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 第196章 ,你媳妇呢?(求订阅)
    “你是说老十跟人打架,被人捅了十几刀,在医院抢救?”

    哈工大校园教授别墅群,王多鱼家中,王多鱼赶回来的时候就从郑宝强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

    此时旁边的王美荷跟王美丽两姐妹都急得不行。

    她们两姐妹跟王多石年龄相近,关系自然很不错。

    现在得知老十他住院了,情况危急,当然非常担心了。

    “是的,舅舅,不过十舅已经脱离危险了,现在在协和医院的病房里休养,我弟他们在照顾他.”

    郑宝强如是说道,他比较老实,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都说了。

    之前王多石、郑宝印和王建超他们三人都说这件事要保密,不要告知王多鱼,不要让家里人担心。

    但是回到冰城之后的郑宝强,哪里忍得住?

    来到王多鱼家里吃饭时,一个没忍住,便全都抖落出来了。

    王多鱼闻言,面露煞气,眉头紧锁,哼道:

    “就知道逞匹夫之勇,他就那么喜欢打架斗狠么?等春节的时候我再让大哥收拾他。”

    对于这个弟弟,王多鱼是不想多管。

    几年前在老家,他就把人家张军这个流氓给打到住院,之后他倒是老实了,王多鱼还以为他已经浪子回头呢。

    没想到这才跟着郑宝印去做生意没多久,这就出事了。

    就这样的人,跑去外面的社会,如果再不收敛脾气,迟早横死街头。

    八九十年代这二十年时间里,绝对是野性时代。

    多少喜欢斗殴逞勇的人,以为自己天下无敌,根本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没多久就会因为打架而彻底命丧街头。

    郑宝强被王多鱼的气势给镇住了,面色惨白,低头不敢吭声。

    不过王美荷跟王美丽两人却是很担心,“九哥,要不我去京城看看十哥吧?”

    两姐妹都想去京城一趟,她们是真的急着去看望她们十哥,不是单纯想要去玩。

    王多鱼摇头道:

    “别管他,你们也不用去看他,反正他死不了,你们实在是担忧,那就给他打电话。”

    “对了,你跟你那个相亲对象谈得怎么样了?”

    之前林德洪帮忙给王美荷介绍了一个相亲对象,王多鱼之前就见过那个小伙子,名叫李援朝,今年二十三岁,比她大两岁。

    “能怎么样?就那样呗,跟个木头一样.”王美荷闻言,顿时幽怨地吐槽道:

    “真不知道哥你是从哪里找来的人,也太老实了,我不喜欢!”

    “你确定你不喜欢人家?”

    “那当然啊,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来,我问一句他就说一句,而且还脸红,跟猴子似的.”

    噗嗤!

    王美丽没忍住,直接笑出了猪叫声,她怀里的小家伙王君宏也跟着乐了起来。

    郑宝强则是忍住没笑,但憋得很辛苦。

    “哦,既然你不喜欢,那就算了,我这就给他领导打电话.”王多鱼当即假装去打电话,他妹妹立马就开口拦住了他:

    “别,不要.”

    “哈哈,我就知道你口是心非,说说吧,李援朝同志这个人怎么样,他到底行不行?”

    啊!

    被自己九哥诈到的王美荷,顿时生气了,她不想搭理他了。

    笑闹过后,王多鱼在饭后找到自己妹妹,让王美丽带着小家伙回房间哄小家伙睡觉,他则是跟妹妹在厅里聊她结婚的事情。

    李援朝这个人是很不错的,林德洪拍板介绍的,王多鱼信得过,何况之前就见过面,当然没问题。

    最重要的是忠诚、善良,孝顺他父母,这样的人跟坏字不沾边。

    至于说容易害羞、不爱说话之类的,并不算缺点。

    反正王美荷她自己满意就可以了。

    “九哥,我还是跟他多接触几次再说吧,等春节后,再谈结婚的事情,好不好?”

    “行吧,我也不逼你,只不过你自己得考虑清楚,到底是不是要选择李援朝,如果不是,那就早点跟我说,我赶紧给你换第二个”

    跟妹妹聊完她自己的事情,王多鱼怎么都没想到她会反过来将他的军。

    “九哥,你和嫂子是不是闹矛盾了?”

