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 > 第71章:谁不要粮食啊
    下面那些村里,情况和他们李家庄几乎一样,哪有多余的粮食?

    能吃的东西,差不多被人们吃光了,就这大多数还饿着肚子,去那里买粮食,那岂不是大海捞针?

    所以,李大伟才打算去公社。

    “嗯,可以去转转看看。”李复兴说。

    他打算以后在拼夕夕买东西,然后让李大伟“卖”给轧钢厂,不仅能倒腾东西,还能让自己低调一点。

    现在不着急,先让李大伟去碰碰壁。

    两人很快便到了街道办。

    “复兴来了?快进去吧,陈主任刚回来。”看到李复兴,看门大爷什么都没问,直接让他进去。

    整个街道办谁不知道李复兴,谁不知道他和陈主任的关系?

    “大爷,带回去给家里孩子尝尝。”李复兴给大爷一把糖。

    看门大爷很是高兴。

    李复兴到了陈主任办公室:“陈姨,在忙呢?”

    陈主任见是李复兴来了,当即笑了起来:“复兴来了,正好,报社的钱记者又来了,现在应该去你院里了。”

    “你呀,又不声不响的发明了好东西,我听说是叫热得快,不用烧柴火和煤炭就能烧水。”

    她就喜欢这种对百姓生活有帮助的发明。

    说罢,她看到了李复兴后面跟着的李大伟。

    “这小伙子是?”

    “陈姨,这是我村里的侄子,厂里给安排了工作,还分配了间房子,就在我住的四合院隔壁,六十五号院。”

    “我带他来街道登记拿钥匙啥的。”李复兴没想到,京城报速度如此快。热得快还没正式大规模投放,他们就上门采访了。

    “你侄子呀?我帮他办就行,等等带他过去,你赶紧先回去一趟。”陈主任说。

    “好,那就麻烦陈姨了。”

    李复兴又嘱咐了李大伟几句,这才匆匆回去。

    李大伟看在眼里,心里感慨二十一叔真是有本事,在街道办都能吃得开,这人脉真是没谁了。

    不管是轧钢厂,还是街道办,都畅通无阻。

    太厉害了!

    陈主任随意问了几句,就给李大伟登记好,把六十五号院那间空房子填上李大伟的姓名,又给他发了粮本。

    “购粮本,粮票之类的,一定要收好,丢了的话,可就没有定量粮了,补办起来也麻烦。”陈主任说。

    “谢谢陈主任,我一定收好。”李大伟点头,哪怕把自己丢了,这粮票和粮本也不能丢啊!

    “走,我带你去住的地方。”

    其实,这种小事根本用不着她一个主任亲自去办,随便安排个办事员就够了。但陈主任也想去李复兴那,而且这又是李复兴的侄子,便亲自去了。

    李复兴到家的时候,正好撞上没找到他准备离开的钱记者。

    钱记者看到李复兴,没白跑一趟,心情大好。

    “很不错!”

    进屋之后,钱记者几人便打量刚装修好的房子,虽然并不豪华,但明亮干净,有种让人很舒服的感觉。

    这种装修风格,他们都很喜欢。

    “李复兴同志……”

    李复兴笑道:“钱哥,叫我复兴就行,不用那么见外。”

    钱记者更高兴:“行,那我就托大,以后叫你复兴了。”

    李复兴泡了壶茶,茶叶是拼夕夕买的,不贵。

    “朋友前几天送的,说是新茶,大家尝尝。”李复兴给几人倒茶。

    “那可得好好尝尝!”

    现在一般人可喝不到茶叶,更别说新茶了,毕竟北方种茶的地方少。就算是北平城的人,很多人都还喝高末呢!

    接着,钱记者就聊起了热得快的事,开始采访李复兴有关热得快的问题。

    面对这种采访,李复兴还是得心应手的。如今的记者,不像后世那样缺德,稍不留神就掉坑里面。

    而且,以李复兴和钱记者现在的关系,那些比较敏感的地方,他都会提醒修正,不让李复兴踩坑。

    钱记者几人心中很是感慨,要不是亲眼所见,根本想不到一个大学都没上过的人,短短时间里竟然发明出两样利民产品。

    他们过来这里之前,特意使用过热得快,烧一壶水只用七分三十二秒。

    不错,他们测试过,作为记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事求是。钱记者很看不惯这几年那些浮夸的报道。

    可现在社会风气就是如此,他人言轻微,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钱记者边采访边记,一些内容还会重点标记。

    等回去之后,他还要把这些采访内容润色一下,把所有毛病都挑出来改好。

    “复兴,考虑过下一样发明吗?”钱记者喝了口茶,继续问道。

    李复兴摇摇头:“这个目前还没有,看百姓们需要什么吧!而且我现在学识还很浅薄,需要继续努力学习。”

    “那有没有上大学的打算?”

    “要学习不一定得去上学,我们建设祖国的过程中也可以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嘛!”

    ……

    采访进行的时候,大院的妇女们又开始热火朝天的讨论。

    看情况,复兴又要上报了。

    祖坟都着火了吧?

    “你们说,老李如果知道,后悔不?”有个大妈忍不住问。

    “绝对后悔,都不知道老李怎么想的。”

    “就是,为了个寡妇,糊涂啊!”

    “早知道我就给老李介绍个媳妇了,我那堂妹,虽然也是寡妇,但没生过孩子,身段标致的很。”

    “死了俩丈夫那个?还是拉倒吧,万一老李命不够硬……”

    ……

    采访结束之后,李复兴问:“钱哥,你们要粮食吗?”

    “谁会不要粮食呀?”钱记者叹气。

    他们今天来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想跟李复兴买些粮食。

    这话一出,另外三人眼睛也亮了起来,他们家里都开始缺粮了,每天吃的越来越少。

    其他人不清楚,他们做媒体的可清楚得很。全国的粮食都在减产啊!这种缺粮的状况,还会持续下去。

    因此他们也有很强的粮食危机感,想尽可能多的往家里弄些粮食,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因素。

    “正好,我最近采购到一点,你们按采购价格付钱就行。”

    “谢谢了,复兴。”几人感谢道。

    李复兴从另外一间房拿来一袋小米,十斤白面,还有二十斤栗子。

    今天的一分钱秒杀,就是这十斤白面。

    剩下的小米和栗子,都是在拼夕夕按市价买的。

    “有这么多呢?”

    他们以为能买个十来斤就差不多了。

    “这袋是小米,可以吗?”李复兴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