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 第116章 形而上
    周浩然此前还真是忽略了状元秘籍的阅读门槛,接着问:“文科状元呢?”

    “她的书就好多了!”东方朗指了指另一个纸壳箱,“随便一本都可以,价值很高!”

    周浩然随便拿了一本书。

    着实大吃一惊。

    果然是女生的东西啊,让人惊叹。

    笔记工工整整,都是楷书。

    看起来跟印刷的一样。

    而且,笔记很丰富、很详实,知识点不分难易都记的很全。

    又翻了几本,发现都是这样。

    还有她自己的要点总结、错题笔记,随便翻一页都觉得赏心悦目。

    就觉得字如其人,这个文科状元马荟蕾一定会是一个干干净净的女孩子。

    东方朗分析道:“可能是文科性质的原因,文科题更多的是信息题,理科都是逻辑题,对笔记的要求也不一样。”

    周浩然点了点头,很满意的说:“还好,这事要不是你发现的早,咱们这个计划,可能在执行层面就走形了。”

    “可惜啊。”东方朗叹了口气,“一共就200箱书,我估计这周就卖完了,这生意就结束了。”

    周浩然不同意,“结束?谁说结束了?”

    “不是吗?”

    东方朗微微一怔。

    周浩然道:“市场需求还存在啊,这200箱书,连阳关县的需求都解决不了。整个海港,有几十万高三学子呢!”

    东方朗皱眉道:“可是真正能参加高考的只有几万人,对状元笔记的需求并不高。”

    “几万人还少啊?这也是从几十万人里掐尖出来的!”

    周浩然可不会轻易放弃这个计划。

    东方朗说的对。

    这年头,大学还没有扩招。

    所以参加高考的学生很少。

    今年,整个海港的高考学子,一共就4万多人。

    之所以这么少,因为大部分的高三学生,都被筛选过了。

    现在的高考制度,有一个预考制。

    就是在5月份的时候,会进行一次“预考”,也称“小高考”或者“筛考”。

    “预考”很严格。

    题也很难。

    大部分的学生都通不过,就都被分流了。要么高中毕业就工作,要么就转到了中专,要么去复读。

    只有通过预考的优秀学生,才有资格参加高考。

    从结果来看,只有参加高考的这些人,才有资格阅读“状元秘籍”。

    可是从过程上来看,几十万高三学子,都有阅读“状元秘籍”的需求。毕竟没人愿意被分流,他们放弃读中专而选择读高中,就是为了考大学!

    总不能因为自己成绩差,就不会拒绝“状元秘籍”吧?

    说不定,买了状元秘籍,学好了之后,成绩就上来了呢?

    所以巨大的市场需求依然存在。

    东方朗问:“那还要印吗?”

    周浩然道:“印啊!我连印刷厂都联系好了!这事还是得做,就是规模要收缩。商业模式也得调整,要从C2C改为B2B。”

    “你能不能别用这些术语?”东方朗头都大了,“有时候你讲话,我都听不懂。”

    周浩然简单的说:“C2C,就是你们现在的这种卖书模式,是个人卖书给个人。B2B,是集体卖书给集体。”

    东方朗摇摇头,“不懂。”

    周浩然道:“接下来来复印品,我们就不单独行动了,也不号召那么多人参与了,叫上王文瑞、李洋、郭志远、田悦然、陈子璇这些人就够了。集体出动,直接去其他高中,跟校领导对接。”

    东方朗就明白了这个意思,“把书卖给学校,然后由学校转卖给学生。”

    周浩然笑笑,“对,这就可以绕开底层需求,去形而上了。”

    “什么意思?”

    东方朗一头雾水。

    周浩然指了指自己,先自我检讨:“我之前的规划,就是形而上啊,想的挺美,以为所有高三学生都需要状元笔记。可实际上并不是,你在实践调查过后,发现需求端存在一些矛盾。”

    东方朗“嗯”了一声。

    周浩然道:“校领导也都不是参与者,也都是形而上。他们的想法,跟我之前的规划很相符。”

    东方朗恍然大悟的说:“所以咱们不直接把卖书给个人,回避隐藏的需求端矛盾。直接跟校领导对接,就可以形而上快速的推进交易。”

    “差不多就是这意思。”周浩然起身要走了,“这两箱书我都拿走了。”

    “哦,我这边书都快卖完了,然后做什么?”东方朗对此就很得意,眉飞色舞,“一共能卖出去2万块钱呢!”

    周浩然不以为意,“把钱分好,要公平。宁可自己少分点,也别让别人吃亏。”

    东方朗也学会了,笑着说:“蝇头小利都是收买人心的。”

    “对,接下来复印品卖好了,搞不好能入账几十万。”周浩然又想起来了什么,“交给你个任务,非常重要,马上去办!”

    东方朗认真起来,“什么事?”

    周浩然道:“你去联系那两个高考状元,请他俩过来帮忙。”

    “帮什么忙?”

    “拍广告!”

    ……

    第二天,周浩然一个人带着两箱子书走了。

    一共100多斤。

    搬起来很困难。

    从车上下来后,直接叫出租车去电视台。又找了门卫师傅帮忙,一人一箱,才把书搬到了6楼。

    没地方放。

    直接搬进了孟主任的办公室。

    孟学民一看,脸都黑了,“你干什么?把我的办公室当仓库?”

    “先寄存一段时间。”周浩然笑了笑,“我申请的提成,发下来了没有?”

    孟学民道:“你那单是不是拿回来的现金嘛,应该很快,你去财务那边问问。”

    “对了,有件事要找你帮忙。”

    这才是周浩然这次回台里的主要目的。

    孟学民问:“什么事?”

    周浩然道:“你跟广告部那边认识不?我想拍几条广告。”

    “给户拍广告?”孟学民眼睛一亮,“又要签单了?”

    周浩然笑道:“对,新的订单。广告部那边你有熟人吗,要水平高的导演。我负责这事,广告拍出来了,质量总不能太差。”

    孟学民道:“没问题,我给你找赵兵!他是广告部的副主任,让他亲自出马,去帮你拍广告!”

    “行!”

    周浩然很高兴。

    孟学民很期待的问:“这次的订单,大概多少?”

    “我还没计划好呢。”

    周浩然实话实说。

    “谁问你的计划了?”孟学民不清楚其实周浩然就是那个户,“我问你户那边要出多少钱?”

    “户那边还没想好呢!”

    周浩然得先调研。

    具体要拿出多少钱做广告,得根据三方合作的情况综合考量,看看那两家账上还有多少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