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 第84章 高考出分了
    学校张榜。

    高考成绩出分了。

    周浩然没回学校,东方朗给他的BP机上发了条消息:“你,506分。我,511分。”

    这年头,全国高考还是统一试卷,满分是750分。

    采用“3+2”的模式,语文、数学、英语是必考科目。其他两门,文科考历史和政治,理科考物理和化学。

    考生没得选。

    每门150分,5科总共750分。

    不过,海港是例外。

    海港是“3+1”的制度,考生可以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生物、化学这六门科目中任选一门来考试。

    有充分的灵活性和自主度。

    这是大都市的特权。

    全国只此一地。

    海港高考的满分是600分。

    去年,海港的文科状元是514分,理科状元是538分。

    就不知道今年怎么样了。

    这才是周浩然最关心的。

    当晚,周浩然就给家里那边打了电话。

    东方朗家里没有座机电话。

    需要打到他家隔壁的王家阿婶那里,然后转接。

    东方朗很得意,笑哈哈的说:“我分数比你高!”

    “我就没怎么认真考。”周浩然不以为意,“学校的总榜,你去看了吗?”

    东方朗道:“看了啊,名单都列出来了,就像你说的,前200名得拿下啊!”

    周浩然问:“第一是谁?”

    “还能是谁?”

    “七班的盛伟承?”

    “嗯,就是他。”

    东方朗对此一点都不意外,每次的模拟考试,年级第一都是他。

    本来他5月份的时候就收到北大的招生邀请了,可他想去清华,坚持参加高考。

    不过,这是明面上的说法。

    背地里大家都传,说其实是县领导、教育局的领导和校领导都找到盛伟承家里了,送了很多礼说了很多好话,还送了不少钱……

    就是一个目的,希望他能参加高考!

    因为他的考试成绩太好了!

    他不仅是育德高中常年的模拟考第一名,在三次全市的联合模拟考里,他的成绩也很惊艳,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这就意味着,如果他发挥的好,很有可能会是今年海港市的高考理科状元!

    如果真的摘下这个桂冠,那对县里的各级领导来说就是巨大的政绩了。

    周浩然问:“他考了多少分?”

    东方朗道:“549分。”

    “这么高?”周浩然很吃惊,“比去年的状元高十几分呢!”

    东方朗“嗯”了一声,“今年的分数普遍都比去年高,应该是题简单了。文科那边的分也高。”

    周浩然问:“盛伟承的书,你收到了吗?”

    东方朗笑哈哈的说:“收到了啊,早就收了!我上门去收的,现在书就在我家里放着呢,生怕放仓库里出了意外。”

    周浩然很高兴,“好好,这事办的漂亮。”

    “他的书能卖高价吧?”

    东方朗的思路还是没打开。

    周浩然道:“先看看情况,等过几天消息确认后再看。”

    “确认什么?”

    “看看谁是今年全市的理科状元。”

    “嗯,就盛伟承这分数……”东方朗大胆猜测,“我觉得十有八九就是他了。咱们学校,一向理科比较强,跟复旦附中差不多。”

    周浩然安排道:“东方,你现在去办两件事。”

    “好。”

    “第一,去找盛伟承,约出来一起吃个饭,熟悉熟悉。第二,找老师或者校领导什么的问问,看看今年市里的文科状元是谁,叫什么名、哪个学校的。”

    ……

    电视台的销售提成很高,足足15%。

    这点钱可满足不了周浩然的野心。

    想赚大钱,还是得搞点副业。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两条战线发展的都挺好!

    回到台里,又有好消息传来。

    之前邵空和董志业在开会的时候大吵大闹、说了很多难听话,还差点打起来了,被双双处分,人事那边下来了通知。

    短期内再有下次,搞不好会被开除。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好消息。

    要发工资了!

    电视台是好单位,当月的工资月末发。

    这年头,国内的金融系统还很落后。

    没有银行转账。

    所以各大单位发工资,都是直接发现金,把工资条和钱装进信封里。

    老员工,排着队,去财务那边领信封就行了。

    周浩然是新员工。

    所以他是单独被叫过去的。

    小会计是个年轻姑娘,关上门,把信封交给他,一本正经的说:“周浩然同志,入职手册你应该看过了。我这里还要再讲一遍。按照台里的规矩,员工的工资需要保密。不允许向别人透露,更不允许去打听别人的工资。”

    周浩然笑笑,“好的,我知道。”

    年轻会计觉得他吊儿郎当,微微皱眉,“你要重视起来,一定要注意保密。之前就有人,因为私下里讨论工资,都被开除了。”

    “嗯,一定重视!”

    周浩然严肃起来。

    心中却不太理解。

    工资保密,这事他是熟悉的。

    在IT公司里,员工收入保密是必然要有的一个举措。如果没有工资保密的限令,很可能就会导致团队凝聚力涣散,产出大幅度下降。

    因为IT公司都采取“期权制”。

    薪酬总包分为“工资”和“股票”两个部分。

    比如——

    一个本科生入职时候,股价100元。

    他的总包价值2万,工资1万,外加100股。

    三年后,一个行业专家入职,这时候股价1万元。

    他的总包价值是20万元,就只有20股。

    这就很不公平了。

    一个行业专家,竟然还不如一个基层小技术员收入高?

    这其实是符合市场规则的。

    时机的选择,在市场里至关重要!

    不同的时间段做同一件事,投入产出比本来就天壤之别。

    可大部分人都未必能理解,又很容易被攀比心操控,从而影响心性和情绪。范围扩大,整个团队乃至整个组织结构可能都有溃散的风险。

    所以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保密。

    禁止员工之间讨论收入。

    电视台又不给股票。

    保密的意义是什么?

    21级的工资表,不是都公开的吗?

    周浩然得把这里面的逻辑理清楚。

    这种“大政方针”,看似跟普通员工无关,可往往都隐藏着一些职场规则的秘密。要把这种秘密吃透,不说去捞好处,至少别触雷。

    在台里不方便讨论,可以回家问问乔岁青。

    晚上,接她下班。

    一坐上自行车,乔岁青就很开心的说:“浩然,姐今天发工资啦!”

    周浩然笑笑,“我也发了。”

    “你发多少?”

    “台里规矩,不让讨论。”

    “去你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