    “我和你嫂子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我自己会处理,帮我带好你侄子,还有你自己的学习和对象的事情,你能处理好就不错了”

    说罢,王多鱼站起来,拍拍屁股回书房了。

    时间飞逝,转眼过去几天,哈工大的期末考试已经接近尾声,而王多鱼的课程也终于快要迎来结束的时刻。

    两堂课程,王多鱼是从十月中旬开始,到现在的一月中上旬,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总算结束了。

    也就是三个月的时间,不仅仅赚了两百五十九万美金的学费,还教出了好几名不错的学生呢。

    “马克西姆,你现在有机会可以留在哈工大,将你学到的知识巩固一番,只要你能够在半年时间内,在《哈工大数学期刊》、《数学年刊》等刊物上发表两篇以上论文,那么我就会收你为我的学生”

    阶梯教室内,最后一节课已经上完了,王多鱼对马克西姆孔采维奇这个学生说出了这句话,已经是打明牌了。

    其他同学闻言,也纷纷举手想要询问,那他们呢?

    “你们都一样,谁能够在顶级刊物上发表两篇或两篇以上的论文,只要你的年龄在三十岁以下,那都有机会成为我的学生”

    王多鱼这句话看似跟刚才对马克西姆说的话一样,但实际上要求完全不同。

    一个是半年内,一个是三十岁以下,这是两个概念。

    之所以对马克西姆要求在半年之内,那是因为这小子还年轻,只要对方成为他的学生,那么王多鱼有这个信心让对方连续两次拿到菲尔兹奖。

    甚至三次。

    但前提是马克西姆愿意配合,否则的话,王多鱼也不敢保证。

    希望的种子已经撒播出去了,能否生根发芽,就要看接下来的时间了。

    在王多鱼走出教室之后,其他教学楼也都传出了考试结束的铃声,如此也意味着期末考试结束了。

    今天已经是一月十二号了,而今年除夕是在一月二十四号,所以现在距离春节也已经不足半个月了。

    期末考试结束之后,大家各奔东西,哈工大校园内,很快就冷清了许多。

    不过,留在学校过年的老师学生也有不少,因为很多老家在偏远地方的学生,即便是春节也不会回去的。

    拿楼建国来说,他老家在川蜀之国,距离冰城十分遥远,当然不适合回去了。

    毕竟来回的火车票价格不便宜,一路上又十分奔波,花在路上的时间少说也有一周,有这个时间,还不如留在学校呢。

    王多鱼也放假了。

    因为没有了课程,他的空闲时间可就多了。

    加上现在很多项目也都在放假边缘,并不太需要王多鱼进行技术指导。

    所以他这两天都是带着儿子玩耍,闲暇之余,则是在写一本书。

    “九哥,你写的是什么呀?大国崛起?咦,这些内容怎么那么眼熟的?”

    十八号这一天,王美荷看到她九哥正在书房里敲打着键盘,走近一看,发现他正在写书呢。

    其中正在书写的内容赫然是从蚂蚁到大象的美利坚,涉及到了金融这个板块。

    大国崛起这本书讲的就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大不列颠、美国等欧美国家相继崛起的过程,并且总结了国家崛起的历史规律。

    经济板块的内容是王多鱼最喜欢的一部分,因为跟政治相关的部分,他不会去参与。

    科技这个板块是目前正在经历的,以前那些科技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毕竟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距离现在太远了。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从本世纪的四五十年代开始,以空间技术、原子能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科技领域的发明创新为基础,对人类社会产生全方面的广泛影响。

    也是现在正在经历的时代。

    科技这东西,比拼的是经济实力和国家实力,所以积攒力量才是正经事儿。

    这也是王多鱼那么喜欢参与华顺公司这四大金刚的工作的原因之一。

    “眼熟就对了,我以前跟你们讲过了,只不过很多知识点我给你们讲完之后,你们过后就忘记了,所以我把它们给写下来,到时候你们自己拿去读,每天都要读,到时候我要考你们.”

    听到他的话,王美荷顿时翻了个漂亮的白眼:

    “哼,就知道压榨我们两姐妹,人家大学生都有寒暑假,我和妹妹怎么就没有假期呀?我们咋就那么命苦呢?”

    命苦靠政府!

