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 第223章 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
    厂房里其实有口罩。

    但是没人戴。

    这大夏天的,厂房里又没有空调,戴着口罩能把人捂死。

    周浩然叫人拿来了口罩。

    李长兴根本没有这样的认识,听他说起了媒体,就很振奋,“我们是要做广告吗?”

    “会有广告,先不急。”

    周浩然戴上了口罩,跟他一起进厂,先参观了一圈,虽然他还没有了解具体的业务细节,但粗略的走一圈,他就知道还有很多可以改进、有机会进一步的控制成本的地方。

    这年头国内的民企,管理都普遍都很随意粗放。

    “形象工程也不仅是面对媒体,还有官员。”

    周浩然跟他进了办公室。

    觉得这样不行。

    门关上了,还是能听到外面闹哄哄的机器声。同时,屋子里化学制剂的味道也一点不少,得在外面搞一个独立办公室。

    或者把作业车间给隔离开。

    李长兴殷切的给他倒水,“官员?什么官员?”

    周浩然道:“要欢迎地方领导过来调研,尤其是高级别的领导。”

    “啊?”李长兴就觉得这很难办,“咱们这种民营小厂,哪个领导会来啊?没政绩没体面的。”

    周浩然笑道:“所以下一步,我们要想办法给领导们送政绩。”

    “嗯?”

    李长兴微微一愣。

    周浩然道:“现在订单这么多,只靠一个班组是不够了,得招工。”

    李长兴点了点头,“嗯,招工启事发出去了。”

    “撤回。”

    “啊?”

    “你去找地方领导谈。”

    这才是周浩然最主要的目的。

    李长兴就不太理解,皱眉道:“谈什么?”

    周浩然道:“现在国营企业都在倒闭、破产、下岗,那些国企工人,都是沉重负担。我们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帮他们解决国营工人的安置问题,免得社会生乱。”

    印刷厂里的工人,技术工人其实不多,有十几个,来运营、维护设备就行了。

    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图书的装订工人。

    这才是最需要人力的地方。

    而图书的装订并不复杂。

    简单培训就可以上岗。

    这就给印刷厂的招工创造了很宽松的条件。

    不过,等过个十几二十年,全都是数字化流程了,自动化越来越强,装订效率大幅度提高,大量的装订工人就会纷纷下岗。

    “这些安置工人可不好管理。”

    李长兴认为这是个馊主意,觉得周先生还是太年轻,有一种虚假的情怀。

    做民营企业的,就安安心心的开工赚钱就行了,社会责任那是国企的。哪有国企不想承担社会责任了,大肆裁员,然后让民企来承担责任的道理?

    周浩然笑道:“所以为了更妥善的安置好工人,印刷厂也需要拿到一些优惠政策。比如拿到一些土地来扩充厂房,比如盖员工宿舍、盖居民小区。”

    “还要为员工解决住房问题?”李长兴都快崩溃了,苦着脸道,“周大先生啊,咱们是民企啊!民企!”

    周浩然瞥他一眼,“老李,咱们订单价砍半后,印刷厂还有利润吗?”

    “没什么了。”

    “那我们靠什么赚钱?”

    “嗯?”

    李长兴愣怔了,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

    周浩然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老李,这就是我之前说的商业模式。靠着一个业务来引流,流量来了之后,靠着另一个业务来赚钱。用我们的行话来说,这叫做‘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买单。’”

    “什么啊?”

    李长兴一脸懵逼,哪能理解这么花花的互联网玩法。

    周浩然简单的说:“放弃印刷业务的利润,把印刷订单都抢过来。在招工、扩大业务线的时候,去积极跟地方合作,帮他们解决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用土地来交换。”

    李长兴似乎明白了,“做房地产?靠着买房来赚钱!”

    “房地产好啊,一套房子,工人要贷款三十年才能买下来。”周浩然瞥他一眼,神色就冷峻起来了,“跟银行合作,靠着卖房子拿到了工人未来三十年的血汗钱,再一年一年的发给他们,让他们安心做工。”

    “嘶!”

    李长兴面色猛地一变。

    过去几十年的教育,让他猛然就从周大先生的这套说法里,感受到了一个遥远又陌生的词。

    资本家!

    这是资本家的做派啊!

    太黑了吧?

