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万界从港片开始 > 第262章 改变
    此时的《旺角新闻》和《小说月刊》,就是港岛小说界的南波万。

    连带着相关漫画出版,都能在港岛漫画霸主玉郎国际的强大压力下,还能发展得如火如荼。

    不仅只是在港岛,相邻的澳岛,以及东南亚的华人聚集区,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良好口碑。

    很有那么一点,复制当年金庸爆发的模式。

    只不过,武锋手下的小说平台,很显然更有竞争力,前途也更好。

    毕竟,《明报》只是靠一人成事,《旺角新闻》和《小说月刊》却不是如此!

    每天,报社都能接到数量不菲的各种小说投稿。

    特别是内地送来的精品小说书稿,很容易叫编辑看花眼。

    但凡能在《旺角新闻》上连载的精品小说,不说一定大红大紫,但是轻松聚拢大批读者还是不成问题的。

    有了足够人气,再改编成漫画,还有电影和电视剧就很容易了。

    武锋一手打造的文娱联动模式,此时已经显露出了相当大的优势。

    别的不说,通过小说改编成的电影,票房就没有失败过。

    这很不可思议!

    要知道,电影是一项高风险投资,充满了不确定性!

    新艺城为何死瞌喜剧片。还不是因为喜剧片的成功率高么?

    像是嘉禾,在成仕龙身上下了重注,一旦成仕龙的电影失败,整个公司立即就会伤了元气。

    其他电影公司也差不多情况,根本无法掌控电影的受欢迎与否?

    也是如此,锋锐影视那边和报社这边,招募了不少的兼职编剧,专门改编受欢迎的精品小说,不至于剧本出现问题。

    事实上,小说情节受读者欢迎,只要按照小说情节拍摄成影视剧,就会拥有读者群这个天然基本盘。

    因为武锋的要求严格,每次改编小说成为剧本,都抓得很严。

    加上从内地带来的剧本围读等等好习惯,以及剧情方面严格的把控,这才出现了热门小说改编的电影,基本没出过问题的主要原因。

    编剧给力,制作用心,情节流畅,宣传到位,想不成功都难!

    就是武锋都没有料到,不知不觉间手下的文娱联动体系,竟然拥有超过五十位以上的正式编剧,兼职编剧的数量更多。

    因为小说改编电影的票房成绩不错,之前有不少影视公司,跑来报社这边购买小说的影视改编权。

    刚开始,武锋并没有吃独食的想法,只是将最热门也最有新意的小说改编权握在手里,其余精品小说的影视改编权还是会卖出部分。

    一方面锋锐影视改编不过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多的盈利。

    当然,武锋那时的想法也很简单!

    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模式,扩张手下小说平台的影响力和名气。

    只要购买了精品小说影视改编权的影视公司,拍摄出来的同名电影盈利了,或者说能保障收支平衡,那就是胜利。

    可惜,他还是高估了港岛影视公司的节操!

    尼玛,购买了精品小说影视改编权的影视公司,也不知道哪请来的编剧,又或者根本就没有正经编剧出手,也没有将买来的精品小说仔细翻阅,了解小说的具体情节以及最为精华的内容,就一通瞎几把胡乱改编。

    结果自然没占到便宜,拍摄出来的电影票房惨败!

    这还不算什么,报社这边都没有怪罪对方胡乱改编,对方却直接将过错全都扣在报社头上,说什么电影改编失败,全都是报社提供的小说本身有问题。

    有你麻痹个问题!

    报社经理刘文祥算是一个文化人,对于合作对象这样的无赖行径,虽然气愤却也无可奈何。

    可武锋是什么人?

    他不主动欺负别人,就已经算是很有涵养了。

    结果,竟然有人蹬鼻子上脸,一点都不知道分寸!

    都不用武锋出面,那几家小电影公司老板,很快都遭了殃。

    不是遇到了车祸,就是遭遇了一些莫名其妙的麻烦事儿。

    身上要是不脱一层皮,就别想着能够过关。

    等武锋听到消息的时候,事情已经彻底完结了。

    他自然知道,都是洪兴其余堂主的手笔!

