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 > 第107章:一大爷的申明,是李复兴提的
    “明天晚上我们再去抓,油放大力家了,山脚下那片林子里,知了猴多的是,难怪那儿经常有树枯死。”青年对家里人说。

    他也是现在才知道,知了是吸收树木养分来生长的,也算害虫的一种。

    知道这点之后,抓起来可就没什么心理负担了。

    帮忙除害虫嘛!

    “你看着吧,这事一传开,明晚肯定不少人都去抓。”他爹说道。

    就算知了猴再多,在那么多人都去抓的情况下,也抓不了几天。

    说不定老支书还会安排人去抓,都归村里所有了。

    果不其然,到第二天,老支书一知道这个消息,马上便收归村集体,这样就不会有人为了知了猴起争执。

    村集体所有,就等于大家都有,就不用争了。

    老支书还特地跟李复兴说了此事。

    “我都行的,油你去大力那拿就行了。”李复兴答应下来。

    昨晚炸知了猴用的油可不少,足有小半桶,能让村里吃好久了,老支书来找他应该就是为了这些油。

    不过对李复兴来说,那些油倒也不算什么,而且还用过一次了,所以就让李大力带走了。

    油放了那么久,如果在后世,被人知道肯定要挨喷。

    可在眼下,没人在乎那油是不是用过,更没人在乎放了多久,没变质就可以吃,而且就算稍微有点变味也没事,一样能吃。

    老支书见李复兴答应,便高兴地离开。

    他确实是为了那些油才来找李复兴的。村里的人都缺油水,他没法子,才腆着脸来要的。

    “这老家伙,年纪越大脸皮越厚了。”李老爷子说道。

    李复兴笑着说:“爷爷,那些油都用过两次了,而且放的时间也长了,快点用了也好。”

    听到乖孙子的话,李老爷子才没再说别的。

    “复兴,一会去轧钢厂?”李老爷子问。

    李复兴点点头:“嗯,得去一趟,而且之后还得去一趟面条厂,好歹也在那挂职了,总不能人影都不见。”

    李老爷子和李老太太立马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

    还得是乖孙子厉害,能在两个厂挂职,旁人想进一个都难,他们家复兴却被抢着要。

    “这样说得去一趟,省得有人说闲话。”李老爷子笑的合不拢嘴。

    李复兴说道:“奶奶,昨晚做的红烧排骨要是坏了就别吃了,看看有要的给他就行。”

    昨天晚上有些红烧排骨剩下了,依李老太太他们的节俭劲,肯定不会扔。不过李复兴害怕这么热的天会变质。

    爷爷奶奶年龄大了,吃坏肚子可就划不来了。

    “放心吧,坏了奶奶就不要了。”听见乖孙子关心的话,二老心里都很是高兴。

    可红烧排骨怎么舍得送人?

    而且复兴做这菜的时候,还放了那么多糖。

    红烧排骨放糖,是正常不过的事。要说吃糖,没有哪个地方能比得过苏省,特别是无锡,恨不得吃什么都要放一点糖。

    不得不感叹,果然是自古以来就富裕。

    别处的老百姓可不是不喜欢吃糖,而是没那个能力吃呀!

    李复兴去轧钢厂的同时,一大爷秦长庚也到了交流会现场,与医学界巨擘顾松年顾老见了面。

    顾老在现在的医学界有很高的声望,不但是中医圣手之一,同时还有“御医”的身份。

    身为本次交流会的发起者,他挨个鼓励到场的每个医生。

    他当然有资格。

    到秦长庚时,顾老笑着拍了拍秦长庚的肩膀,让秦长庚有些受宠若惊。

    “你便是秦长庚吧?”顾老笑问。

    秦长庚愣住了。

    他根本想不到,顾老这种医学界大腕,还会认识他。

    简直是荣幸之至!

    他声音都变得有些颤抖:“您好顾老,我是秦长庚。”

    顾老叫出他的名字,让在场其他人都吃了一惊,目光不自觉就飘到秦长庚身上,纷纷疑惑这人是谁,能被顾老重视。

    顾松年说道:“不用紧张,我听说了你的提议,觉得很好。”

    提议?除秦长庚之外,众人都好奇起来。

    秦长庚明白过来,这应该是老王把消息透露出去,被眼前这位医学界巨擘得知,这才会关注到他这个小人物。

    他心中很是激动。

    其实,昨天顾松年听说这件事之后,同样非常激动,很好奇这个名叫秦长庚的究竟是个什么人。因此今天一到场,便问了工作人员,锁定目标后,暗自观察了十几分钟。

    顾松年也借机跟大家介绍秦长庚。

    “诸位,大家或许都不认这位秦长庚同志,对他的医术造诣,我且不评价,可他却有个非常宏伟的想法,值得咱们大家支持和赞扬。”

    “大家应该都知道,我国的农村医疗目前是十分落后的,形势不容乐观,领导们也注意到了农村看病难的问题。”

    “秦长庚同志提出的宏伟想法,便是结合众多医疗工作者的力量,编撰一本内容简单实用、足够解决大多数普通疾病的书,让那些识字的人,经过短期培养,能上岗成为赤脚医生,为农村……”

    他这么说也算是给秦长庚站台,希望有更多的同行能加入到秦长庚这一宏达的理想中去,尽最快速度把那部医书完成,好早些为我国农村培养大批赤脚医生,解决农村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现场众人听到这话,皆是震惊不已,看着秦长庚的目光中,不免多出几分钦佩。

    此时,秦长庚觉得自己达到了人生巅峰,几十年的人生中第一次这么灯光。

    “我还要跟大家说一件事,上面的一位大领导非常重视这本书,相信用不了多久便会联系秦长庚同志,让身为发起人的他,尽快完成这本书的编撰。”

    “我相信,在场的各位同僚,都会全力支持秦长庚同志的工作。”顾松年说道。

    他说完此话,在场众人立马便纷纷激动的表示要加入,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谁不想把自己的名字留在那本医书上?

    秦长庚则是直接懵了。

    他完全没想到事态竟然发展到这个地步。

    连上面的大领导都关注了,还要联系他,让他来带头负责?

    他觉得自己没那么大能力,顿感压力倍增。

    秦长庚赶紧解释道:“顾老,我想澄清一件事,这编撰医书的想法,是我住的院里一位年轻人对我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