    不过她们两姐妹论勤快,确实不如人家哈工大的学生,而且她们也不是智商不够用,而是专注度不够。

    兄妹俩聊了一会儿,王君宏突然放了个大招,让整个书房臭气熏天的,王美荷无奈,只能抱着小家伙离开了。

    小屁孩才一岁出头,屎尿都控制不住的年龄,能怎么办?

    临近中午的时候,郑宝印他们全都回来了,因为马上就过年了,所以他们结束了生意,全都跑回来了。

    王多石还没全好,所以他没回来,而是留在京城那边。

    现在坐火车可是遭罪得很,王多石都还没出院,所以他就只能够留在京城那边过年了。

    也算是逃过一劫吧。

    “边吃边聊吧。”

    回来那么多亲戚,王多鱼就没有在家里做饭招待他们,而是去了食堂。

    郑宝印他们回来之前已经提前说过了,所以王美丽提前给食堂打过电话了,准备好饭菜,到点就可以开席了。

    包间内,王多鱼跟老王家亲戚们简单闲聊,主要是聊他们过去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在外面的情况。

    等吃过午饭之后,王多鱼就把郑宝印和王建超两人带到隔壁,让他们两人开始汇报现在的情况。

    “九叔,我们现在总共赚了十八万块钱.”

    王多鱼闻言,没有太意外,能够赚到这么多钱,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等钟表厂收购之后,将这间厂运转起来,那就不一样了。

    不过钟表厂还是放在冰城会更好一点,因为只有这样,才方便王多鱼的管理。

    远在成都那边,就算是远程遥控管理,也是挺困难的。

    有问题都没办法及时发现。

    “行吧,现在暂时就这样了,春节过后的任务安排,现在就可以提前准备了.”

    郑宝印他们说完之后,王多鱼便开口吩咐道:

    “春节之后,我就会成立一家公司,到时候我担任董事长,兼任一段时间的总经理,主导企业发展规划”

    “你们俩担任副总经理,半年或者一年之后,我就会卸任总经理职位,你们俩凭能力上岗”

    “这家公司我们会按照投资金额和贡献来分配股份,同时我们都会领取一部分工资”

    “按照规划,我们这家公司目前就两家企业,一家是即将收购的钟表厂,另一家则是服装厂”

    “其实我还想成立更多的企业,只不过你们管不过来,我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到时候老十一或者老十二她们两姐妹也会加入管理层.”

    听到这里,郑宝印和王建超两人顿时激动不已。

    以前是散兵游勇,现在马上就是正规军了,有职称了,当然不一样了。

    总经理、副总经理啊!

    这样的职位,换做是以前,郑宝印他们想都不敢想,现在他们却是唾手可得。

    两人自然不会对王多鱼的决定有任何质疑,听话照做就对了。

    “销售团队还是你们两人来带,不过年后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你们要开始分区域了,我们需要将更多的产品推广到更多的城市去,所以年后要开始做大做强,必须得是信得过的人,我们才能提拔上来”

    “同时,年后等钟表厂和服装厂成立之后,我们就要推销我们自己厂生产的产品”

    “当然,你们也不需要担心产品会滞销,只要质量有保证,赚钱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这年头的钟表生意都不会太差,因为结婚需要用到的三转一响,当中的一转就是手表。

    而且王多鱼接手钟表厂之后,肯定会重新设计那些钟表产品,以时尚潮流为主,另外则是加大产品营销。

    服装厂就更简单了,衣食住行中排名第一的日常需求,当然很轻松。

    其实,如果不是不想那么忙碌,年前这段时间,王多鱼都还能够赚一笔小钱。

    年前可以卖的产品还是很多的,比如说日历牌或日历本。

    不过现在已经有点晚了,所以他没有多想这件事。

    然而,王多鱼跟郑宝印两人说了之后,他们却是非常想要做这件事。

    “你们要是真的想挣这笔钱,那你们这个春节可就甭想过了”

    “过什么春节?还是赚钱要紧,九叔,你就说怎么干吧?”

