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 第209章 ,101项目(求月票)
    一九八二年七月五日,北极熊帝国科学院数学所,两名克格勃特工的到来,顿时让泽尔曼诺夫变得紧张了起来。

    但是很快,他松了一口气。

    因为克格勃并不是来找他的。

    其实这个时间点,莫斯科并不会非常关注这些,相反,他们更加关注莫斯科本身。

    否则的话,马克西姆留在哈工大这件事,铁定早就闹得沸沸扬扬了。

    目送两名克格勃特工离开之后,泽尔曼诺夫这才拿出《哈工大数学期刊》这份杂志,仔细地阅读了起来。

    这是最新一期的期刊,上面总共有六篇论文。

    尽管这份期刊目前只是发表到了第九期,但是每一期的论文质量都非常高,特别是那些特刊,简直就是王炸一样的存在。

    当然,截至目前,也就王多鱼的论文能够以特刊的形式发表。

    谁让他写出来的论文,质量太高,论文页数太多了呢?

    泽尔曼诺夫看到了他自己的论文,不过他只是瞥了一眼目录,然后就没继续关注自己的论文了。

    相反,他在盯着其他人的论文,仔细阅读。

    中国有句话叫知己知己百战不殆。

    虽然他是比王多鱼大一岁,相比丘成桐他们这些人,年龄优势很大。

    但菲尔兹奖并不仅仅只是讲年龄这个优势,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数学天赋、运气和实力等因素的叠加,那么跟这菲尔兹奖枚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将会失之交臂。

    当然,也有那些视金钱名利如粪土的顶级数学家们,对这些菲尔兹奖什么的,完全没有想法。

    可泽尔曼诺夫并不是这样的人啊,所以他才会如此关注《哈工大数学期刊》。

    “这五篇论文质量都非常高啊,不比我的群论和非结合代数论文差.”

    等他花了几天时间,将这五篇论文都看完之后,顿时表情凝重地说道:

    “看来我真的要提前准备,赶紧前往哈工大了,马克西姆他”

    泽尔曼诺夫当然听说过马克西姆这个人,当初克格勃之所以选择后者,而没有选择他,并不仅仅只是因为马克西姆更适合学习费马猜想,也是因为马克西姆更加年轻。

    要知道,马克西姆前往哈工大的时候,还仅仅只是刚进入莫斯科大学读大一罢了。

    然而现在这样一位大一新生,居然都能够在《哈工大数学期刊》发表论文了,且对方的论文质量,竟然隐隐略高他一筹。

    同样是数学天才,泽尔曼诺夫当然不甘心认输。

    可对方进步如此巨大,他虽然算不上原地踏步,但进步速度却比不上对方。

    等时间拉长之后,那么他想要获得菲尔兹奖,难度将会更大。

    想通这一点之后,泽尔曼诺夫当即便开始行动了起来。

    他第一时间找他父母谈话,说服他父母之后,他这才找数学所的领导聊天。

    等他敲定这一切之后,他便开始收拾行李,准备离开莫斯科了。

    远在哈工大数学系教学楼工作的王多鱼,并不知道这一切。

    高考即将到来,老王家亲戚当中就有王舒婷这位年轻人要参加高考。

    从七九年之后,高考时间便已经更改为每年的七月七、八、九日这三天时间进行,而七九年秋天读高一的王舒婷,也终于在今年七月份参加高考了。

    王多鱼知道这个消息,他只是打电话给他六哥六嫂,叮嘱他们一定要平常心对待就可以了。

    他六哥六嫂也没有让他为难,只是没心没肺地表示他们帮不上孩子,只能靠她自己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他们四姐家最小的儿子郑宝东直接被王多鱼接过来哈工大,参加了哈工大天才班的入学考试,并且顺利通过。