    不过就是一个顺水人情罢了,他倒是也没有怎么在意。

    可是,报社这边的精品小说,出售影视改编权的事儿收紧了。

    在武锋的要求下,报社这边提出了相当苛刻的要求!

    想要购买精品小说改编权可以,不过改编剧本得先让报社这边过目,得到了通过之后才有能继续拍摄制作。

    要么就是临时招募报社手下的编剧,作为改编剧本的主力编剧成员。

    报社的理由也很简单,不想好好的精品小说,被糟蹋了。

    结果,港岛的正规影视公司,没几家愿意这么合作的。

    可偏偏,不少社团开设的影视公司,却是态度积极的寻求合作。

    尤其是和连胜旺角堂主龙根开设的影视公司,最为积极。

    不知道是不是拍摄风月片太多了,想要拍摄一些正经的院线电影扭转口碑,又或者有其他的心思目的?

    总之,龙根开设的电影公司,直接选择了第二条进行合作。

    按照这家伙的说法,正好省去了找正经编剧的麻烦!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在改编剧本没有问题,龙根开设的电影公司又舍得投钱,拍摄制作也算是颇为专业的情况下,电影上映后的票房成绩并不差。

    一千三百万的总票房成绩,乐得龙根这厮合不拢嘴,甚至忍不住大摆宴席庆祝,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拍了一部《英雄本色》呢。

    事实上,龙根自然有开心的理由!

    其毕竟购买了报社手里的精品小说影视改编权,和武锋也算是有生意往来。而且还能接受看起来苛刻的条件,武锋说什么都不会无视。

    自然帮忙联系了双南院线,免去了这厮寻找放映渠道的麻烦。

    其余金公主,还有嘉禾以及德宝院线,宰人的时候可是相当狠辣的。

    他们可不会管,龙根是不是和连胜堂主!

    龙根就这样,轻易的和双南院线搭上线,有了正规的院线放映渠道。

    也就是说,以后龙根开设的电影公司,拍摄出来的正规院线电影,都能够在双南院线放映,得到正常的排片。

    别以为一千三百万的票房很少!

    龙根有私下里的录像带出售渠道,加上一些正规的海外版权收益,肯定不会比港岛这边的总票房差!

    事实上,一部合格的院线电影,总体收入比风月片高多了。

    这事儿,在港岛影坛还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结果,那些正经的电影公司,依旧没多少反应。

    而社团开办的电影公司,则是纷纷上门购买精品小说改编权。

    出现这样的情况,武锋也是相当无语。

    不过他并没有关闭合作大门,只要对方愿意接受苛刻的合作条件,其他的也不用理会太多。

    小说改编的电影数量,开始逐渐增加!

    至于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眼下全部都是亚视在操作。

    无线方面,并没有透露丝毫想要合作的想法。

    武锋也不在意!

    只要小说平台能够源源不断的推出各种类型的精品小说,报社和出版社方面,能够给武锋提供相当稳定的收入。

    特别是,内地方面的投稿数量越来越多。

    给于了小说平台,最为重要的精品小说资源。

    武锋当年下意识的举动,在内地文化圈掀起的波澜越来越大。

    不少内地作家,都通过给《旺角新闻》和《小说月刊》投稿,收获了此时来说相当惊人的稿酬以及版税收入。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一本五十万字数的小说,最低的稿酬收益都有两万五千。

    在这个基本工资不到两百的时代,绝对属于一笔巨款!

    也是如此,通过一本书发家致富的内地作家数量,可不在少数!

    随着影响力扩散,许多小说爱好者,非作家群体也开始了小说创作。

    其中自然不乏优秀作品,同样通过在港岛的报纸以及杂志上刊载,赚取了相当惊人的收益。

    就跟后世的网文发展差不多!

