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吗?”
朱应听闻刘磊的话语,抬眼望去,只见城前十数万百姓正高声呼喊着自己的名字。
那声声呼喊,饱含着激动,似每一个人都洋溢着真诚的笑容,迎接他归至大宁。
这一刻。
朱应也是有些沉醉在这难言氛围之中。
英雄!
万人敬仰。
谁不想啊!
可在这一年多时间,不知不觉之间,朱应竟然就做到了。
“保家卫国,青史留名。”
“或许,我所期待的,正是眼前这般景象吧。”
许久之后。
朱应望着城外那十数万人热烈迎接的宏大场面,内心不禁泛起层层感慨。
当他前行至距离卜万不过十数丈之遥时,朱应的目光瞬间被两个极为熟悉的身影所吸引。
“林伯。”
“玉儿。”
瞧见已有一年多未曾谋面的二人,朱应脸上立刻浮起了一抹高兴的笑容。
对朱应而言,有亲人的地方,便是家之所在。
朱应自幼命运坎坷,父母在逃荒途中不幸离世。
若不是祖母悉心照料,得以在北平安稳定居,或许他早已夭折在逃荒的艰难路途之中。
随着祖母的溘然长逝,在这世间,朱应的亲人便只剩下林福。
林福虽身为管家,可朱应却一直将他视作至亲之人。
至于沈玉儿,可谓是青梅竹马,彼此之间的情谊更深。
此刻。
朱应已然抵达大宁,能够与林福、沈玉儿再度团聚,这无疑是他内心深处最为期盼的事。
“少爷。”
“朱应哥哥。”
林福与沈玉儿同样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他们快步朝着朱应奔来,眼中满是激动与欣喜,紧紧地凝视着朱应。
朱应迅速催动战马,疾驰而来。
待距离两人仅有数丈时,他立刻翻身下马。
“林伯。”
朱应率先望向林福,语气温和地唤了一声。
“诶。”
“少爷,你还活着,这就足够了,一切都足够了。”
看着自家少爷安然无恙,而且一年多不见,自己少爷长高了,长壮了,愈发高大挺拔,褪去了往昔的青涩稚嫩。
已全然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林福的泪水再也不受控制,簌簌地滚落下来,老泪纵横。
“我没事。”
“劳烦林伯牵挂了。”
朱应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轻声说道。
就在这时,朱应的余光不经意间落在了一旁的沈玉儿身上。
“玉儿。”
朱应轻声呼唤,眼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无尽的温柔,深深的情谊,没有任何掩饰。
回想起往昔,少男少女之间的那份情愫尚处于懵懂阶段,仅仅只差一层窗户纸尚未捅破。
然而如今。
朱应已不再有任何隐瞒之意。
沈玉儿为了他,不辞辛劳,不顾危险,一路奔波来到大宁,甚至还遭遇了沈家派出的杀手行刺,命都差点丢了。
而且林伯知道自己消息也是因为沈玉儿冒险告诉的。
“朱应哥哥。”
“能看到你平平安安的,就好。”沈玉儿同样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当初得知沈家欲对朱应不利时,沈玉儿心急如焚,内心充满了担忧与恐惧,生怕朱应会战死在那残酷的战场上。
即便后来与林福一同踏上前往大宁寻找朱应的路途,在他们心底深处,其实更多的是怀着一丝侥幸心理。
毕竟大宁局势如此危险,战场之上更是九死一生。他们心中最坏的设想,便是能为朱应收拾遗体,带回故乡妥善安葬。
朱应望着眼前的沈玉儿,心中的情感也再也无法抑制。
毫不犹豫地向前迈出一步,张开双臂,将沈玉儿紧紧拥入怀中。
“我会好好的,你也要好好的。”
“以后,别再回北平了。”
“我会照顾你一生一世。”朱应紧紧拥抱着沈玉儿,在她耳畔温柔低语。
听闻此言。
沈玉儿娇躯微微一颤,缓缓抬起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我……我只是一个庶女,配不上你的。”沈玉儿将脑袋深埋在朱应的怀中,声音中带着浓浓的自卑。