    今天都已经十八号了,剩余时间已经不多了。

    而且印刷厂甚至都有可能关门不营业了。

    当然,这些对王多鱼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儿,因为哈工大有的是学生和老师。

    他们这些人当然也想赚钱,所以只要肯给工资,他们很乐意赚这笔外快。

    于是,在得到郑宝印和王建超两人的确认之后,王多鱼又跟郑宝强、王玉芬、王向东等人说了一下,他们全都激动不已,纷纷表示要赚这笔钱。

    得!

    那就召集人马,干活!

    中午两点,王多鱼他们才离开食堂,下午三点,机械系教学楼这边,已经集结了超过二十人的小团队。

    郑宝印他们都已经离开了哈工大,他们去召集销售团队,准备打赢接下来的这场日历牌战争。

    王多鱼则是专门找人设计日历牌,找邓丽君等港台明星的照片,直接印刷在日历牌或者日历本上面。

    总共就两种,一种是挂在墙壁上的那种大日历本,仅十二页纸,每一页都有一个不同的港台明星,满足那些普通老百姓的需求。

    另一种则是日历簿,厚厚的三百多页,这种的话,就只有封面才有港台明星了。

    价格也不一样,日历本售价两块钱,日历簿的话则是三块钱。

    一个下午的时间,王多鱼他们就已经搞定了设计和印刷,产品新鲜出炉,然后立马启动机器开工。

    由王多鱼这边先拿出钱来投资,哈工大的老师和学生们就是给工资,每生产一份日历本或日历簿给两毛钱。

    也不算少了。

    反正大概就是除夕前这段时间能够卖得好,春节过后,就很难卖了。

    而且两块钱和三块钱的价格,看似不贵,但也只是针对城里人,农村的话,根本不会有人舍得花这个冤枉钱。

    所以销售成绩不会太好。

    十九号早上,郑宝印他们一群人就来到哈工大机械系教学楼,将昨晚生产出来的八百三十多份日历本和日历簿全都带走了。

    一个上午的时间,他们就卖完了。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日历本这些东西会那么好卖。

    他们只是在火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售卖,结果销售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而一个上午的时间,机械系这边只生产出来三百多份,所以下午肯定不够卖的。

    于是中午十二点,机械系这边又召集了五十多人来帮忙生产。

    到了二十号,机器一夜不停,拉过来的材料全都生产完了,总共生产了一万零三百份。

    王多鱼见状,十分果断地让郑宝印他们带着这些产品,直接南下几百公里外的其他城市进行分销。

    同时还让机械系继续开足马力,继续生产。

    机械系教学楼的五间教室内,七十多名学生和老师,三班轮换,一个个都非常高兴。

    楼建国、田茂华他们这些没有回老家过春节的人,也都加入进来,赚这笔外快。

    一份日历本就是两毛钱,一万份就是两千块钱,他们七十人分,每人能够拿到二十八元左右。

    而这仅仅只是一两天的工资罢了。

    所以大家都非常高兴。

    到了二十三号这一天,机械系这边已经生产了超过十二万份,王多鱼还是没有叫停。

    反而已经在外面租到了厂房,就看楼建国他们愿不愿意继续加班了。

    除了部分老师选择退出之外,五十多人愿意干活。

    于是,春节也会继续生产。

    当然,他们继续生产和售卖日历本的时候,王多鱼在二十三号中午十二点半坐上了回老家的汽车。

    郑宝印他们这些人还在外面奔波呢,春节肯定也不会回来了。

    他们根据王多鱼的指示,奔赴京城、魔都、南京、杭州等大城市,十万本日历只是起点,二十万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春节过后的销售情况具体如何,还要看市场的反应。

    总之,他们要是有什么最新情况,那就随时给王多鱼打电话就对了。

    大红沟村,王多鱼三兄妹带着王君宏这个小家伙回来了,郑宝东并没有回来,他也跑去工厂那边加班赚钱去了。

    一天就能够赚三十块钱左右,谁不想要这笔钱?

    况且这样的好事儿,又不是每天都有,春节过后肯定就没有那么多了,所以节前能够赚多少就是多少。

    至于过年,在哪过不是年?

    老王家的亲戚长辈们,从王多鱼口中得知了这件事之后,大家反应各不相同。

    年轻一辈都十分赞同,甚至还询问王多鱼,这样的机会还有没有?