    这件事,老王家亲戚们全都知道。

    郑宝东也将入学考试的题目,写信寄回来了,王舒婷看完之后,直接原地崩溃了。

    普通学霸和天才之间的差距,远比普通人跟学霸之间的差距还要大。

    在班级上,王舒婷算是学习成绩靠前的学生,自然是学霸。

    但是跟郑宝东相比,差距之大,让王舒婷抬不起头来。

    所以郑宝东不用参加高考,就可以进入哈工大读书,在老王家并没有掀起多少波澜,大家只是羡慕,仅此而已。

    更何况,现在老王家的目光,更多聚焦在旺旺集团身上。

    旺旺集团在今年春节过后,也就是二月份开始启动,总共有两家企业,巴博斯钟表厂和优玛服装品牌公司。

    这两大企业在经过上半年几个月时间的磨合之后,已经进入正常轨道。

    从五月份开始,巴博斯钟表厂就计划建立第二条生产线,生产女性手表。

    国产品牌手表的价格并不贵,之前票证时代,那都是一百三十块上下就可以购买到了。

    现在的话,就是一百块出头,就能够拿下一块手表。

    两条生产线,一条生产男性手表,另一条生产女性手表。

    在六月二十三日,生产线顺利完成,两条生产线每月分别能够生产三千和三千五百块手表。

    而这些手表都能够顺利销售出去的话,那么巴博斯钟表厂每月的营收就有七十五万左右,扣除人工水电等,那么利润能够有四十万上下。

    但六月之前的利润,都已经投入购买生产线设备、工人招聘培训等上面了,所以巴博斯钟表厂目前账面上也没多少钱。

    优玛服装品牌公司倒是比巴博斯要好很多,因为这是服装品牌公司,是衣食住行里排名第一的服装。

    打上Uma这样的名字,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国外品牌,加上都是中英文的标签,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

    其次就是优玛服装的设计非常前卫潮流,看着就非常漂亮。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个时代的人,都非常瘦,换句话说,大部分人都是衣服架子。

    就算个子不高的人,那么在销售员的一顿忽悠和服装搭配之下,也就掏钱购买了。

    毕竟王多鱼给那些销售员编写了一些针对不同户目标有不同的销售话术,并且还有关于如何搭配服装能够显得潮流,且扬长避短。

    所以,优玛服装的销售业绩非常好,反正服装厂刚生产出来的服装,堆放在仓库里不到半个月,就会被清空了。

    换句话说,这个仓库,其实更多是一个用来临时存放服装产品的场地罢了。

    优玛每个月的营收超过百万元人民币,利润更是超过五十万人民币。

    两家企业都非常优秀,在如今这个时代来说,能够做到这样的企业,屈指可数。

    对于老王家亲戚来说,这两家企业如此挣钱,他们一个个都非常满足,干得非常起劲儿。

    但就在王舒婷参加高考之后没多久,也就是七月十二日这一天,老王家的一位亲戚郑宝强,也就是郑宝东他大哥,在他老婆魏淑芬的怂恿下,跟他弟弟郑宝印提出了辞职。

    “为什么呀?大哥你在我们厂做得挺好的呀,你和大嫂为什么要辞职呢?”

    郑宝印顿时非常不解地问道。

    优玛服装厂的利润很高,给工人的工资也不低,何况郑宝强也是旺旺集团的股东,年底肯定有分红。

    按照郑宝强每月一百五十的工资,加上他媳妇魏淑芬每月还有一百多到三百块钱不等,仅仅只是工资,他们两口子就能拿到每月两百多到五百左右的工资。

    如果在算上分红的话,他们家肯定有五千以上的收入。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要选择离开呢?

    要知道,五千元的年收入,只需要两年,那就是万元户了。

    “你别管那么多,反正我就是要辞职,你赶紧签字吧。”

    郑宝强当然不会跟自己的弟弟说明白,而且他也不好意思。

    因为他媳妇说了,辞职之后,他们就南下广州,在广州那边偷偷生产优玛品牌的衣服,反正这些流程,他郑宝强也清楚。

    而销售这方面,则是由他媳妇魏淑芬来负责。

    魏淑芬一直都是负责销售这一块,到时候她再雇佣几个人一起帮忙,那么他们两口子铁定能够很快成为万元户。

    优玛服装的生产并不难,销售也简单,很多流程熟悉了之后,魏淑芬和郑宝强两人当然心痒难耐了。

    他们两口子有五个孩子,养家艰难。

    从结婚开始到现在,就一直有一个想法,如果有赚钱的机会,他们肯定不会错过,一定会牢牢把握。

    何况,王多鱼之前就说过了,好聚好散。

    只不过,面对自家弟弟的时候,郑宝强还是没敢大方地说出来。

    既然自己大哥要离开,那么郑宝印也没什么好说的。

    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王多鱼耳中,他听完之后,只是呵笑了一句,还真的有人要离开啊。