“什么嫡庶之分。”
“你为了我,不远千里来到大宁。”
“为了我,遭受杀手行刺,这一切皆是因我而起。”
“这辈子,你注定是我的。”
朱应温柔地诉说着,字字句句皆是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心声。
在这个时代,自由恋爱几乎是奢望,婚姻大多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不过,朱应与沈玉儿自幼相伴,青梅竹马,情谊深厚。
沈玉儿为了朱应,毅然决然地从沈家逃离,不远千里奔赴大宁。
这份深情厚谊,朱应又怎会不倍加珍惜。
“我就说刚刚那位姑娘是谁呢,原来是朱将军的心上人呀。”
“这姑娘长得可真美,瞧着也就年方二八,与朱将军站在一起,当真是男才女貌啊。”
“没错没错。”
“真的是般配极了。”
“朱将军出身平民,如今已官至我大宁指挥使,还被封为伯爵,这可真是衣锦还乡啊,日后定能迎娶这俏佳人。”
“哈哈,正是如此。”
……
周围汇聚的百姓们,看着紧紧相拥的朱应和沈玉儿,纷纷发出由衷的赞美之声,许多人都是真心实意地送上祝福。
过了一会儿,朱应松开沈玉儿,转身对着卜万抱拳,笑着打招呼:“卜大人。”
在军中共事许久,彼此的性情早已熟知,二人相处之间自然少了许多拘谨。
“朱将军。”
“欢迎回归大宁。”卜万笑容满面地回应道。
“终于回到大宁了。”朱应看着前方巍峨的大宁府城,眼中难掩激动之色,笑着回道。
起初,朱应被分配至大宁边军时,驻守的地方是靠近北疆边境的安沙县城。
谁能想到,如今一转,竟来到了府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朱应都将在这大宁府城生活了。
“好了。”
“既然已经到了大宁,你是打算前往府衙赴宴,还是去军营呢?”卜万笑着询问道。
“卜大人,我还是先回自己的府上吧。”
“等休息两日,等大军归营后,再一同宴饮庆祝。”朱应微笑着说道。
卜万见状,立刻笑着应道:“也好,你刚回来,确实需要好好休息一番。等过段时间,兵卒入伍,那便是你忙碌的时候了。”
“哈哈,我倒情愿在军营里练兵,整顿军务。”朱应爽朗地笑了笑。
卜万一听,瞬间明白了朱应话语中的深意,显然朱应并不喜欢官场上那些通过宴席来结交人脉的套路。
此次朱应归来,大宁府内不知有多少人想要趁机与他结交呢。
“好了。”
“不耽误你时间了。”
“入城去吧。”卜万微笑着说道。
朱应看着城外官道两侧密密麻麻的百姓,心中满是疑惑,忍不住问道:“卜大人,这些百姓是你安排的吗?”
“他们都是自发前来迎接我大宁的英雄的。”
“我只是透露了你今日归来的消息而已。”
“朱应啊,你可别小瞧了你如今在大宁府的威望。”卜万感慨颇深地说道。
听闻此言,朱应再次望向城外汇聚的百姓,神色郑重地点了点头。
随后,朱应向前走了几步。
“劳烦大宁府的乡亲父老出城亲迎。”
“此乃朱应之荣幸。”
“在此,朱应谢过大家了。”
说着,朱应双手抱拳,身姿笔挺,极为谦逊有礼地对着两边的百姓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而这一幕,瞬间让城外的大宁城百姓震惊不已,随后便是一阵难以抑制的亢奋。
“冠军伯在向我们道谢,还对我们行礼。”
“我的天啊。”
“不愧是皇上钦封的冠军伯,不愧是我大宁的英雄,如此有礼,如此平易近人。”
“这才是我大明该有的官员啊。”
“没错没错。”
“……”
随着朱应对着百姓行礼道谢,无数百姓对他愈发敬仰,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
时间一转。
大宁府城内城,靠近府衙仅有一个街道之隔。
冠军伯府便坐落于此。这是当今皇上御赐的府邸,在大宁内城之中占地面积颇为可观。
“恭迎老爷归府。”
当朱应来到府门前时,府内的几十个仆从整齐地跪在地上,齐声恭迎着朱应归来。
这些仆从皆为奴籍身份,是朱应立功之后,当今皇上赏赐给他的。
“这府上够不够我的亲卫住下?”
