

    HD区的一些小学生,想要学习游泳,教他们游泳的教练并不是什么普通体育老师,而是世界游泳冠军。

    再比如,这些小学生想要学习如何当一名导演,人家直接请来了国际大导演来帮忙教学。

    能一样么?

    303寝室的几人,确实已经领先了不少,当然很不一样。

    “行吧,你要是想挑战高难度,那你就继续,不过我去年就已经说过了,我不会帮你们修改论文,所以你得努力了。”

    王多鱼再次重申了自己的态度,荣光夏无奈,只好点头。

    此时,不远处,想要靠近过来的薛晓玲闻言,顿时停住了脚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