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 第246章 国家队来人了
    程德昌院长八十年代曾去美国进修过。

    懂些英语,但不多。

    戴上老花镜凑过来,询问道:“小周,你这是找人翻译的吧?”

    周浩然失笑道:“院长,我的论文可没那么容易翻译。”

    程院长看不太懂,又询问道:“小谭,你看呢?”

    谭明亮一开始也以为周浩然是找人帮忙,写好了之后翻译过来的,可读了两段,就感觉不太对了,沉声道:“有很多前沿的计算机术语,就算是翻译,也得是行业专家。”

    程院长高兴起来,笑道:“那就错不了了!”

    索性就摘下了眼镜,坐在一旁等待。

    他不擅长编程语言,英文也一般。

    看也看不懂。

    “小周,你这篇论文,写的是什么方向?”程院长觉得很涨脸,笑着问,“是上次你在实验室帮忙,提出的GUI操作都必须在系统事件线程执行的理论吗?”

    周浩然道:“不是,那只是个小事,不那么重要。既然要在世界级刊物上发表,就得有世界级的影响力才行。”

    “嗯?”程院长微微一怔,“世界级影响力?”

    周浩然笑笑,“对,Java号称是跨平台的新型编程语言,一推出就受到了全球开发者的热爱,在各行业都广泛应用。可这才是1.0版本的Java,还有太多缺陷了。如果不慎重,很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程院长觉得他口气太大,“能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就挺好了。国际期刊发表不了,国内的计算机杂志,也可以接收。”

    “不会。”谭明亮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电脑屏幕,“院长,如果这篇论文没毛病,说不定真的可以在顶级计算机刊物上发表。”

    “小谭,你说真的?”

    程院长大吃一惊。

    谭明亮目不转睛,深吸了一口气,“这篇论文,旨在解决Java机制性的缺陷可能导致的金融系统的崩溃。按理来说,应用层面的论文很难在顶级刊物上发表,可一旦涉及到金融领域,就会有破例。”

    周浩然笑道:“其实主要针对的是美国,顶级计算机刊物都是美国人办的,他们在意金融,就投其所好。”

    “小谭,你给他好好看看!”程院长慎重起来,一脸郑重,“我去打个电话。”

    周浩然有点莫名其妙。

    “这是关于JVM垃圾回收器的讨论啊。”

    谭明亮看论文看的都有点超然物外了。

    周浩然道:“对,现在的垃圾回收器有很多缺陷,会强制暂停所有线程进行内存回收,这在低负载场景下问题不大。可如果是高并发交易系统,比如金融的实时清算,就可能会造成致命影响。”

    从技术层面来说,这是他最擅长的。

    后世国内的互联网行业,有一项技术可以说是世界第一,比美国硅谷巨头都要强。

    那就是高并发处理。

    国内人多,“双十一”抢购潮时,几秒钟内可能就会提交几亿个并发线程……任何强大的系统,受到这种冲击都会瘫痪。

    但是国内在这方面有很强的实力,对高并发事件有着周密又详实的研究和应用效果。

    作为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技术精英,眼下Java存在的这点高并发的隐患,简直太小儿科了。

    “周浩然同学,你过来看一下,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你这几个词,我不太了解。”

    谭明亮也不敢轻视他了,虚心请教起来。

    周浩然也不藏私,走到他背后,对着电脑屏幕指指点点,给他一些讲解。

    期间程院长回来了。

    两人也没停。

    周浩然讲,谭明亮听。

    让程德昌有些恍惚。

    这还真指导上了?

    讲了半个小时,一篇论文就看完了。

    其实并不长,只有1000多个词。

    谭明亮询问道:“怎么没有实验数据?”