    没钱的日子,他们是受够了。

    反正现在不是改革开放嘛,大家都可以下海经商,赚钱不是天经地义的嘛。

    可惜,他们是暂时没机会了,只能等春节之后再说了。

    王多鱼他大哥、三哥等老一辈人就不太赞同,因为过年是大团圆嘛,怎么能不回家呢?

    然而不管他们是什么意见,反正王向东、王建超他们都在外面没回来,他们现在也不可能回来。

    “老九,你媳妇呢?”

    三哥突然开口问了一句,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她有事没回来。”王多鱼的笑容很正常,但也因为如此,才让他大哥三哥他们看出了端倪。

    不过这是王多鱼自己的事情,外人也不好说什么。

    转过天就是除夕了,王多鱼父子俩在木屋里睡了一晚上,醒来的时候,屋内还是那么温暖。

    因为王多鱼半夜起来加煤了,要不然,屋内早就冷下来了。

    北方的冬季,室外非常冷,室内如果不烧火炕的话,根本睡不着。

    王多鱼家是木屋,墙壁很厚,屋内十分保暖。

    抱起小家伙洗漱过后,他那两个小姑就过来了。

    “没你们我还真的不习惯,快帮我带娃.”

    看到两个妹妹过来,王多鱼如释重负。

    他很想当好一名奶爸,但小家伙太闹腾了,又不怎么听话,特别是穿衣服的时候,一直扭动身子,根本不会好好配合。

    甚至小家伙都以为他父亲跟他玩呢,他还更高兴,小腿可劲儿蹬。

    “嘻嘻!”

    两姐妹顿时捂嘴偷笑,她们九哥也不是无所不能嘛。

    大年三十这一天,王多鱼没有再动笔,而是忙着干活,准备年夜饭。

    但是在中午的时候,王多鱼怎么都没有想到,刘晓俪竟然出现在大红沟村。

    “新年好啊,王教授,好久不见”

    刘晓俪的突然到访,让王美丽她们两姐妹、薛雨晴、王舒婷她们这些老王家亲戚们全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大家都不知道王多鱼已经跟朱玲离婚了,更不知道他跟刘晓俪的关系。

    在除夕这样的特殊节日里,朱玲没跟着回家,但刘晓俪却来了,王美丽她们眼里的八卦之火已经熊熊燃烧了起来。

    这里面绝对有古怪!

    “姐,你说九哥他不会是跟嫂子闹矛盾了吧?甚至他们已经离婚了?要不然这女人怎么会找上门来了呢?”

    看着不远处的角落里,自己九哥跟刘晓俪站着一起聊天的样子,王美丽忍不住嘀咕道。

    她姐姐王美荷没说话,但是目光一直盯着她九哥和刘晓俪。

    薛雨晴她们这些半大小子就更稀奇了。

    “你怎么来了?”

    对于刘晓俪的突然到访,王多鱼十分意外。

    “我就这样来了呀我们一家今年回我舅舅家过年了,主要是因为我父亲他工作的关系,今年没办法跟我们一起过年,所以我们就回来这边了.”

    这是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刘晓俪被催婚了。

    她父母催得紧,她亲戚也催,所以她跟家里人有点小矛盾,不是很高兴。

    而刘晓俪又不知道王多鱼跟朱玲离婚的事情,所以她也挺纠结的,要不要继续等下去?

    “哦!”王多鱼点头,也不知道应该聊些什么。

    刘晓俪却是主动询问,为什么没有看到他媳妇?

    “在京城。”

    “不是过年么,她怎么没有跟你们一起回来过节呀?”刘晓俪顿时惊讶不已。

    但王多鱼没有解释,道:

    “进来屋里坐吧,外面冷,我们准备吃饭了,你要一起吗?”

    这是基本的待之道,好吧,这其实就是气话,也是逐令。

    然而刘晓俪胆子贼大,现在朱玲又不在,她为什么不能留下来吃饭呢?

    除夕的午饭而已,又不是年夜饭,怕个锤子?

    “这怎么好意思呢?”刘晓俪也气了一句,然后就看到了王君宏这个小家伙,马上就露出了笑脸:

    “小君宏,还记得阿姨么?来,阿姨抱抱”

    王多鱼:“.”

    不是,你嘴上说着不好意思,怎么身体却这么诚实?

    真是见鬼!

