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 > 第203章:带五花肉回家,在媳妇面前抖擞起来
    当时他们还觉得王宽脑袋坏了,答应的非常痛快,而且还当着支书的面签订了交换协议。

    以后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能后悔。

    邻居家王喆带回那么多粮食,自家却啥都没有,这一对比,他们不禁痛苦万分。

    显然,他们家是盘算错了。

    但这结果也是他们家自己选择的,白纸黑字写了协议,还按了手印,根本没法反悔。

    “娘,我也想吃馒头。”一旁的孩子噘着嘴说。

    他只有窝头可以吃,还没法吃饱,最多只能吃一个,因此他每到半夜就会被饿醒,不得不喝凉水顶饿。

    男人一听自己媳妇的话,立时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道:“这怎么可能呢?”

    他如何能够相信?

    李家庄可以吃饱的同时,还让你带那么多粮食回家?这谁能相信?李家庄难道已经富到这种地步了么?

    他无论如何都不能相信。

    李家庄怎么可能比公社过得还好?

    孩子想吃馒头的话,被他自动给忽略了。

    不忽略还能咋弄?家里的存粮所剩无几,吃完就只能等死,因此只能每天吃一点,先保住性命。

    “咋就不可能了?你去村里问问,那些在李家庄干活的,都带了不少吃的回家,村里人基本都瞧见了。”妇女叹气。

    这么多人在李家庄干活,并且大多数都带了很多吃的回家,这事根本藏不住。

    她又说道:“而且我还听说,李家庄早饭便能分到四个玉米窝窝,菜里还有油水!”

    男人已经听的目瞪口呆。

    李家庄真就财大气粗啊,每天管三顿饭,粮食分配的还那么多,菜里又有油水,比他们去公社的吃的好多了。

    “不行,我打听打听去。”男人仍旧嘴硬,转身离开家门。

    那些在公社干活的村民,有不少都走出家门来打听情况了。

    没多时,他便打听清楚了,自己媳妇说的还真是一点都没错。

    自家这步棋走的是真臭啊!

    要是知道李家庄这么大方,他打死也不会换的。

    “照这种吃法下去,李家庄再有钱也坚持不了多久,到时吃不上饭,他们就傻眼了。就算李家庄今年麦子丰收,但交完公粮又能剩下多少?”

    有人无法接受现实,便这般说道。

    “对!照我来看,估摸着也就因为是头一天,所以才会这么大方。”有村民附和。

    ……

    同时,也有村民去了王支书那里。

    无非就是想把自己给调到李家庄去。

    王支书气的直拍桌子,把来找他的那些村民全都骂了个狗血淋头,那会儿你们抢着去公社,现在又想换了?想的倒是挺美!

    你们是觉得我本事大,随时能给你们调换是吗?

    现在名字全报上去了,哪能是说改就改的?

    王支书怒火中烧的模样,把那些村民都给吓得跑回了家。这事他们的确没有理,怎么说都是不过关的。

    “王宽,明儿个你到公社去干活,我不跟你换了。”

    王宽看着面前耍无赖的男人,冷笑一声,掏出那张两人都签名按了手印的协议,说道:“你觉得这东西没效果是么?不如我把支书跟老人们都叫来看看吧,要是他们都同意换回来,那我绝没二话。”

    男人瞪眼看着协议,非常想把它给撕个粉碎。

    悔不当初啊!

    即便是之前有人自我欺骗,说是只有头一天李家庄才让吃的好了点,可村民们都不傻,李家庄的大队长已经宣布了,每天的粮食全是定量的。

    就算改,那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改。

    他叹了口气,一声不吭地转身走了。如果真把支书跟老人们叫来,那他非但没法换回来,估计还会因为不守信而受到村规的处罚。

    虽然老人们个个都风烛残年了,可只要他们发话,便能把他从村里除名。

    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看来只能徐徐图之了。

    如果一直是这样,那家里便坚持不了太久了,估计都撑不到过年,更别说那遥遥无期的下次收粮了。

    虽然村里有点玉米还没收,每家每户多少都能分到一些。

    可这点东西,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与此同时,韩轮回家之后,着实在家中抖擞了一下威风。

    毕竟带回来了两斤五花肉跟一只鸭子。这些肉对他们家而言,可是相当珍贵,他们一家人很久都没吃肉了。

    对的,五花肉跟鸭子,李复兴最终还是坚持给了他,让他带回家跟家人一块吃。

    韩轮不打算白占李复兴这个便宜,自己家里并不算困难。

    每个月工资高不说,还能分到各种票,只是买不到肉罢了。

    他准备明天带着钱去李家庄,这些肉算是他买的。

    几天前他跟家里人说,得去农村干一段时日,那时家里人还非常不乐意,觉得农村不好呢。

    可现在看到那两斤五花肉和一只鸭子,都无话可说了。

    “往后不要对农村有偏见,人家李家庄现在都围起来了一座山,专门用来养鸡跟种蘑菇呢。”韩轮说道。

    “这可最好不过了,把关系处理好,往后就能经常吃到鸡蛋了。”韩轮媳妇笑着说道。

    他们家孩子多,对营养的需求也就高,能有鸡蛋吃,起码会好一点。

    ……

    夜色渐深,李复兴把刘庆元跟顾成才叫到了自己家中。

    走进李复兴家,看到地上放了几袋小米,目测得有个一百多斤。

    顾成才跟刘庆元都已经习惯了这种场景,他们都看麻木了。不要说小米了,便是几百斤的肉,他们也见过,跟肉比起来,小米显然就是小场面了。

    李复兴说道:“庆元,成才,你们俩把这些小米送到研究所南边那片四合院的七十五号院去,交给韩轮,就说是李复兴送来的,他自然便明白了,态度好一些。”

    他害怕这两人会态度不好,从而影响自己与韩轮的关系,因此还特地叮嘱了一句。

    身为工程师,韩轮自然不简单,何况他现在还年纪轻轻,前途可谓一片光明,非到万不得已之下,他都会跟韩轮把关系往好了相处。

    顾成才跟刘庆元点头答应,刘庆元又问道:“复兴,能让你特地嘱咐要态度好一点的人,肯定不一般吧?”

    李复兴特别交代过态度好的,也就寥寥数人而已。

    “确实很不一般,他是个工程师。”李复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