    周浩然失笑道:“我也没做实验啊。”

    谭明亮沉吟道:“最好能用激光干涉仪,捕捉到JVM堆内存变化的频率……拿出一些切实的实验数据,这篇论文就更有说服力了。现在都是论点,也缺乏文献的引用,说服力不够。”

    周浩然也很无奈,“这是全球首次提出,本来就没有文献参考。”

    “嗯。”谭明亮点了点头,深吸了口气,“院长,这篇论文我看完了,感觉……大概率……以我的经验来判断,这篇论文都是准的!我可以联系斯坦福大学的里弗斯教授,给他看看。”

    “先不急。”程德昌及时叫停了,“相关部门的同志正在过来,看看他们的说法。”

    “啊?”

    谭明亮和周浩然都有些不明所以。

    “涉及到了军事和金融领域,就没有小事!”

    程德昌院长是院士,在技术规范方面接触过核心部门,接受过保密训练。

    谭明亮目瞪口呆。

    周浩然“靠”了一声,“老院长,你怎么这样啊?我可不想进国家队!”

    ……

    真来人了,一共三个。

    也不说是哪个部门的。

    只知道领头那人叫窦安国,有大校军衔,都叫他窦局长。

    要了一间办公室,窦局长跟他单独谈话,气氛严肃,好在很气。

    先是说了大道理,别的行业都好说,但如果关系到了金融和军事领域,就得慎之又慎。有了新技术、新方案,这是好事,可是公开发布的时候要经过审查才行。

    总不能让国内的技术力量,帮助了外国的金融或者军事发展。

    周浩然予以解释。

    说Java现在刚推出,国外大部分的实时交割金融系统,都还没有使用Java语言,也怕出问题。只有个别小单位级的金融系统,出于开发和维护成本的考虑,会采用有跨平台优势的Java语言。

    所以即便这篇论文不发表。

    外国金融系统真的出事了。

    也只是小事。

    波及面很窄,很快就可以摆平。

    事实上也是如此。

    上一世,美国有一家证券公司就采用了Java语言来做的一套金融交割系统。98年亚洲金融危机,交易频率大增,高并发出现,因为垃圾回收器的缺陷,导致发生了0.5秒的延迟,引发了数百万美元的损失。

    这点损失,微乎其微,对美国金融体系构不成任何打击。

    他们很重视金融。

    出事了之后,就赶紧研究,这个缺陷很快就被补上了。

    周浩然觉得窦局长这几个人,有点小题大做。

    可这关乎原则。

    窦安国局长很慎重,说国内也在开发金融的实时交割系统。

    现在的汇款模式,虽然稳定安全,但效率太差了,要好几天才能汇到。为了适应资本市场的需求,确保交易资金的及时清算和交易安全,国内也在开发相关的金融系统。

    金融关系到国家命脉,总不能用外国的吧?

    只能是自主研发。

    周浩然的这篇论文,如果是假的,这自然好说,你爱怎么发表怎么发表。如果是真的,那意义就很重大了,就不能随便发表了。

    要先为我所用,服务本国的金融清算系统。

    周浩然自然要顾全大局。

    接受他们的安排。

    窦局长说服了他,这才把程院长给叫了过来。

    一通猛夸。

    说他真是教育家,培养出了一位计算机天才。

    程院长也很有觉悟,“窦局长,这篇论文经过我们的专家判断,正确性肯定没问题。不过关系到金融,不发就不发了。年轻人求名,其他不涉及金融的论文,还是该发表的。”

    “当然,只要无关国家战略,我们不会限制任何国内外学术上的交流。”

    窦局长四十来岁,很是气。

    周浩然有点丧气。

    好不容易写出来的论文,竟然不让发。

    窦安国看出来了他情绪不高,就递给了他一张名片,笑着说:“遇到了什么麻烦,可以联系我。”

    周浩然这就心态平衡了。

    送走了一行人,程院长就低声道:“别以为你吃亏了,你要是以技术专家的身份在国家这边挂上了号,只要你别杀人放火,谁也动不了你。你不是要做生意吗?现在做生意的,多危险啊。”

    周浩然只能直面现实,道:“只要别影响我泡妞就行。”

    程院长扯了扯嘴角,气道:“放心吧。”

    周浩然哈哈大笑。

    两人单聊过后,就可以把谭明亮教授放进来了。

    谭明亮的眼睛,愈发明亮,很振奋的说:“周浩然同学,我刚才思考过了,你的论文写的真好啊!我现在有99%的信心,保证你的说法是对的!”