    于是,这顿午饭,刘晓俪吃的最高兴,王美丽她们两姐妹也是被哄得乐不可支,只有王多鱼吃得没滋没味。

    午饭过后,刘晓俪还坐了一会儿,直到三点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她刚走,王美丽两姐妹就围着她们九哥,开始八卦了起来。

    可惜王多鱼一句话都不会说,惹急了,他还会拿作业威胁,所以两姐妹也是拿他没办法。

    除夕年夜饭很快就开饭了。

    今年这顿年夜饭,老王家亲戚不少小屁孩都跑过来凑热闹了。

    王多鱼准备的饭菜并不少,他跟两个妹妹一起制作的年夜饭,捣蛋鬼王君宏则是让薛雨晴他们这些小屁孩帮忙照看。

    吃过年夜饭之后,新年也就差不多过去了。

    拿红包、放烟火、听故事,到了九点多的时候,也就差不多睡觉了。

    现在还没有春晚,所以大年三十的晚上,活动并不多,甚至格外无聊。

    如果是在南方的话,那活动老多了。

    北方的春节,如果没有春晚就会很无聊,但是南方,春晚多少有点多余。

    春节过后,大年初三上午,王多鱼就准备回哈工大了。

    郑宝印他们这些赚钱大部队,还在外面跑,王多鱼并没有收到电话,电报也没有收到。

    那么他们应该是还在奋战。

    初四这一天,王多鱼刚送走吴从炘他们这些教授,家里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九舅舅,我们已经把日历本卖完了,但还有不少人问我们什么时候再来卖”

    来电的是王建超,他汇报了一下战绩。

    年前生产和春节这几天生产下来的日历本,总共有十八万本,全都销售出去了。

    哈工大校外的工厂里,应该还堆放了四万多本没有卖出去的。

    现在就看王多鱼如何计划了。

    “别卖了,你们把厂里面这边剩余的四万多本批发出去,让别人分销,你们回家一趟,然后初十来学校找我.”

    “好的,九叔,我知道了。”

    王建超闻言,还十分遗憾。

    因为他们一个春节下来,卖出去十八万本日历,日历本是十一万份,日历簿则是七万份,所以销售额是四十三万元人民币。

    材料和人工等成本是五毛钱一份,也就是九万块钱,还得扣除销售人员的提成,每人销售出去一份就是三毛钱的提成,这部分是五点四万元人民币。

    那么毛利就二十八点六万元人民币。

    辛苦是辛苦了一点,但仅仅只是卖出去十八万份,就赚了这么多钱,比之前卖那些电子表什么的,要暴利多了。

    当然,王建超也知道,这样的暴利,只是短暂的,因为春节过后的销售业绩,明显下滑了很多。

    等出了元宵之后,只怕都无人问津了。

    之所以春节期间都还能够销售出去这么多,大概率也是因为那些港台明星的关系。

    但甭管如何,这一波都赚大了。

    初六这一天,哈工大校园内陆续多了不少人,很多学生老师也都陆续回来了。

    李康民、姚文荣、薛宇恒等人找到了王多鱼,针对光刻机项目,他们想要知道所谓的浸没式光刻机到底是怎样的。

    “我不是让你们调试好生产线之后,再过来么?你们这么急干嘛?”

    “王教授,我们实在睡不着觉啊,而且生产线调试也不难,加上我们现在是利用休假时间,所以.”

    见他们都这样说了,王多鱼无奈同意,被迫提前上班。

    办公室内,王多鱼跟他们简单说明了一下关于浸没式光刻机的技术。

    “它其实是采用折射和反射相结合的光路射击,且曝光区域与光刻机透镜之间充满水的光刻机设备.”

