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华,淑华!外边来了俩小孩,说是你外甥。”一大妈大喊。
后院西边的一间房子里,走出来一个拿着针线的女人。
“外甥?”
她想起了自己妹妹的两个孩子,自从妹妹过世之后,她就没再见过两个孩子,主要她跟那个妹夫关系不好,觉得那男人薄情寡义。
之前妹妹过世的时候,那男人就说不欢迎她。
也是从那时起,她也没再过问过妹妹留下的两个孩子。
其实她还挺喜欢那俩孩子的,尤其是知道自己丈夫不能生育之后。
“对,说你是他们大姨,你快去看看吧。”一大妈催着。
“好!”
齐淑华放下手里的针线,快步来到院门口,看见两个孩子,险些认不出来。
一来是很久没见了,妹妹过世的时候,两个孩子都不大,尤其是那个小的。再一个便是两个孩子太瘦了,有些脱相。
但她还是在这两个孩子身上看到了妹妹的影子。
“大姨!”
大点的男孩先叫了一声,又拉拉自己的妹妹,让她叫人。
他妹妹这才怯生生地跟着叫了一声,然后接着又低下头去,稍稍把破了的裤子藏了藏。
齐淑华的眼眶瞬间就红了,上前把两个孩子抱进怀里,就跟抱着骨头一样。
“真是造孽!那人怎么把你们养成这样了?”
齐淑华又心疼又生气。
哥哥安康终于有了倾诉对象,一股脑把这几年的委屈都说了出来,包括不久前妹妹饿晕的事。
齐淑华听的怒火中烧,差点想要找那个人渣理论一番。
“淑华,你先带他们洗个澡吃点东西吧。”一大妈提醒道。
她作为一个外人,听到亲生父亲这么对两个孩子,都不由得很是愤怒。
“好!”
齐淑华带着两个孩子往后院去。
前院的妇女们便开始议论起来。
“淑华没孩子,我看直接要过来自己养得了,还能养老。”
“那也得人家爹答应才行啊!”
“他还能不答应?”
“这话说的,人家亲生孩子,咋做不了主?”
“那男的真不是人,这么对自己孩子的。”
……
回到家后,齐淑华才注意到,安康还提着个袋子。
“安康,这是什么?”她开口问道。
“大姨,这是那位帮弟弟的好心人给我们的芋头,我们吃了一个。”安康说着打开袋子,让大姨看看。
果然是芋头。
齐淑华感慨:还是好人多啊!
自己那个妹夫,连人都算不上。
“得把人家的恩情记在心里。”齐淑华说。
安康使劲点头:“我一定记住,大姨。”
齐淑华庆幸,外甥和外甥女没被带坏,能懂得感恩。
她接着给两个孩子洗澡,看见兄妹两人身上没多少肉,险些又忍不住落泪,心里把那人渣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
家里没有孩子穿的衣服,她只能出去跟别人借两身。
他们院子里都处的不错,因此很快就借来了,打了不少补丁,还不太合身。但眼下也只能先这样了。
齐淑华煮了两碗面,还弄了两个鸡蛋。
心里却想着,该怎么把两个孩子要过来。
鸡蛋面条放在桌上,安宁虽然很想吃,但还是看了看哥哥,哥哥没说吃之前,再想吃也得忍着。
“快吃吧。”
“大姨,我们不用吃这么好,能吃口饭就行,我能帮姨夫干活。”安康说。
在他眼中,不干活是不能吃饭的,所以他带着妹妹投靠大姨,想用自己的劳动换吃的。
要不然,他真害怕大姨夫看到他们兄妹俩白吃饭,把他们赶走。
齐淑华叹了口气,但也因为外甥的懂事感到欣慰。
“吃吧,大姨和大姨夫还能养得起你们,安康,你早就该带妹妹来大姨这,找大姨给你们做主。”
兄妹两人道过谢之后,才开始吃。
“吃饱了就待在院里,别去外面,大姨去找你们大姨夫。”齐淑华坐不住,嘱咐几句后,就出门去了丈夫上班的机修厂。
机修厂是挂靠在第一轧钢厂下的一个分厂,总共只有一千多个工人。
她丈夫何振华还是名车间组长,六级工,工资不低,前途大好。
唯一的心病就是没有孩子。
“老何,我姐那两个孩子安康和安宁来了,他们……”齐淑华把外甥的遭遇简单说了说,接着说出自己的想法。
何振华一听,顿时有些激动,心里盘算起来。
原本他们两口子是准备收养一两个孩子,现在是困难时期,街道办每天都在为那些进城逃荒的老百姓头疼不已。
大人让他们自生自灭还行,但孩子不能不管啊!
因此街道办就鼓励有能力的家庭领养孩子。
但因为并不知道领养孩子的性格、根底,所以并不保险。
可能有人会说可以慢慢教,总能捂热乎,但孩子往往小时候就能看出秉性,几岁大的时候,性格几乎就已经定了。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也有些小时候坏,被感化变好的孩子。
但那终归是少数。
“淑华,你先回去,我再好好想想,得把孩子父亲那边的关系给断掉才行,要不以后可麻烦了。”何振华冷静地说。
也不是怕孩子以后会跟他们父亲走,他还是有这个自信留住孩子的。
而是害怕那个人渣仗着孩子亲生父亲的身份,时不时来闹一下,那谁都不能忍受。
“行,我去买点布,安康和安宁都没衣服穿。”齐淑华把家里的布票一块拿了出来。
“直接买衣服吧,也不差这点钱了。”何振华说。
既然决定领养两个孩子,何振华就不会小气,该花钱的时候就得花,以他的工资,养活四口人根本不成问题,
回到车间,何振华的活也干的有些心不在焉。
工友们看出不对劲,打听了一下,都开始给他出主意,大伙都知道,老何唯一的心病就是孩子。
齐淑华买完衣服回家,发现碗筷都洗好了,屋里还打扫了一遍,兄妹俩人哪都没去,坐在门口等她回来。
这么乖巧懂事,她怎么能不喜欢?
何况这还是姐姐的孩子,有血缘关系。
“大姨,刚刚我好像看见给我们芋头的恩人了。”安康跟大姨说。
“不是说不让你们出去吗?”
“大姨,我们没出去,大哥是说恩人就在这个院里。”安宁替哥哥说话,生怕哥哥被大姨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