    周浩然笑着说:“谭教授,刚才那篇论文,该忘就忘了吧,刚才窦局长的人没找你谈话?”

    谭明亮不以为意的说:“论文不发表,不妨碍咱们私下里学术交流。”

    “我回头再写一篇开发者自行实现的线程管理,未捕获异常导致线程静默死亡的论文……算了,不写这个了,这可能会被Nasa应用在航天领域。”

    周浩然自言自语的分析。

    要是因为自己的一篇论文,导致1999年Nasa的某地面控制系统没有发生线程宕机,就会让他们的那次航天发射成功。

    就有点资敌了。

    谭明亮教授和程德昌院长对视一眼,都神色错愕。

    周浩然换了一个念头,说道:“下一篇论文,我就写Native代码崩溃会连带JVM进程终止,从而破坏跨平台稳定性的专题吧。”

    谭明亮都没太听懂。

    程院长笑呵呵,“小谭,你看?”

    “院长,要不……”谭明亮想到了什么,试探着提议,“院长,我觉得周浩然同学的水平是真的,他对Java语言的理解,放眼全球……说真的,比我之前在斯坦福大学的那些同事还强。”

    程院长都有些难以置信,“真的吗?”

    谭明亮沉声道:“我有这种预感。”

    “唉!”

    程院长叹了口气。

    觉得很可惜。

    这么好的技术苗子,偏偏对技术研发没什么兴趣,都不来学校上学,在社会里赚钱泡妞……不过这也正常,年轻人嘛,都是这么过来的。

    就是有点糟蹋天赋。

    谭明亮道:“要不让他加入我那个小组?”

    “嗯?”程院长微微一怔,“你是说图书小组?”

    谭明亮正色道:“他说的对,现在的Java还存在着很多缺陷,让他来查漏补缺,我觉得最合适。我们要编一套Java丛书,面向的是全国的在校大学生。我们要确保这套书的正确性,不能误人子弟。”

    他前几个月才从美国回来。

    堪称国内最精通Java语言的一批人之一。作为行业带头人,他有义务也有责任编写一套国产的Java教学丛书,来培养国内的IT工程师。

    周浩然也听懂了,“什么意思?谭教授,你想让我跟你一起写书?”

    谭明亮笑道:“对,写一本《Java编程指南》,作为大学计算机学科的基础教科书。”

    “太初级了吧?”周浩然皱皱眉头,“这么基础的指导书,需要我来把关吗?”

    谭明亮道:“很需要!”

    周浩然沉吟,权衡自己有没有时间。

    谭明亮道:“稿费很高的。如果书的质量有保证,教育部批准作为全国大学的通行教材,每年的销量至少10万本。每年几十万的稿费,可以我们三个作者一起平分。”

    “作者一栏,要署名。”

    周浩然觉得可以接受。

    谭明亮笑道:“当然。”

    “我只负责查漏补缺,细节的编写,你找你的研究生去做。”

    周浩然肯定没空写那些细枝末节。

    “可以。”

    谭明亮也不会写具体的章节,会交给手下的学生来写。

    周浩然点了点头,“既然要写书,那不妨就多写几本。我很精通Java,但这还不是最精通的,我更擅长大数据。程院长,咱们学院都有哪些写书小组?”

    “啊?”

    程院长惊了个呆。

    “不管是数据结构,还是C、C++,操作系统、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领域,我都有所涉猎,肯定比咱们学校的老师水平高。需要的话,我可以给他们指点!我不为了那点稿费,只想代表复旦大学编写出一套完整的最好的计算机专业教材,培养我们国家自己的人才!”

    周浩然又吐槽起来。

    说国内的计算机教材,都是国外好几年前的东西,都严重过时了,怎么培养出与世界接轨的高级人才?

    教材,就是第一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