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414章 谈生意就谈生意,别撩感情
    真就感觉一瞬间,大街小巷到处都在播放这首歌的旋律。

    迅速蹿升成为全国上下最流行的金曲。

    从城市到乡村,从学校到医院,从工厂到营房,到处都能听见这首歌在回荡。

    可所有想沾附在这波热潮上赚钱的人,都被瞬间打回原形。

    感觉刚刚起飞的金卓群,才享受了一周不到的暴富。

    直接断流。

    因为录像机的总量就那么点,音乐录影带是有上限的。

    现在磁带已经泛滥成灾,很多省城以下的音像市场还没来得及下发正版磁带,就被彻底传播透。

    等拖拖沓沓的铺到货,已经釜底抽薪的没人购买了。

    金卓群再打电话过来,就像是受伤的野兽:“让卫东!我把你当兄弟……”

    让卫东不紧不慢:“把我当兄弟,就不会把我写给你的词曲,一声不吭的拿去赚钱。”

    金卓群还觉得自己蛮有理:“你那么大的生意,还在乎这点?而且你也说了这首歌不署名,我认为你就是放弃了销售分成……”

    让卫东教做人:“生意上的事情不要你认为,一切按照合同办事,你做事我给钱,少过你一分没,我尊重你所有的创作和努力,你尊重我的出品吗?不管这歌曲是我从哪里来的,你不问自取的拿去卖钱,还好意思来找我兴师问罪?!”

    金卓群哑口无言!

    让卫东也不啰嗦:“找我什么事儿,我知道你现在在平京是各方座上宾,也不用再来听我讲什么赚这种钱不体面的废话,直接说什么事。”

    金卓群深呼吸,似乎才能按捺住心头那口恶气:“你真的把我害惨了,这磁带是朝着一百万盘去准备的,我也答应别人投资两百万,在平京修建电视中心大厦,现在彻底卡得我不上不下!”

    好像……拍电视剧之前,他就给让卫东提过这个思路了。

    当让卫东想着化解房地产困局,不得不出面来做房改,搞商品房“探索”的时候,金卓群想的却是到平京去建高楼大厦!

    真特么敢想啊。

    也是真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啊。

    所以让卫东乐出声:“老哥,你就为什么不能反省下这一定是别人的错吗,如果你合理合法的出这盘专辑,哪怕是对我有个书面上的交代,朋友间的吱声,都不会出现这个局面,一切的根源在于你的贪婪,你怕跟我分钱,就没有两百万收益了吗,我草特么的,我在你心目中的价值还不到两百万,老金,你真是有点太不把我们这份儿交情当回事了啊。”

    有钱人说话都这么不留情面的。

    金卓群那能说相声的口才,都憋得无语:“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两年你赚得风生水起,我还得在平京到处当孙子!”

    让卫东更乐:“我让你当孙子吗?你自己选的路,跪着也得走下去,不用这么道德绑架,而且我还给你指出了以你的才华,可以长期做影视剧,短期做电视广告,潜心经营两三年绝对能成就一方霸主,但你选择要一口吃个大胖子,怪我咯?”

    金卓群可能郁闷的就是这点,为什么从这家伙还在卖廉价相机、卖卫生巾开始,每个阶段步骤都比他低到了尘土里,却总是比他更高大上。

    现在真是万般无奈的开口:“我真的是非常急需这笔资金,才出此下策的想赶紧回笼两百万,现在我知道确实是我考虑不周,但事已至此,你能否借我两百万资金,不能耽误了这项投资。”

    资本家的嘴脸才是无情无义:“事已至此,借你两百万,如果你不还,那么你考虑不周,惩罚的还是我?你觉得我有这么傻吗?”

    金卓群肯定是再也找不到其他既能掏两百万,还能公正公平交流的财主了。

    只能压住所有的意气风发:“我给你算高于市场拆借利息……”

    让卫东从来不研究利息:“别别别,一旦谈高息,那就更是奔着不准备还的步骤,要借就按照合理合法的方式,抵押借款,有什么超过两百万的资产抵押物吗?”

    金卓群像个站在高利贷当铺前的穷书生:“我……把未来电视剧的收益抵押给你……”

    资本家一口否决:“这种无形资产就算了,我只要看得见摸得着的固定资产,老金,我再次提醒你,这是你自己在给自己上压力,贪婪让你只看到眼前这什么电视中心大厦,就不顾一切宁愿负债也要上,其实以你现在的步伐,稳稳的坚持三五年根本不用借贷建楼……而且两百万只能算个启动资金,多大的楼?你懂修楼吗,要不要我派基建兵队伍去给你修楼,保证价廉物美、质量可靠。”