朱应打量了一眼自己的府邸,又转头看了看身后那七百个亲卫骑兵。
晋升为指挥使后,他的亲卫数量已然递增到了六百人。
而另外一百人,则是因伯爵位所配置的亲卫。
对于亲卫数量,朝廷兵部有着明确的约束规定。
这七百个亲卫,毫无疑问皆是朱应麾下最为精锐的士卒。
他们历经层层严苛筛选,最后还需经朱应亲自确认其忠诚与否,才得以进入亲卫营。
“少爷。”
“这府邸十分宽敞。”
“莫说七百个亲卫,就算是一千多个也能轻松住下。”
“老奴已经打听清楚了,这一座府邸乃是大宁府城最大的府邸之一,朝廷对少爷您可是无比看重啊。”林福满脸笑意地说道。
“那林伯,就由你来安排,在府邸内妥善设置营舍,再购置足够的粮食酒肉。”
“若是钱不够,我再给你。”朱应微笑着说道。
“少爷您尽管放心。”
“府库里还有两千多金呢。”
“都是朝廷赏赐给少爷您的。”林福笑着回应道。
“刘磊。”
朱应高声唤道。
“属下在。”
刘磊迅速快步来到朱应面前。
“府中一切事务皆按照军营值守的规矩来。”
“让兄弟们将战马从后院牵入饲养。”
“我会让林伯去购置草料。”朱应有条不紊地吩咐道。
“属下领命。”
刘磊当即响亮地应道。
随后恭敬地一拜。
身后的七百亲卫纷纷利落地下马。
首先,萧汉带领着一百个亲卫迅速列阵于府门前,负责值守外府。
接着,亲卫百户率领着一百亲卫有序地进入府中,一切行动皆如军营般井然有序,丝毫不乱。
“你们都起来吧。”
朱应又看向跪在府门前的奴仆们,温和地说道。
“谢老爷。”
五十个仆从恭敬地回应道,所有人都低着头,不敢抬头直视朱应。
这五十个仆从男女各半,年龄皆在三十岁以下。
在当今大明,奴隶制度尚未废除。这些仆从之中,有昔日那些因罪被惩处的官员家眷,也有战争中擒获的敌人家眷。经过刑部的判定,有些人得以赦免成为平民,而有些人则依旧身为奴籍,身上还烙有奴印。
“这里面应该有锦衣卫。”
朱应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这些仆从,心中暗自思忖。
当今的皇帝朱元璋可是手段狠辣之人,对于朝堂上的大臣,甚至连自己众多儿子的府中,都安排有锦衣卫暗中监视。
朱应如今身为执掌大宁边军的新晋战将,位高权重,府中必定有锦衣卫潜伏监视。而且不用多想,这些人必定隐藏在这些朝廷赐予的仆从之中。
“管他呢。”
“我要做的事情,谅你锦衣卫也探查不到。”
不过朱应只是匆匆扫了一眼,便没再将此事放在心上。他拥有看透他人忠诚数值的能力,真正心怀不轨、不忠之人,根本无法接触到他的秘密。
“林伯。”
“玉儿。”
“走吧。”
朱应自然而然地牵起沈玉儿的手,又对林福招呼了一声,三人一同向着府内走去。
踏入府内,果不其然,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府邸,完全符合这一时代大府邸的标准。
“在会州的事,我已经知晓了。”
三人来到府邸大堂内,分别落座后,朱应神色凝重,沉声说道,脸色也随之变得十分难看。
“少爷。”
“沈家,实在是太过分了。”林福也是一脸怒容,气愤地说道。
“无妨。”
“这些仇,我定会找机会报回来。”
“沈家欠我的,我定要他们统统还回来。”朱应目光冰冷,冷冷地说道。
“如今少爷已然出人头地,成为一府之指挥使,沈家再想轻易对付少爷,可就难如登天了。”
“要是这一次真让沈家的阴谋得逞,害了少爷,老奴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要拉着沈家陪葬。”
回想起朱应被坑入大宁从军的过往,林福依旧心有余悸,脸上满是后怕之色。
若不是自家少爷福大命大,或许真的就被沈家给害了。
“林伯,沈家之事,你无需过多忧虑,我自会妥善解决。”
“还有玉儿,今后,我定不会辜负你。”
“往后,你们就在大宁安心生活,在这大宁,我定能护你们周全。”朱应看着面前这两位对自己而言最为重要的人,神情严肃而认真地说道。
“少爷在何处,老奴便在何处。”
林福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也愿意一直陪伴在朱应哥哥身边。”沈玉儿抬起头,眼中满是深情与眷恋。
今日,是朱应的团聚之日。这个世界上对他最为重要的两人,终于汇聚在了一起。
这无疑是值得庆幸之事。
然而,在这之后,朱应也将着手施行他的计划,让他所获得的金银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
内堂之中。
“林伯。”
“这一张方子你务必牢记。”
“上面所写的药材,要不计数量地采购。”
朱应取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药材名,郑重地递给了林福。