    浸没式光刻机的优点,在于系统数值孔径的增大,提升了步进扫描式光刻机的成像分辨能力,可以满足45纳米以下成像分辨率的工艺要求。

    缺点也十分明显,那就是因为浸没液体的引入,导致设备本身的工程难度大幅度增加。

    “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浸没液体供给与回收技术、浸没式液场维持技术、浸没式光刻污染与缺陷控制技术、超大数值孔径浸液式投影物镜开发与维护、浸液条件下成像质量检测技术等”

    王多鱼并没有全说那些关键技术。

    毕竟这些都是围绕着浸没相关的技术,说实话,对现在的李康民他们来说,研发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就这个改进,一旦完成的话,那么就可以超越西方国家,使得我们的光刻机能够生产出两位数的纳米芯片。

    目前市面上的芯片那都是三位数纳米芯片,比如现在的步进式扫描光刻机,现在还只是三百六十五纳米,都还没进入到一百九十纳米这个级别。

    所以李康民他们还有很大的技术优化空间。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姚文荣惊叹不已:

    “王教授,您太厉害了,我都不敢想象,如果您能够全程参与光刻机的研发工作,恐怕我们早已经进入到两位数纳米芯片时代了.”

    李康民和薛宇恒两人连连点头附和,表示赞同。

    对于这样的彩虹屁,王多鱼早就听习惯了。

    “我就是技术指导,你要是让我真的参与研发的话,我恐怕会是两眼一抹黑”

    这不是谦虚,而是事实。

    毕竟王多鱼厉害的地方在于计算、创新设计等,但在实际的实验测试等,他就不那么精通了。

    比如光刻机的透镜,为了能够实现高分辨率,要求透镜必须具有高折射率,也就是要求透镜材料必须非常纯净和均匀,任何微小的不均匀性或缺陷都可能导致图像失真。

    光刻过程中,刚才王多鱼提及的CaF2光源,其光线波长极短,能量极高,透镜受到高能量光的加热,因此透镜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以防止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的焦点漂移问题。

    所以在研发过程中,对这样的材料技术要求自然是非常高。

    王多鱼或许就不具备这样的细致心理,甚至细微的失败,都有可能让他抓狂。

    这种科研并不会给他带来任何的成就感,因为难度系数非常高,他自觉做不了。

    就好像要让李康民他们去求导求解那些数学难题一样,他们绝对是没办法做到的。

    “王教授,如果我们真的要启动这个项目,按照您刚才的建议,只怕这次的投资会更高.”

    李康民沉吟说道,目光中透露着担忧:

    “我就怕校领导层会不太愿意,这一次需要很多种材料和高端设备,特别是您提及的CaF2光源,这种光源.”

    众所周知,光源是光刻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必须具备良好的光学性能、稳定性和耐久性,氟化钙便是光刻机光源的重要材料。

    作为一种常见的光学材料,氟化钙可以用于制造光学元件、窗口等,其化学式便是CaF2,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晶体。

    由于其具有较好的光学和物理性质,氟化钙的透过率高,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且在紫外到红外的波段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透过率。

    但是在制备光刻机光源过程中,氟化钙的制备要求精度高、晶体结构均匀无疵点,并且氟化钙的表面要平整、光洁、无裂纹、无划痕等表面缺陷。

    另外,光刻机光源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对氟化钙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行控制,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寿命。

    所以终上所述,仅仅只是制备光刻机CaF2光源,便需要耗费大量的设备、资金等,背后代表了大量的资金投入。

    特别是在研发阶段,更是如此,更别说王多鱼要求在半年内完成,那么这款光刻机的研发要求之高,投入之多,就更不用说了。

    王多鱼当即便说道:

    “你们不用担心这件事,我肯定会处理好项目投资的事情,肯定不会让你们操心资金和设备的问题.”

    “节前我就已经跟刘书记和吕校长聊过这件事了,他们很支持我的决定,总之你们不需要担忧资金的事情,我来解决.”

    “你们唯一需要操心的就是技术研发的问题,还有就是半年内给我研制出来,我们已经落后太多了,不能够再继续磨磨蹭蹭下去了”

    听到王多鱼这么说,李康民他们三人顿时感觉到如山的压力,扑面而来。

    姚文荣更是忍不住再次确认道:

    “王教授,半年时间会不会太短了?我们可能做不到啊”

    在半年时间内,解决如此之多的问题,比如浸液条件下成像质量检测技术等,这玩意儿哪有那么简单呀?

    王多鱼突然变得严肃起来,认真道:

    “这是肯定的,半年时间,不能再拖了,因为半年之后,你们还需要更进一步研发其他技术更复杂的光刻机,我希望你们能够一直奋勇前进,让我们哈工大一直处在光刻机最前沿”

    李康民他们三人迟疑了:这可能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