    郑宝强的离开,在王多鱼的意料之中,否则的话,二月份成立旺旺集团的时候,他就不会提前说那些话了。

    但他万万没想到,郑宝强他们会这么快就要离开,看来是自觉已经把优玛服装的精髓学到手了呀。

    不过没关系,服装市场本来就是传统行业,竞争激烈也是在所难免的。

    说好的好聚好散,王多鱼当然不会阻止。

    提前一个月通知,那么郑宝强和魏淑芬两人的离开,也能够让优玛服装公司尽快找人来顶替他们两口子。

    站起身来,王多鱼走出了办公室。

    校园跟几天前相比,并没有冷清多少。

    现在即将七月中旬,哈工大已经放暑假了,不过离校的同学并不多。

    同时,从上海来的大学生却是有不少。

    六月初的时候,王多鱼跟刘德本他们说过,跟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合作的事情,没过多久,他们就已经找苏步青他们洽谈好了这件事。

    所以,暑期刚到,复旦大学等学校的学生们,一个个都乘坐火车北上,很快抵达了哈工大。

    现在是夏天,冰城这边的气温虽然也炽热,但比上海那边凉快多了。

    来到哈工大之后,这些学生们可就彻底放开了。

    因为这边的环境确实很不错。

    就在王多鱼乘车离开校园,前往旺旺集团的时候,复旦大学的两名物理系学生,已经安顿了下来,然后直奔图书馆。

    “不是,我说老姜你这是什么情况?咱们不是来图书馆么?怎么跑这里来了?”

    图书馆二楼,麦自立被姜守城拉着,来到了机房门口。

    这里没有书,所以麦自立十分疑惑。

    “这里是机房啊,你不知道吗?哈工大最牛的地方,就是他们的机房,因为这里的计算机是全国最牛逼的,连北大都不行.”

    姜守城当即解释道:

    “我有同学就是哈工大的,只不过这家伙还在项目部里待着,等今晚我们才能见得到对方,所以我先带你来机房体验一下哈工大的计算机”

    麦自立不解地问道:

    “这个,能有什么好稀奇的么?我们学校也有机房啊,不就是计算机嘛.”

    “别说话了,机房内安静点。”

    拿好临时校园卡之后,姜守城和麦自立两人终于从机房管理处这边拿到了他们想要的临时卡片。

    这些卡片是针对这些‘人’的,哈工大给到其他学校的一些福利吧。

    如今的哈工大,各大院系都配备了不少计算机,特别是信息科学与工程系,全体院系师生都是人手一台电脑,而且他们院系还有好几间机房,可谓是相当豪华。

    所以在图书馆机房这边,是绝对看不见信息科学与工程系的学生来这里借用计算机的。

    姜守城他们两人虽然是物理系的高材生,但是他们使用计算机,也是相当溜的。

    开机之后,他们很快就震惊了,因为哈工大的计算机,配置不是一般的高啊。

    难怪姜守城会第一时间跑来这里,好家伙,确实很不一样。

    “踏马的,哈工大的学生也太好了吧?他们都能够用这么好的计算机,吊炸天,草,难怪看新闻说很多状元都报哈工大了.”

    从来没有吃过细糠的麦自立,差点自闭了。

    他在复旦大学的时候,想要体验计算机,那是需要排队的,因为他们学校图书馆的机房仅有二十五台计算机,并且这还是十年前的计算机。

    复旦大学作为全国知名高校,且还是排名前五的学校,但图书馆的机房,确实也没有哈工大这么奢侈。

    最重要的是,复旦大学也是参与过不少计算机研发项目的。

    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多少经费浪费在培养普通大学生上面,导致他们学校图书馆机房仅有二十五台计算机。

    仅仅只有二十五台计算机,可却是需要供应到好几千人的使用,所以很难才能够排到位置。

    当然,那些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倒是比较经常能够摸到计算机。

    总之非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绝对是非常困难的。

    如此也就算了,麦自立发现,他在复旦大学接触的计算机,跟哈工大这边的对比之后,他们复旦的那些计算机就是老古董了。

    谁说不是呢?

