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 > 第77章:鸭子骨头都嚼碎吃了
    应该是去上工还没回来。

    “叔婶,麻烦帮我跟志明哥说一声,让他挑两根好红木,给木匠送过去。”李复兴对两位老人说。

    李大开他姥爷和姥姥都认得李复兴,在李家庄住,不会不认识李复兴。

    而且,这小伙子也帮过女婿家。

    “行,他们回家了,我就跟他说,进屋坐坐吧?”

    “我就不进去了,麻烦你们了。”

    等李复兴走后,李大开姥爷才说:“这小伙子这么厉害,往后得让大开兄弟俩多接触他们这二十一叔。”

    就算关系不是很亲,可接触多了,关系也就近了。

    这么厉害的亲戚,再不多接触一下,不是脑袋坏掉了?

    他们可知道,李复兴把村里一个侄子安排进了轧钢厂,都沾亲带故的,大开也是李复兴的侄子啊!

    也有机会。

    李大开的弟弟李大关身体弱,能去城里工作是最好的。

    “对啊,尤其是大开。主要还是买工作需要的钱太多了,老伴,咱们手里还有多少?”大开姥姥问。

    他们这些年也有点积蓄,搬过来的时候当然是一并带了过来。

    “还有七十多块,等志明回家,和他好好聊聊,给大关买个工作,可别让他在村里种地了。”大开姥爷说。

    李大关身体弱,根本不适宜种地,还是去读书,将来当干部最好。

    他们都知道,李大关那孩子平日里经常自己看书学习。

    ……

    李复兴刚走到院外,就闻到了炖鸭子的香味。

    走进家里,便听见三婶跟奶奶说,石河公社今晚要放电影,今晚去不去看等话。

    李老太太虽然年龄大了,但也喜欢这种热闹的地方。

    一般看电影这种事,她是一定要到的,就算离得远了点,但跟着村里人走就是了。

    “得去,知道要放什么电影吗?”李老太太问。

    “这个不清楚,是大伟说要放电影的,还听说他是要去石河公社采购……”三婶对李老太太说听来的信儿。

    李复兴有些惊讶,奶奶竟然喜欢看电影。

    他对现在的电影没什么兴趣,习惯了后世的电影,再看现在这个时代的,应该是看不下去的。

    而且还听说放映员得一边放,一边讲解。

    不过放映员的地位可是很高的,看某剧里的许大茂就能窥得一二,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知道奶奶想去看电影之后,李复兴便准备早些吃晚饭,然后骑车带着奶奶去石河公社。

    顺便一起看看这时候的电影是啥样。

    李复兴走进厨房,和了一些白面,然后做成一个个小饼,贴在锅边上。

    山药炖鸭子,再加白面饼子。

    此外还给盖房子的李志春几人,准备了一锅小米饭。

    “洗手去吧,吃饭了。”李复兴对烧火的旺业说。

    看他满脸是汗,李复兴又说:“一块洗洗脸,听见没?”

    “听见了,大哥!”旺业点头,便跑了出去。

    干饭怎么能不积极呢?再说,他这么大正长身体,肚子饿的快。

    李复兴把白面饼子铲出来,然后把山药炖鸭子盛到盆里,还特意把锅里还留下了一些。

    量不算很多。

    按之前的方法,李志春等人盛一碗饭,往饭上浇一些汤,还有几块山药和鸭肉。

    即便如此,李志春等人还是吃的非常满足,想能一直过这样的日子。

    他们不是没吃过肉,但根本没法跟李复兴做的比。他们觉得,就算是饭店做出来的,也就这样了吧?

    “二十一叔不干采购,做个厨师也很厉害!”

    “对啊,比饭店做的好吃!”

    “你这话,跟你去饭店吃过似的。”

    ……

    屋里,旺业和旺花埋头猛吃,话都不想说了。

    三叔李德军同样如此,一些骨头都被他嚼碎咽下去了。鸭子骨头还挺硬的,狗都有些嫌弃。

    他仍旧是喝一点散酒。

    李老爷子那点存货,都被他喝的差不多了。

    有李复兴带回来的好酒,李老爷子也就看不上那些散酒。虽然以前是小甜甜,但现在是牛夫人。

    李复兴给爷爷奶奶不停夹鸭肉,让他们多吃一些。

    旺财在学校食堂吃饭,没人去叫他。

    上学了就得按规定来,不能搞特殊。不过他们也给旺财留了一些,让他放学回来能饱一饱口福。

    三婶杨梅每次吃好东西,都只吃几口,孩子多吃点没什么,但大人得懂事。

    李复兴见几次劝她都没用,也只能随她去了。

    吃了没几口,菲菲就闹腾起来,杨梅赶紧放下碗筷,去给那小妮子换尿布。

    拼夕夕里倒是有尿不湿,可李复兴不敢往外拿,索性这样好了。虽然有些麻烦三婶,不过看她倒是已经习惯忙碌了。

    吃完之后,还剩了不少。

    李复兴饭量不大,吃不了太多,旺业和旺花都是小孩,猛吃也吃不了多少,爷爷奶奶和李德军杨梅则是有意少吃一些。

    要不然,这七斤多的鸭子怎么会吃不完?

    剩下的便留到晚饭再吃。

    对李老爷子他们而言,这样已经是神仙日子了,根本不奢求顿顿吃肉。

    收拾完桌子后,过不多时,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们便来听收音机。这年代的娱乐本身就很少,尤其是在农村。

    现在有了这台大收音机,这些老人的枯燥生活,也算有了点消遣。

    因为怕影响自己孙子午休,李老爷子和李老太太把收音机声音调低,带到院子里去听了,其他人当然也不会有意见。

    李复兴睡醒一觉,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他去村里转了一圈,又到学校去旁听了一会。

    现在的学生可不敢走神,老师是真打手心的。

    跟家长告状也没用,家里可能揍的更厉害。

    “复兴,要是行的话,麻烦你在城里帮忙弄点旧教材来。”校长李志广说。

    来上学的孩子数量太多,远超他的预估,教材根本不够,现在基本是两个孩子共用一本。他昨天去石河公社的学校问过,那里也没有多的。

    无奈之下,他便只好请李复兴帮忙。

    李复兴答应:“没问题,需要什么版本,哪个年级?”

    他去四合院一问,估计就能收不少。

    但他不清楚版本是不是一样。

    这个时代的教材跟后世不同,地区之间差异很大,连一个地方的不同学校,用的教材可能都不一样。

    他去收旧教材,可能是已经淘汰的版本,因此得问清楚才行。

    李志广递上自己的教材:“是这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