“是,少爷。”
林福双手接过药方,小心翼翼地收入怀中,甚至都没有询问朱应要这些药材的用途。
“还有。”
“大宁府中是不是有许多乞讨之人,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民?”朱应眉头微蹙,开口问道。
对于这些底层百姓的情况,朱应其实并不十分了解。
往往位置越高,想要看清底层的真实状况就愈发困难。
因为权位越高,身边围绕的人皆是阿谀奉承之辈,即便存在一些藏污纳垢之事,也很难被察觉。
“有,而且数量不少。”林福肯定地点了点头,随后又补充道:“尤其是辽东战争爆发之后,大量流民涌入大宁府,如今知府面对这些流民,也是焦头烂额,无计可施。”
“好。”
朱应点了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明日,你前往那些流民汇聚之地挑选人员。愿意签订卖身契的,年龄在十五岁以下的,有多少就带回来多少。若是有一技之长的,年龄可以适当放宽一些。”
“是,少爷。”林福当即领命回道。
“好了,林伯,你先下去休息吧。”
“让刘磊进来。”
朱应语气温和地说道。
“少爷。”
“老奴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林福面露犹豫之色,神色挣扎,但最终还是决定将心中所想说出来。
“林伯。”
“你从小看着我长大,有什么话,尽管直说便是。”朱应微笑着说道。
“玉儿,你可千万不能薄待了她。”
“她为了你,真的是放弃了一切啊。”林福语重心长地说道。
听闻此言,朱应脸上露出一抹真挚的笑容:“林伯,你觉得我是那种始乱终弃的人吗?”
“以前我就说过,沈家的那个沈月,我根本看不上眼。我要娶,就只娶玉儿。”
“经过这一番波折,玉儿全心全意地为我付出,我又怎会亏待她?”
“当初我可是对她说过,等我出人头地的那一天,一定会娶她。”
“这句话,我绝非儿戏。”
朱应笑容温和,言语之中满是曾经许下的坚定承诺。
“如此,老奴便放心了。”
林福长舒一口气,心中的担忧终于消散。
随后,他转身缓缓离开了内堂。
而刘磊则应召快步走了进来。
“将军。”
刘磊躬身一拜,恭敬地说道。
“交给你一个任务。”
“此任务绝对不能让除了亲卫以外的任何人知晓。”
刘磊刚一进来,朱应便目光如炬地凝视着他,一脸严肃认真。
“请将军吩咐。”
刘磊神情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当即躬身一拜,坚定地说道。
“首先。”
“在大宁府城之外选一个隐匿的山林之地,可藏人的地方。”朱应一脸严肃的道。
闻言!
刘磊抬起头,面带惊讶之色:“将军,您这是要训练死士吗?”
“你竟然还知晓死士?”朱应笑了笑。
“回将军。”
“家族传承,死士训练,这可并非秘密。”
“只不过养死士需要消耗极大的钱财,而且一旦被发现,那或许就是谋反之罪了。”刘磊表情严肃的道。
“那你可敢为我训练死士?”
朱应笑了笑,凝视着刘磊反问道。
“属下这条命,早就是将军的了。”
“属下此生,誓死追随将军。”
刘磊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跪在了朱应的面前。
“找到隐匿藏人之地是第一步。”
“第二步,暗中搜寻十五岁以下的流民,将他们带到那山林之中训练。”
“对于这些人,他们必须精通搏杀,精通行刺,对我忠诚。”
“而这些,我都会交给你去做。”
朱应沉声道,十分严肃。
“属下,誓死报之。”刘磊没有任何犹豫。
“我相信你。”
“明日,你就带一些亲卫去搜寻。”
“一切小心为上。”
“亲卫,都可以信任,他们不会背叛。”朱应着重交代道。
“是。”刘磊当即领命。
随后缓缓退出了内堂。
待得他离开后。
朱应面带思虑之色。
“人!训练死士的第一步。”
“只待死士训练成功了,很多明面上无法做的事情都可以交给死士去做。”
“只待死士成型,第一步就是对付沈家。”
“你沈家想要我的命,那我就灭你全族。”朱应眼中闪过一抹冷厉之色。
流民之中不乏十五岁之下的。
而这些人。
朱应先行交给林福去明面上招募,而暗中则是交给刘磊去招募。
只要流民签订卖身契,一切都是符合朝廷律法的。
“至于第二步。”
“可以将横练功传授给亲卫了。”
“再以锻骨散助他们提神体魄与实力。”
“足可将他们炼成一支真正的精锐。”
朱应心底暗暗想着,在心底,已然对未来养死士有所规划了。
正在这时!
“朱应哥哥,你在吗?”
沈玉儿的声音在堂外响起。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