    眼前这些计算机,那都是在上个月才更新的计算机,不仅搭配了HS213硬盘,还有GT316固态硬盘等最新的硬件设备。

    处理器也是应用了芯片工厂生产的最新亚微米级芯片,达到了目前国际领先水平。

    哈工大在春节前研发出了步进式扫描光刻机,这款光刻机便是能够生产出三百六十五纳米的芯片。

    加上其本身的其他工艺技术,使得这些计算机的硬件层面就已经处在国际领先水平。

    最后就是软件系统了,在这个层面,哈工大更是全球领先水平了,比如说麦自立他们正在使用的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运行非常良好、通畅,体验感直接拉满。

    如果是在复旦大学图书馆机房的话,那么他们的计算机,根本做不到如此流畅丝滑。

    并且是开机需要等好几分钟,打开软件也需要等,每进行一步操作,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等候。

    反观哈工大图书馆机房里的计算机,开机可以在几十秒内完成,打开软件也能够在几十秒内完成,体验感直接拉满。

    从这里来看,复旦大学确实被哈工大给秒杀了。

    作为物理系的学生,麦自立和姜守城他们两人都很喜欢理论结合实际,而不仅仅只是理论。

    “废话,当初要不是我父母非要逼着我填报复旦大学的志愿,我早就来哈工大了.”

    姜守城闻言,后悔不迭地说道:

    “你知道吧,我那个同学,当时他的高考分数比我低两分,但是他家里人没有给他建议,就是他喜欢去哪里读书全凭自愿”

    “劳资后悔了呀,早知道当初我说什么也要填报哈工大的志愿就好了”

    麦自立闻言,没有说话,而是过了一会儿之后,才说道:

    “老姜,你说我们能不能利用机房的这些计算机,帮我们完成作业呀?”

    “你是说灭绝师太布置的那个暑假作业?”

    灭绝师太是他们给他们老师起的外号,因为姜守城他们这些人都喜欢看书,特别是金庸小说,所以直接就给取了这个外号。

    从一九八零年十月开始,广州的《武侠》报纸便连载了射雕英雄传。

    不过因为正规出版渠道的阻塞,盗版盛行。

    对于姜守城他们这些人来说,接触武侠报纸、小说等娱乐产品,还是比较容易的,且他们是大学生有钱也算有闲吧,所以他们当然看得津津有味。

    而灭绝师太给他们布置的作业,确实有点难度,所以想要完成,自然不易。

    只是现在来到了哈工大,却是有意外收获,姜守城和麦自立两人,当然是非常高兴。

    如果能够顺利完成作业的话,那么他们接下来在哈工大这边的小日子,自然就更爽了。

    可惜,他们在玩了两个小时之后,就必须得离开了,不是他们有事要忙,而是到时间了。

    到了晚上,姜守城的那个同学李大毛在学校食堂请吃饭,麦自立也被李大毛热情地邀请。

    “不是,大毛你也太浪费了吧?我们才三个人,你怎么点了五个菜呀?而且还全都是硬菜,这得花多少钱呀?太浪费了,太奢侈了”

    食堂内,李大毛特别豪爽地直接点了五个菜,还都是硬菜,一个素的也没有。

    而哈工大食堂的饭菜,出了名的量大管饱。

    这就是小炒,就是家常菜的那种,五道菜分别是红烧猪蹄、京城烤鸭、香辣鱼块、大盘鸡和油爆大虾。

    姜守城一边劝说着,一边却是不争气地流下了口水,因为太香了。

    麦自立也同样如此,因为他也没有吃过这么豪横的大餐。

    李大毛闻言,却是大手一挥,满不在乎地说道:

    “孔子都说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可是同学啊,你来我的地盘了,那我肯定要好好招待你啊.”

