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力说道:“运气是挺好的,打到四只傻狍子。”
傻狍子?
李复兴笑了笑,这东西用不着打吧?碰上了随便就能抓到的。
傻狍子这种东西很呆,好奇心也很强,有时看见人都不会跑,非要凑上前看看才行。
“这真是打来的吗?”李复兴笑问。
“这个……是它们自己凑上来的,我们抓了两只,剩下两只是自己撞晕的。”
李复兴闻言微微颔首。
这就对了嘛!
他们运气还真是挺好。
碰到傻狍子,就跟白捡一样。
“那这伤是怎么搞的?”
有人愤恨地瞥了一眼李大力:“都是这小子,招来了一窝马蜂。”
李复兴叹了口气,说道:“我看你们还是不要跟着他了。”
这小子叫大力,办起事来那是真憨,还是倒霉体质,早晚要被他给连累死。
李大力呵呵笑了起来,扯得脸上的包一阵疼。
“不跟着我,这帮小子不行的。”
李复兴惊异:这还没你不行?
他根本想不到,李大力能有什么用。
一旁的几个人说道:“说来也怪,我们自己上山,啥都碰不到,可和他一块去,却每次都有猎物。”
他们都想不通,可确实是这么邪乎。
李复兴带着他们去一大爷家上了点药。
其实李大力带着这几个小子来,就是为了治伤的。
要是顶着大包回家,家里的一顿揍是免不了的,还要被村里人笑话,那些小孩估计能编排他们好些天。
但他们这回的确是收获颇丰,等于是每个人都打到了一只傻狍子,虽然不算大,可也得有个三四十斤重了。
街道办按一块二一斤收,算净重,每个人也都能拿到三四十块了。
和一般工人的一个月工资几乎一样了。
这还能不知足?
就算被马蜂给蛰了,那也死不了人,没什么好怕的。
李复兴若是清楚他们的想法,肯定会跟他们说,马蜂是真可以蛰死人的。
从他们的伤来看,倒不一定是马蜂蛰的。
这东西可是毒的很,根本不是蜜蜂能比的。
几人上药的空,李复兴便去六十五号院把李大伟叫了过来。
“等等带着他们几个,到大关那住一晚上。”李复兴安排。
现在天已经黑了,李复兴不放心他们,索性便让他们在城里住一宿,又不是没地方睡。
没床就睡地下,现在大夏天的,冻不着。
“再让大关给他们煮点面条吃。”李复兴又说,他不想再过去了。
等他们几人上完药后,便被李大伟带到了大关住的那处院子,目前院子里只住了大关和庆元,地方足够。
“大伟,这院子真是二十一叔的呀?”李大力几人一进院子,便好奇地张望起来。
他们都对李大关非常羡慕,不但拜了师,还来城里住了。以后要是没什么意外的话,八成也会成为一名医生,简直太好了!工作相对轻松,工资也不低。
“对,二十一叔说,咱们村的人往后来了,都能在这暂时住。”李大伟说。
对的,是暂时住,那些来城里工作的,只要厂里分配好住处,便要搬走,腾出位置来。
刘庆元一看李大力几人的狼狈模样,实在忍不住,放声笑了起来。
笑完以后,便拿来面条和几个鸡蛋,做了荷包蛋煮面条。
“都多吃点,不够再煮,那间房已经打扫干净了,你们住那就行。”刘庆元说道。
几人都挺熟的,怎么说刘庆元也去了好几次李家庄了。
“谢谢庆元哥。”
都是年轻人,几句话便聊得火热起来。
李大力也不隐瞒打猎的收入,虽然村里不能说,可外面没事。就算李大关和李大伟都是村里人,可现在却都在城里工作,当然不眼红他们这几个钱。
“这么说,你们打猎也挺不错啊,何必非得来城里工作?”刘庆元说道。
如果是他,他肯定愿意干这个,能挣钱不说,还自由。
要是进了厂,那便要按时上下班,李复兴那种可是个例。
李大力说:“这不行,常在河边走,早晚要淹死……”
刘庆元笑道:“错了,那叫哪有不湿鞋。”
他觉得自己够文盲了,可没成想有人比他还文盲,这下子看李大力几人就越发顺眼起来了。
“都一个意思嘛。”
刘庆元扶额,感情淹死和湿鞋一样呗?
“上山次数多了,难免要碰见厉害的玩意,指不定一下就死了,因此还是工人好,稳定,还能在城里住。”李大力说。
不过,还有最要紧的一点。
在农村即便有钱,都不一定能买粮食等物资,可来到城里工作,把户口迁过来,便能吃商品粮了。
众人一直聊到很晚。
待李大力等人睡下之后,刘庆元便摸了出来。
第二天早上,李复兴按时买下拼夕夕一分钱秒杀专区的十斤东西。
这次是十斤牛肉。
还不错,他准备留到奶奶过生日的时候吃了。
他今天要带点能孵小鸡的鸡蛋回村,倒不用多了,四百个就差不多。
猛的一听,这数量像是很多,可要分散到一座山上,看起来可就少了。
还是考虑到李家庄的能力养不了太多,单凭那座山的资源,顶天也就能养活四百只左右了。
李复兴还要时不时特地在山上放一些虫子。
在回村的路上,恰好碰见李大力几人。
一大爷的药功效是没得说,这才一晚上的功夫,就都消肿了,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
“我先走了,你们慢慢走。”李复兴说。
就一辆自行车,也带不了他们,
进了李家庄,村民们都上前与李复兴打招呼。
李复兴挨个回应,他先到学校去,留下了一些买来的物资,其中包括十斤青稞。
用这东西来酿酒,倒也没必要,他又不缺酒。
拼夕夕背包中,就放着各种名酒二十多瓶。
“这东西怎么吃,你们看着来吧。”李复兴说完便离开了。
李志广父女盯着青稞发愣。
这东西肯定是粮食,加上别的一些,足够他们学校吃很久了。
“不然让村里磨成粉来吃吧。”李志广说。
这种麦类的,基本都是磨粉吃。
他便马上出去喊人。村民们十分默契,都是免费给学校干活。学生们都在食堂免费吃饭,帮学校干点活也是应该。
到收割麦子的时候,学校还要放假,让学生们帮着干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