    “经济的蓬勃发展,不牺牲一两代人,哪能快速转型?”周浩然看出了他的心思,“房地产是国策,这是大势所趋。”

    “房地产……”

    李长兴目瞪口呆。

    “现在政策还不明朗,地价都很低,地方领导们也都不在意。拿着免费的土地,就能帮他们解决掉职工安置的隐患,何乐而不为?就算不免费,给出一个很低的价格,或者延期一两年再付土地转让金,也足以把印刷业务损失的利润给赚回来。”

    周浩然现在没什么实力去房地产市场做大项目。

    围绕着印刷厂,先开发两个职工小区的楼盘,试试水。

    李长兴深吸了一口气,“这是一个大计划啊!”

    周浩然鼓舞道:“印刷行业的市场太小了,也没什么利润。你要是想当大老板,还是得做地产。不过,现在没钱买地,你得先从印刷业务往那边转。”

    李长兴失笑道:“怪不得要自砍半价去搞印刷呢,原来是这样!”

    “半价也可以有不错的利润空间,不过在管理方面需要更加的精细化。等过段时间有空了,我过来研究几天,想办法在业务层面进一步的压缩成本。”

    周浩然起身,打算离开了。

    这里都是化学品味。

    “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规范化。把工人的服装都统一起来,都佩戴好口罩,做好通风,别搞出什么安全隐患出来。”

    没想到,走到厂区门口,准备上车离开了。

    一辆黑色的奥迪开了过来。

    “周总,留步!留步!”

    奥迪车上,仓皇跑下来了一个灰白色西装的人。

    竟然是三彩印刷的老板麦良平。

    “麦总?”

    周浩然笑着过去跟他握手。

    麦良平笑着说:“真巧啊,要是晚来一会儿,就碰不上周总这尊大佛了。”

    “我?”周浩然摇摇头,“麦总说笑了。”

    麦良平笑呵呵,眼神意味深长,“周总,以我对李总和姜总的了解,他俩可能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现在全市的印刷订单,都在抢着往这边跑啊!”

    “是吗?”周浩然不想亲自下场,看向了旁边的李长兴,“李总,发生了什么事啊?麦总在说什么?”

    李长兴笑道:“没事,就是这位麦总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没生意了。”

    周浩然点了点头,“这样啊,那可真遗憾。”

    麦良平一时都有些分不清真假,叹了口气道:“李总,周总,这事我看差不多就停了吧。报价这么低,我是没什么生意,你这边也不好过,何必呢?”

    周浩然不接茬,“麦总,印刷厂的业务我不参与,我先走了。”

    “唉唉,周总……”

    麦良平才不信呢,刚才都看见了。李长兴跟他走在一起的时候,略微落后了半个身位,主次关系很明显。

    李长兴脸色一沉,冷冷的说:“麦良平,你前段时间不是挺威风吗?抢了我的订单还冷嘲热讽。”

    “都是误会,何必呢?”麦良平服了软,很气的说,“做生意嘛,都是为了发财。赔本抢订单,这对谁都没好处。”

    周浩然笑着说:“哦,我听懂了。李总这是不争馒头争口气,宁可亏本接单,也要跟麦总的印刷厂抢户,对不对?”

    麦良平一拍大腿,“谁说不是呢?没必要啊,真没必要!和气生财……李总,要不这篇就翻过去了,以后井水不犯河水,怎么样?”

    “不怎么样!”

    李长兴见他这态度,就越发感受到了周大先生策略的正确性。

    麦良平脸色难看的说:“李总,你这就没意思了,做生意是为了一起赚钱,而不是一起赔钱……周总,你说呢?”

    “我觉得也是。”周浩然点了点头,“要不我提个建议吧。”

    麦良平很高兴,“周总,你说!”

    “化干戈为玉帛,两家印刷厂合并。化敌为友,所有的误会就消除了。”

    周浩然站在中立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麦良平笑呵呵,他可看不上这个落后老气的破厂子,“各自发展,也不是坏事。”

    李长兴冷哼道:“你想合并,我还不愿意呢。现在订单都往我这跑,我看你能撑多久!”

    “你价格这么低,一单至少要亏10%,又能坚持多久?订单量越大,你亏的越多,你下海这么多年攒下来的家底,都不要了?”

    麦良平觉得这人失心疯了。

    李长兴似乎要狠心斗到底,说道:“是啊,我一单亏10%,我亏得起。你的贷款有多少?一年的利息就得一两百万吧?没有订单,银行都能把你逼死。”

    “周总,你来评判下,我今天好心好意的跑过来,这个李长兴,他就是这态度?”

    麦良平觉得很受辱。

    周浩然笑笑,“我没法参与。”

    “要死一起死,谁他妈也别惹我!”

    李长兴恶狠狠的说。

    “好!你行!”麦良平指着他的鼻子,怒不可遏,“咱们走着瞧,看谁先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