    “再说了,这顿饭也才一块三毛钱而已,没多少”

    “啥玩意儿?一块三毛钱就能点这么多菜?”姜守城和麦自立两人顿时满脸惊讶地问道。

    说实话,一块三毛钱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就算是在上海,那也同样不是小数目。

    大学生的国家补贴,也就是每月二十四块钱左右,每天的生活费也就是八毛钱。

    但大学生不可能将二十四块钱全都花在吃上面啊。

    姜守城他们在复旦大学的时候,当然去国营饭店吃过,就眼前这五道菜,最少需要花三块钱。

    所以他们很吃惊,且更让他们吃惊的是李大毛居然不觉得一顿饭吃掉一块三毛钱,有什么心疼。

    好家伙,这是大户啊!

    “哎呀,赶紧开动,吃就对了,咋咋呼呼的干嘛呀?”

    李大毛赶忙招呼说道:

    “我跟你们说吧,我现在在我们学校的一个项目部门里帮忙,每个月最少能够拿到七十块钱的补贴,比大学生国家补贴多多了”

    “而且,如果是遇到项目刚好完结,嘿嘿,还有项目奖金呢,前几个月,我们学校就推出了十分明细的奖金制度,我也拿到了小几百块钱.”

    “所以说,这一顿饭也才一块三毛钱,真不多”

    七十块钱的补贴?小几百块钱的奖金??

    这特么是什么神仙学校啊?为什么他们复旦大学就没有呢?

    在姜守城和麦自立两人面面相觑的时候,李大毛又接着说道:

    “你们也知道,我们哈工大因为王多鱼教授的关系,现在已经大变样了,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全校所有院系都更新了计算机,我们学校好几个系都是人手一台计算机呢.”

    “一台计算机少说也要大几千块钱吧?而且还使用了我们学校自研的那些硬件产品和软件系统,虽然成本少了很多,但也是要好几千的呀,那才是大钱呢.”

    “不说这些计算机,我就说我现在的那个项目,那里面的设备都是十万美元起步的进口设备,平日里我碰的时候都小心翼翼呢.”

    听到这里,姜守城和麦自立他们两人真的羡慕坏了。

    接下来,李大毛这才询问姜守城他们的情况,相互了解。

    而关于姜守城他们来哈工大‘实习’的事情,李大毛并不是很清楚原因,所以好奇地多问了一句。

    “不是,你不知道?上个月王教授来我们学校演讲,之后我们学校就跟哈工大建立这样的合作关系呀,我听说是王教授在背后推动这件事的.”

    看到李大毛十分诧异,姜守城和麦自立两人都挺吃惊的。

    但李大毛接下来的话,却是让他们两人自闭了。

    “哦,你说是王教授啊,是我们数学系的那个王多鱼教授,对吧?如果是他的话,那就没事了,你们可能不知道,丘成桐教授、还有很多菲尔兹奖获得者,全都来我们哈工大了,我们经常能够在阶梯教室那边看得到他们”

    “在前两天,也就是十一号那天,王教授还在我们数学系的教学楼那边进行月度分享交流,我也参加了,不过我是在台下听的那个,哈哈.”

    李大毛自嘲着说道。

    每月的月度交流分享,时间并不是固定某一天,因为大家的时间都很忙。

    五月份的时候是十二号,六月是十五号,七月又提前了,八月就不知道了。

    但不管怎样,都会提前一两天通知,反正很多人都会去参加这样的交流分享,真的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虽然姜守城和麦自立两人都是物理系的学生,但是他们也听说过菲尔兹奖啊。

    这都是托王多鱼的福气,人民报、光明日报等很多报纸,在报道王多鱼的相关文章时,都会提及菲尔兹奖,并且也会进行一些相关的科普。

    而复旦大学内,也有很多懂行的数学老师,所以姜守城他们当然知道菲尔兹奖在数学家们心中的地位。

    复旦大学有一位菲尔兹奖获得者的数学教授吗?

    没有!

    别说复旦大学没有,就算是目前全国最高等的学府,北大也没有。

    整个国内目前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拿到过菲尔兹奖,且目前全球没有任何一位中国人或者是华人拿到过菲尔兹奖。

    但是,哈工大却是齐聚了好几位菲尔兹奖获得者,而且他们都是因为王多鱼,所以才来到冰城的。

    因此姜守城和麦自立两人在听到李大毛如此炫耀的时候,当然非常自闭了。

    “草,等劳资毕业了,我就来你们学校工作,不,我要考哈工大的硕士研究生!”

