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 > 第130章:咱们李家庄能买拖拉机?
    如果李复兴干活,累到或者伤到了,那他们保准要被李复兴爷爷给臭骂一顿,老支书恐怕都幸免不了。

    毫无疑问,李复兴的爷爷真的会把村里人都给骂了。

    李复兴这种基本没干过重活的,乍一干手上肯定要起水泡,不跟他们一样,手上都磨出一层老茧,一点事都没有。

    一看李复兴细皮嫩肉的手便知道,他就不是干重活的人。

    而且李复兴帮他们搞到了柴油,再让人家干活,他们也过意不去。

    “好吧。”李复兴无奈点头,便往蘑菇房走去。

    众人见他离开,都长出一口气。

    李复兴走到蘑菇房,见妇女们干的有模有样,觉得自己像是多余来这一趟。

    回家去算了。

    他溜达回家,准备熬一锅红豆汤,他非常想念前世的红豆沙。

    正好也买过红豆,李复兴便取出来清洗。

    旺业还是去帮他烧火。

    把红豆洗净,李复兴便倒进锅里熬煮待到六七成熟后,放凉一些,然后用笊篱去除表皮,再重新倒回锅里煮到烂透,接着过滤一遍,重新煮沸,再放进白糖便大功告成。

    红豆沙香甜扑鼻,要是加上冰块吃,口感会更佳。

    就是不能无缘无故的把冰块拿出来。

    这让李复兴有些难受,红豆沙不加冰块,总觉得缺点什么。

    国内现在只有极少数人家才会有冰箱和冰柜。

    以后如果用冰,要从城里带回来才行。

    也可以学古人,在冬天存冰。

    其实现在仍旧有很多地方都在沿用这个方法。

    北平城是明清两朝和国家的国都,自然不乏藏冰洞和藏冰窖的存在。

    要弄到冰块,也不算太难。

    再有便是用硝石制冰,而且硝石还可以重复利用。

    李复兴觉得这个方法值得一试,有空得弄点硝石来试试。

    当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稳定电路,可李家庄短时间很难做到稳定供电。

    “奶奶,好吃不?”

    李老太太赞不绝口:“好吃,好吃!”

    心里却想着:乖孙子又放了不少糖进去。

    李复兴自己吃了小半碗,味道的确不错,只是缺了冰。

    他留下了些够自家吃的,便把其余的都装进桶里,让人带去给修路的人吃。

    当然,蘑菇房那里也让人去送了。

    能吃到红豆沙,徐慧和旺花便没往外跑,都老老实实在家里待着。而且家里还有收音机,这么惬意的生活,让徐慧一点都不愿意回城里。

    “复兴哥,往后我每到周末就来行嘛?”徐慧小声问。

    李复兴笑着说:“你爸妈愿意的话,当然行。”

    徐慧撅起了嘴,她知道自己爹娘一定不同意。

    李复兴安慰道:“要是想吃东西,去我四合院那也行。”

    这样就近多了。

    徐慧一听,这才高兴起来。

    “要是你不在怎么办?”她接着问道。

    “那你就直接找你庆元哥或者成才哥,昨天你都见过了,有什么想吃的,告诉他们就行。”李复兴说道。

    ……

    “复兴让人送红豆沙来了,大伙都来尝尝。”

    正在修路的村民们都放下活走了过来,因为只有几个碗,所以只好大家轮流用。村民们并不介意和别人共用一碗。

    吃上一些红豆沙,顿时觉得又有劲了,同时还能解解暑。

    “二十一叔肯定放了很多糖,太甜了。”

    老支书说道:“给开拖拉机的赵师傅留一些。”

    待到赵师傅拉回一车煤渣,卸完之后,便立马有村民端了一碗红豆沙给他。

    赵师傅吞了口口水。

    他身为司机,收入还算乐观。现在这年代,司机可是个令人羡慕的好职业。

    因为国内汽车少,所以司机的地位也就高,个个都是单位里的宝贝。

    现在的司机,甚至比后世考公务员都难。

    因此虽然赵师傅只是名拖拉机司机,可仍旧是很厉害的。

    但就算这样,他们家却依然要时不时挨饿。

    “谢谢。”他道了声谢,便吃了起来。

    这太甜了吧?放了多少糖啊?

    赵师傅很是震惊,谁家熬红豆放这么多糖?现在糖也是稀罕东西。

    吃完一碗红豆沙,赵师傅觉得自己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带着对红豆沙的感谢,赵师傅拉煤渣的速度也变得更快。

    下午匆匆过去,路一共铺了将近两百米。已经铺好的路段,看起来平坦干净,好不好走且另说,看起来就漂亮呀!

    如果一直保持这个速度,用不了几天便能把李家庄的路都给铺完。

    “赵师傅,吃完饭走吧?”

    赵师傅连连摆手:“不用,我就回去了,明天会早些来的。”

    他又给拖拉机加了油,接着便潇洒离去。这动作,让村里的年轻人们都非常羡慕,眼睛都看直了。

    “别羡慕了,以后村里有钱了,就会买拖拉机的。”李复兴说。

    一旁的老支书听到了,并未说什么,可心里却想:就是有钱了,也不必买拖拉机吧?这东西,公社都只有几台。

    他们李家庄是用不到的吧?

    何况那东西贵的可怕,而且没关系都不一定能买到。

    不过李复兴可不是在画饼。

    待到李家庄的蔬菜和鸡都卖了钱,还是需要买一台拖拉机的,不然干点什么都不方便。

    把路修的这么好,也是为了做买车的准备工作。

    他估摸着,最多到明年,李家庄便可以买一台拖拉机了。

    “二十一叔,那到时让谁开?”年轻人们都非常相信李复兴的话。

    换成别人,就算是老支书这么说,他们也都当是给他们画饼,这可是一台拖拉机啊,可不是什么小物件。

    可李复兴说出这话,他们就都很相信。

    因为直到现在,李复兴所说的话,还没有不能实现的。

    这么来看,李家庄是真会有一台拖拉机了,那让谁开?大伙就没有不想成为司机的。

    “谁想开那就去学,学会了就能来,实在不行就轮流来,让大伙都过把瘾。”李复兴说道。

    一听这话,一众年轻们纷纷摩拳擦掌。

    李复兴其实很想弄一辆摩托车,自行车骑着有时还是太费劲,只是不清楚能不能弄到,还得有个骑摩托的正当理由,不然就太惹眼了,那样可不好。

    轧钢厂亦或是方便面厂送一台是最好不过的。

    这样也不用怕别人查。

    现在这年代摩托车也不算少,李复兴穿越来以后,还见过几次。

    不过最常见的还是警用摩托,因为有个挎斗的缘故,人们都称其为偏三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