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 > 第122章:有点结婚的念头了
    屋里的老头老太太们都一起夸徐倩,让她都有些脸红了。

    “行了,还是让你们年轻人一块聊吧。”李复兴奶奶说道,她见徐倩被老太太们盯着,有些拘谨。

    怎么说人家都是女孩,容易害羞,这群老太太说话又没个分寸,口无遮拦的,谁能遭得住?

    她便让未来的孙媳妇找李复兴去,用不着待在她这个老婆子身边。

    徐倩还没出门,李复兴便带着徐明德夫妻俩进屋了。

    “大娘,我是徐倩他爹徐明德,这是她娘徐慧英,我们夫妻俩祝大娘生日快乐,事事如意……”

    “好,谢谢你们了,明德、慧颖,我老太婆可经常听复兴说起你们。”

    徐倩她娘坐到了徐倩之前坐的凳子上,与李老太太聊了起来。她和老太太们聊的火热,应对能力可比徐倩一个学生强了不知多少倍。

    随后,他们夫妻俩又把礼物送上。

    一身的确良料子做的衣服,和同事们的心意。

    李老太太一听,儿子的同事们都有表示,可儿子却连个信都没有,这让她有些不开心。

    此时,徐明德也察觉到了不对,可很多话现在还不能说。

    李老爷子冷哼一声:“志前这个小兔崽子,他娘六十大寿都不知道回来,甚至一句话都没有,他同事都比他有心……”

    李复兴连忙劝道:“爷爷,您别急着骂,我爹他当然记得奶奶生日,他把礼物寄到四合院去,我带过来了。”

    接着又对李老太太说:“奶奶,我爹他应该是真有重要事脱不开身。”

    李复兴心中叹道:爹,我也只能帮你到这了。

    今天回来,他除了带着徐倩,车上还有一大包东西呢!大家都看见了的。

    他马上出去把东西给拿进来。

    包括郑奶奶做的鞋子,还有一件在拼夕夕买的棉袄。

    “来了奶奶,这鞋子是我找人帮忙做的,棉袄是我爹寄过来的,冬天穿上保准暖和。”

    众人都不禁开口夸赞。

    李老太太一看这件棉袄,心里便不再怪儿子了,她不在乎儿子送不送礼物,只要能记得今天是她生日,她便很高兴了。

    她穿上乖孙子送的鞋,正正好好,笑着说:“好,很得劲!”

    看起来李复兴的礼物是最便宜的,可却是最被李老太太喜欢的。

    生日宴席全是她孙子一手操持的,任何礼物都比不上这份心。

    李复兴与徐明德随后便去了外面说话。

    徐明德的学识高,全村应该都找不出几个能跟他聊的投入的人,认知不同,自然便有交流上的代沟。

    徐倩姐妹三人都去了李复兴房间。

    屋里装修的很好,至少比他们家要好,床也很大,足有两米了,她们都没见过这么大的床。而且床单下面铺了很厚的床垫,带着点弹性,躺上去舒服得很。

    床旁边的衣柜是推拉门的,看着就漂亮,他们年轻人都喜欢这样的。

    “姐,快看看衣柜,门是推拉的,真好。”徐芳希望自己也能有个这种衣柜。

    推开衣柜门,衣服都整整齐齐的放在里面,有挂的也有叠好的,看上去井然有序。

    “徐芳,徐慧,可不能给弄乱了,更别乱碰东西,要有礼貌!”徐倩警告自己的妹妹们。

    徐慧噘着嘴说:“复兴哥说让我们来找吃的。”

    她打开一旁的柜子,找到了自己的目标。里面吃的很多,花生、奶糖之类的应有尽有。

    “找到了!”

    徐芳把吃的抓出来一些,放到托盘里。

    李复兴嘱咐过她们,把吃的带一些出来,让大家一块吃。

    徐倩在床上坐着,眨巴着眼睛打量房间。她实在是很喜欢这种房间,突然有种想快点嫁给李复兴的感觉。

    她四处摸摸碰碰,一想到她未来也能拥有这个房间,心中便一阵开心。

    书桌上摆着一些书和笔记。

    她看了几眼,便马上反应过来,这些都和李复兴的发明有关,接着立马就把书和笔记收了起来。如果有锁的话,她都想全部锁起来了。

    这些东西那么重要,可不能就这么随便摆在桌上。

    都收拾好后,徐倩便拿了本书开始看。

    坐在书桌前,抬头便能看见窗外的秀丽风景。

    徐芳和徐慧可不喜欢看书,两人带着吃的便出去了,要先分给老人们。

    老人们可舍不得吃,象征性尝了一下,便把吃的都装进兜里,想着带回去给家里的小孩吃。

    此时,徐明德到了孵化室边上,听李复兴给自己解说。

    “用这方法孵小鸡的话,应该要用二十多天。”李复兴说。

    徐明德是科研工作者不假,可研究的领域却不同,不过单看理论,李复兴的方法是可行的,他同时也敏锐地察觉到,如果这方法成功,将会大大推动我国养殖业的发展。

    届时,便可以把家禽孵化规模化。

    “其实咱们国家早就有人工孵化了,只是地区之间有些差别而已,好比咱们北方,便用炕孵法,南方则用桶孵法。”

    “但这些方法的孵化成功率不稳定,这是因为没法精准控制温度等因素。”

    徐明德随后还了解了李家庄别的一些事。

    他觉得这种大胆的尝试非常好,要是真搞成了,李家庄便可能会步入理想中的社会。

    而且李家庄就像个试点,只要成功,就能推广开来。

    李复兴却想徐明德表示不愿意多事,他想做也能做的,便只有让身边的人过得好一些。

    徐明德完全可以理解李复兴的顾忌。

    他当然不会给李复兴这个未来女婿找麻烦,有关李复兴在李家庄的事,他绝不会在外面提起。

    这几年的风向,他也察觉出了不对劲。

    无论如何,还是少一事为妙。

    他都在想,等自己退休了,来李家庄生活,应该是个很好的选择。他很是看好李家庄的发展前景。

    “徐叔,咱们回去吧,这个点也快吃午饭了。”李复兴说。

    两人刚回去,便恰好碰到上菜。由于院子里搭了棚子,因此并不算晒,老头老太太们都挨个入席。

    这次摆了八桌,屋里肯定坐不开,索性便直接在院子里摆席,李德军老早便带人把棚子给搭好了。

    徐明德一家人,和李复兴的爷爷奶奶坐在一桌。

    老支书带着村里一些有名望的人坐了一桌,刘庆元和顾成才,则和三叔一家坐一桌,李大伟那些帮忙的人坐了两桌,其余的都是老头老太太们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