    听到这里,李大毛却是嘿嘿直乐,道:

    “那你可得加油了,我可是听说了,五月份的时候,我们学校的研究生院,每一个专业报考人数都超过了两百人,但我们实际录取人数,每个专业应该不会超过十个人”

    “今年都已经这样了,等你们大四那一年,嘿嘿,到时候的竞争会更大,所以你们要是不努力的话,还真不一定能够考得上我们哈工大的研究生院.”

    “如果是我们哈工大本校学生的话,其他系我不知道,但我们数学系,一般都是可以直接通过内部渠道来读研,比如参加项目什么的”

    姜守城两人瞬间瞪圆了眼珠子。

    好家伙,他们可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去年高考的时候,他姜守城的高考分数还要比李大毛高几分。

    所以他现在想要考入哈工大研究生院,还需要再经历一番较为困难的考试,反观李大毛,却是较为容易直接躺着就进入研究生院了?

    草!

    一瞬间,他们就觉得手里的饭菜不香了!

    凭什么李大毛每天能够享受到这么便宜的饭菜,还能够随随便便参加项目,然后就可以拿七十块钱的补贴,甚至偶尔还有可能拿到小几百的奖金?

    给他们上课的可能是菲尔兹奖获得者,可他们复旦大学却没有这样的顶级大佬。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此时的麦自立和姜守城两人感觉非常不公平,但人生哪里有真正的公平呢?

    七月之后,从上海来的这些大学生们,进入哈工大之后,立马就感受到了来自哈工大的暴击。

    而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还会持续体会到各种暴击。

    同时他们心中也会埋下要加入哈工大的种子,这就是为什么王多鱼会提出跟复旦大学等学校合作的原因。

    在如今这个时代,能够通过高考,成为大学生的人,他们的智商都是完全够用的。

    如果还能够更加拼搏,且加点运气,那么他们的人生际遇,将会变得更加不同。

    而对于哈工大来说,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进入学校,优中选优,以后的哈工大,将会变得更加人才济济。

    旺旺集团办公室内,王多鱼坐在办公桌前,翻阅着账本。

    虽然他说过,他很信任郑宝印和王建超他们两人,但他还是会在空闲的时候,翻一翻账本。

    因为账本是不可能作假的,以郑宝印他们的智商和能力,也做不了假。

    一旦作假,王多鱼立马能够看得出来,毕竟他的脑子不仅转得快,算数更是无人能敌。

    坐在他对面的郑宝印,在汇报着钟表厂的情况,而他旁边的王建超则是默默听着。

    两人的心情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钟表厂和服装厂的生意都非常火爆,年底肯定能够分到不少钱。

    他们心中坦荡,自然不怕王多鱼查账。

    过了一会儿,只见王多鱼合上了账本,笑道:

    “不错哟,两家公司都被你们经营得很不错嘛,恭喜你们,又成长了不少…”

    听到这句话,两人都非常高兴,咧嘴直乐呵,嘴上连连谦虚。

    夸赞过后,王多鱼这才说道:

    “巴博斯钟表厂和优玛服装公司想要继续做大做强,还需要加大宣传才行,不过呢,目前我们资金还是不够,所以接下来半年时间,你们要继续努力”

    王建超好奇地问道:

    “九叔,你说的加大宣传是什么意思?还能怎么进行宣传?”

    郑宝印也表示不解,因为在他看来,现在的优玛和巴博斯两家企业都做得非常好了,所谓的加大宣传,难道还能够让两家企业的业绩再上一个台阶不成?

    “加大宣传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做广告,不过能不能谈下来,这就要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

    在他们两人的好奇下,王多鱼简单地给他们说了一下关于广告宣传的事情。

    第一则是安排和筹备巴博斯钟表厂给83年首届春晚赞助广告事宜,这件事必须要现在开始进行准备了。

    原时空的历史上,首届春晚是没有任何广告的,节目内容全都是娱乐表演。

    但这么好的宣传方式,当然不能够错过呀,所以王多鱼瞄准了这个宣传方式。

    具体要怎么赞助,以及赞助多少,要靠王建超他们去谈。

    第二点则是在火车上面进行广告宣传。

    为什么是火车?