    让卫东可能是实际上的六十岁的眼光心态,才能沉稳的面对各种偌大的财富诱惑。

    更有税务单位出来那种深入骨髓的哪些能碰,哪些千万别沾的红线忌惮。

    三十多岁的金卓群就根本做不到:“太难得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不是机构调整根本不可能出现这样一栋建筑的建设所有权在兜售,三环内的二十六层大厦,我打算用来集结全国所有的影视剧从业者,从编剧文学家,摄影摄像器材,电视剧制作公司……”

    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实是让卫东见过仅次于汪志文的存在。

    就是既有专业语音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又有尤启立他们那种极具煽动性跟想象力的内容。

    这是种极为罕见的复合能力。

    换句话说,真把汪志文拉出来,没有剧本没有台词,凭他自己肯定说不出什么有深度跟前景的东西。

    十九岁的孩子能在具备那样语言天赋的同时,还要有阅历、野心、艺术才华等等丰富的综合能力。

    几乎不可能。

    让卫东十九岁站在篮球场上的蜕变,哪怕开了天眼,那会儿都是懵的。

    真是随着卖腊肉,旁观尤启立,学习金卓群,还看到很多人,以六十多岁的心态小心翼翼的一步步,顺着这些高手都在尝试的路径,选了最正确的方向才逐渐走出来。

    所以现在听得津津有味:“嗯,很不错,你的电视制作中心会是其中最牛逼的那个,用这个模式来集结全国这方面有才华的人,不是所有人都只能进体制内,只能去各级电视台,我说在民营的电视制作中心可能才更释放能力才华。”

    也许金卓群的不爽都因为这些细节:“有时候我都不知道怎么回应你,卫东,我跟别人谈这些,不是觉得惊世骇俗很难实现,就是立刻恨不得跟我干,只有你听了总是这样习以为常的还不错,可以搞,我很看好你,居高临下的把我这些心血当成理所当然。”

    让卫东才啊,他心理年龄六十多了,看你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又是现在统领上万人规模,上千精兵强将的“大佬”。

    言谈举止真可能在周围人的哄抬下变得居高临下了?

    连忙自我检讨:“老金,从果州我们开始各自选择发展,我对你都是以诚相待,但我的态度很简单,专心专注的做点买卖,尽可能带动帮助一方水土,比较轻松的享受人生,够了,而你身上有种藏不住的、想要出人头地的气质,绝不甘居人下,那我就是外聘或者跟你合作了一次又一次,每次合作都很成功,唯独只要到了分利的时候,你就按捺不住的想独吞或者占大头,可在我这里……嘿嘿嘿……”

    说到这里,让卫东都忍不住笑起来。

    他算是明白尤启立和金卓群为啥跟自己老是能合作,但又老是要分崩的原因了。

    这俩都算是挺有超越时代眼光的探索者,做事大胆又有才华。

    可他们所有超越时代的眼光跟选择,唯独在自己面前都显得幼稚简单。

    自己能轻易的把他们这些选择中最好的部分摘出来,剔除杂质。

    怪不得会让他们郁闷万分了。

    这本就是他们的卖点,可以吸引众望所归的重要特质,下至平民百姓来浩荡跟随,上至各类人物关注给资源。

    结果全都被自己截胡了:“这样吧,二十多层大厦,我最近同步建设的都有六栋,我很熟悉这玩意儿,目前国内大概就是四百五到五百元每平方造价,除非有特殊工艺或者造型难度之类,基本能在这个成本范围完成,包含电梯、消防等设施,你搞定了要建,再找我派最好的基建团转业队伍过去帮你施工,你非要抵押,就得用这座建筑的所有权比例来抵押,借多少抵多少。”

    金卓群肯定没想到这么个结论:“啊……他们给我报的大概都在七百到八百每平方,这帮孙子!三万三千平米!”

    让卫东拿着无绳电话,手上抓过港妹带回来的计算器,迅速算出结果,两千多万的造价,这尼玛不就是诳金卓群首付一成,估计按揭九成?

    然后实际上施工也就一千五百万,才在贷款阶段就赚了几百万?

    而让卫东的造价报价,老耿他们是能打八折完成的。

    这平京各种人物,这才八五年已经玩儿得这么娴熟了吗?

    所以说让卫东在平京靠着卫生巾、SOD蜜刚刚蹿升出名气就赶紧跑。

    按照沈老三的说法,那地方是普通人能呆的地方吗?

    自古几百上千年的传统,都是各路人马在那围猎各种新贵乍富,各种层出不穷的套路,围着皇城根儿下吃饭。

    他现在基本可以确定金卓群是上了这种套。

    “兄嘚,我劝你还是好好掂量下,这里面有很大概率是看你这部剧起来捞了钱,迅速围上来的巧言附和,收手吧,多拍两部戏再沉淀下,金灿灿的未来就在前方啊。”

    可惜金卓群完全听不进让卫东这句和小骗女间的暗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