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说,李复兴也没少给孩子们吃的。
看在吃的份上,也该给李复兴干点活。
李复兴抱了一把柴火走进厨房。
准备做红烧肉。
旺业都不用李复兴喊,立马就跟了进去开始烧火,这小子都成李复兴的专职烧火工了。
不让他干都要急眼。
李复兴把五花肉洗净,切成几大块,然后放进锅里开始煮,直到筷子能轻松插进肉里。
趁着工夫,李复兴又削了几根木签。
五花肉煮好之后,捞出放凉,接着用木签在猪皮上扎一些均匀的小孔。
这样做出来的红烧肉口感会更好。
然后李复兴又在猪皮上抹了一层白醋和盐,让猪皮充分软化,更容易起虎皮。
看着孙子一直往锅里加油,李老太太心疼不已,差点就要开口把做红烧肉这个事给喊停了。
李复兴安慰道:“奶奶,这油炸过五花肉之后,还能继续用,不用心疼的,而且炸完之后,油会更香。”
听到孙子的话,李老太太脸上这才重新挂上笑容。
把肉炸到起了虎皮,李复兴这才捞了出来。
等锅里的油稍稍放凉之后,都装到一个罐子里,以后炒菜就先用这些油。
“大哥,能吃了吗?”旺花不知什么时候也过来了,馋巴巴地问道。
李复兴笑着说:“还不行,要耐心一些。”
他接着把芋头削好洗净,切片备用。
“切这么多能吃完吗?”奶奶问道。
就这一盆芋头,全家人都吃不完,更不要说还有红烧肉了。而且孙子把肉都炸了,她担心放不住。
要是做成腊肉,就能放很久了。
李复兴笑问:“奶奶,咱们村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有多少?”
奶奶想了一下,说:“应该十多个吧。”
李复兴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想给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分一碗红烧肉,要不他做那么多干什么?做点够自己家吃的就行了呀!
李家庄以后可是他的大本营,把村里的老人和孩子把握好,就等于掌握了李家庄。
可别小看那些六十五以上的老人,村里有些事他们可是有相当的话语权的,就连老支书,在一些事上也要征求他们的意见。
他们之中,有些是村里的族老。
想要把某人逐出村里,得他们同意。
李复兴全力帮李家庄,当然有他的盘算,不然他吃饱了撑得没事干?
“复兴这想法好。”李老爷子点头肯定。
他当然看出了自己孙子的目的。
其实不止他看出来了,老支书也能看个大概,别觉得村里人都是傻子。但看出来的人却都没说什么,还很愿意跟李复兴绑定起来。
“但送肉的话,复兴你还是去找支书。”李老爷子说。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
李复兴答应:“好。”
随后李复兴便开始切红烧肉,再用一些香料腌制一下。
奶奶听到自己乖孙子的想法后,就出去借碗了,家里的碗不够用。碗借回来洗干净,就开始往里面码放红烧肉和芋头。
一共装了二十多碗。
然后便往锅里加水烧开,再放上架子,把红烧肉一碗一碗的摆上去,一共摆了两层。
幸亏家里的锅足够大,能一次都蒸出来。
“爷爷,我去找老支书。”
李老爷子点头:“去吧,我跟你奶奶在这看着。”
正在盖房的李志春等人闻到肉香味,都忍不住吞了下口水。
“看你们那没出息的样,都给老子好好干!”李志春骂道。
虽然嘴上骂人,但他自己也偷偷的吞了好几口口水。
哪个农民能经得住这种考验?
其他人都想:这咋没出息了?想吃肉不是很正常吗?
吃肉可是件很奢侈的事,能叫没出息吗?要是他们能经常吃到肉,那没出息就没出息吧!
他们很可以做个没出息的人。
二十一叔不愧是轧钢厂的采购员,每次都能带好东西回来,让他们这些帮忙干活的也能沾点光,满足一下口舌之欲。
老支书刚从河床回来,到今天,李家庄的河床已经翻了一半左右,种上了不少蔬菜,剩下的他准备听李复兴的建议,都种秋玉米。
只要秋玉米能丰收,那就算村里耕地上的粮食减产,他们李家庄在以后一年里也能吃上饭。
想到这里,老支书无比高兴,步子也轻快了不少。
“老支书,心情这么好?”李复兴笑着递上一根烟。
老支书见来人是李复兴,接过烟:“多亏了你。”
“支书,我做了点红烧肉,想让村里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尝尝,麻烦您帮我分一下?”李复兴拿出火柴,给老支书点上。
老支书愣了下,接着明白过来。
这是好事!
他确实猜到了李复兴的心思,但并不反对,反而希望李家庄能抱好大腿。这年月只要能让大家吃饱,把你当祖宗供起来都行。
“行,我帮你分分就是,不麻烦。”老支书点头答应。
他亲自走一趟所有六十五岁以上老人的家里,跟他们把情况说明,着重把李复兴说的更加光辉一些。
那些老人都很感激,也很高兴,都夸赞李复兴。
他们中还有跟李复兴同辈的人。
“二十一弟有本事啊!要没有他,咱们村可就……”
“行,那你们一会记得去领。”老支书赶忙去下一家。
其中一家有两位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
李复兴回去之后,一拍脑门,怎么把那张报纸给忘了?
便赶紧找出来。
“爷爷,快看看,我上报纸了。”
李老爷子瞪大眼睛,双手有些颤抖地接过报纸,他虽然文化不高,但还是能认字的。
他来来回回把报道乖孙子的板块看了好几遍,心中激动万分,红烧肉之类的东西,统统抛到脑后。
孙子太争气了。
要不是现在不允许,他怎么也得去祖坟那多烧点纸,谢谢老祖宗们对后辈的照拂。
“好啊,好啊!”李老爷子准备把报纸也找地方贴上。
其实他更想贴到村支部的宣传栏上,让全村人都看看。
奶奶虽然不认字,但听老伴念出来,也很是高兴,这回就算到了下头,也对老李家的列祖列宗有交代了。
当然,她还有重要任务,就是看着孙子娶妻生子,给老李家延续香火,她这辈子也就圆满了。
至于儿子,没了就没了吧!
谁还想着他?
这时,老支书带着那些六十五以上的老人一起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