    因为这年头能够乘坐火车的人,那都是有一定实力的人,他们这些人都是潜在的手表和衣服户。

    不管是在卧铺车厢还是硬座车厢,在京广线、京九线等铁路上面行驶的火车进行广告宣传,也就是在每一辆运营的火车上面张贴海报广告罢了。

    至于说给相关铁道部门的广告费用?

    那完全可以直接给钱,甚至是直接给外汇啊。

    别人掏钱可能很难,但是巴博斯和优玛两家肯定不缺这几万或者几十万的广告费呀。

    但第一次合作,肯定不能够给那么多钱,而是直接询问能否以五百块手表,或者是上千块手表作为广告费来签订相关的广告宣传合同呢?

    毕竟现在是改革开放时代,一切都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嘛。

    至于说外汇?

    王多鱼肯定有外汇啊,相信那些部门的人,在得知这样的外汇诱惑之下,定然不会拒绝。

    当然,外汇只是作为杀手锏,能不拿出来,还是不要拿出来。

    否则的话,现在已经满足了这些人的胃口,那么以后呢?

    并且不管是春晚还是火车的硬广宣传,未来注定会有竞争对手,所以必须得趁着这个时候,壮大自己才行。

    郑宝印和王建超两人听完之后,整个人都惊呆了,表情失去了管理。

    他们虽然不是很理解,但绝对不缺乏想象力。

    春晚?

    也就是春节联欢晚会,说白了就是上电视节目进行宣传,效果好不好,他们也不知道,但是能够在电视节目上面看到巴博斯钟表厂的名字,绝对值啊。

    到时候肯定会有更多的人购买吧?

    至于说在火车上面的海报宣传,不用问也知道,这绝对会迎来爆火的节奏啊。

    之前郑宝印他们出售那些电子手表什么的,都是在火车站附近这样人流量大的地方,那个时候就已经证明了这些能够乘坐火车的人,绝对是有钱人。

    所以在这个时候,巴博斯钟表厂一旦真的跟铁道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那还不得起飞呀?

    “九舅舅,您再跟我们详细说说呗,如何进行谈判,我们真的很想知道这些,只要能够把我们的企业做大做强,我什么都愿意尝试”

    郑宝印迫切地说道,王建超也跟着附和起来。

    两人眼里都是对钱途的渴望,他们很愿意付出,也敢于行动。

    只要手里有钱,那么他们就不愁做不出成绩。

    王多鱼笑呵呵地点头,他当然不会拒绝了。

    什么谈判技巧之类的,他都会说,毕竟广告宣传方面的谈判,跟之前的服装销售技巧、服装搭配技巧等肯定是完全不同的呀。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很多东西都非常新鲜,大家只要手里有钱,肯定都愿意花钱犒劳自己。

    在旺旺集团大概待了小半天时间,王多鱼这才回了哈工大。

    接受了他们九叔(九舅舅)小半天的理论培训之后,郑宝印和王建超两人便迫不及待地开始联系人,直接就实践了起来。

    理论是理论,它跟实践是两码事。

    光明日报不都宣传了嘛,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以郑宝印他们两人都很迫切。

    而就在他们忙着做大做强旺旺集团的时候,王多鱼已经来到了101项目部。

    他是被通知的,所以刚回来就来到了这里。

    所谓的101项目部,其实就是小灵通研发部。

    这个小灵通产品目前还是哈工大的秘密科研任务之一,投资巨大就不说了,大家也仅仅只是知道它叫101,其他都不是很清楚。

    整个101项目都分为好几个细分小项目,因为小灵通是包含基站、无限接入设备、终端设备等组成。

    并且终端设备又包括了处理器、电路板、显示屏、电池、扬声器、麦克风、震动马达等部分组成。

    而这些都是可以再进行细分的小项目。

    王多鱼现在来到的就是101项目部的核心部门,也即是研发微蜂窝技术的部门。

    所谓的微蜂窝技术,其实就是一种无线本地电话技术,低功率、小范围的无线通信技术,它跟无绳电话机所使用的技术是一样的。

    或者说,小灵通所使用的微蜂窝技术,其实就是无绳电话机的放大版。

    既然是放大版,虽然技术理论一样,但是信号不同,那么技术难度系数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现在是出了什么问题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