    有了足够的金钱刺激,加上门槛不高的因素,一头扎进小说创作圈的内地作者数量,陡然狂增。

    武锋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他在内地的集团公司,就设有针对内地发行的小说杂志。

    类似于后来的《武侠》以及《今古传奇》之类的杂志,收纳的全都是质量还算优秀,却不足以在港岛那边登载的小说。

    当然,也不是说这些小说质量就达不到精品甚至热门程度,而是有些小说类型,在港岛那边相当的冷门。

    好几本不同分类的小说杂志,一经推出立即火遍内地。

    一期的发行量,从刚开始的三十万册左右,迅速提升到了两百万册的高度。

    为了更好的经营自家的杂志,以及小说品牌,内地的集团公司,已经在各地省城开办了大型的图书买卖,以及租赁门店。

    目的很简单,就是和盗版商抢生意!

    眼下,单单依靠港岛这边,出版发行的众多热门,精品小说和漫画,还有内地的几本小说杂志,就足以叫这些门店火爆异常了。

    事实上,等以后内地的经济发展得更好一些,这些已经拥有了不小名气的大型图书门店,能够发挥更多的作用。

    武锋可不会厚此薄彼!

    既然在内地开辟了火爆的小说市场,那在南洋的华人社区,自然也少不了相应的自营图书门店。

    同时,收纳来自南洋地域的优秀小说稿件,声势只能说还算可以。

    说起来,在南洋各国的华人社区开设自营图书门店,洪兴可是起了不小作用,避免了不少的麻烦事儿。

    就算到了二零二四年,南洋都算不得什么秩序安宁的地方。

    在八十年代末,那边的秩序只能说更加糟糕!

    如果说港岛社团横行的话,那南洋各国就是各种妖魔鬼怪起舞了。

    有时候,社团的名头在那边,甚至比钱都来得有用。

    还是那句话,只要社团能帮忙解决问题,武锋一点都不介意动用社团的力量,大家都是这么干的。

    也就在武锋巡视手下产业的时候,港岛的一流社团却不安宁。

    东星龙头骆驼,和连胜元老邓伯等人,也不知道究竟如何凑在一起的,直接给蒋天生打了个电话,想要谈一些事情。

    至于谈什么?

    当然是蒋天生,靓坤还有韩宾三位洪兴大佬,弄出来的堵,船一事了。

    那可是相当大的一块肥肉,而且还不是港岛内部已经被瓜分干净的肥肉,而是硬生生造出来的肥肉,他们自然想要分一杯羹。

    单独一家的话,和洪兴商谈丝毫都没有底气。

    那就联合起来好了,蒋天生多多少少都会忌惮几分的。

    真是打的好算盘!

    事实上,都不用仔细打听,和连胜旺角堂主龙根,就主动向武锋通风报信。

    没别的原因,只因龙根自觉和武锋,有共同利益。

    那就是向暹罗,还有中南半岛走货服装鞋帽!

    事实上,到了十二月的时候,龙根联合林二少的走货生意,已经做得相当大了,一点都不希望港岛江湖出现纷争。

    和龙根有相同想法的,就是刚刚进入走货行业的东星本叔一伙人。

    他们都是想安安稳稳的做走货生意,私下里悄悄赚大钱!

    要是可以的话,他们甚至不介意联合洪兴,给自家龙头难看!

    混江湖到了最后,还不都是为了钱?

    东星本叔一伙人,最近可是老实安分得紧,甚至都没有主动招惹铜锣湾的大佬B,给了大佬B一个相当难得的喘息机会。

    得到了消息反馈,蒋天生立即打电话叫武锋过去谈事。

    等武锋到了蒋天生的露天泳池别墅,靓坤和韩宾已经提前到来了。

    “你们两个家伙,回来了也不知会一声!”

    武锋笑骂道:“特别是坤哥你,咱们可是邻居啊!”

    “你小子不声不响的就成为了元老,我还以为你以后不参合社团事务了!”

    靓坤白眼一翻,没好气道:“再说了,老子最近头疼得很,哪有闲工夫和你小子聊天打屁?”

    “不能吧?”

    武锋不信道:“最危险的时候不是已经过去了么,坤哥以后只等着收钱就是,还有什么好头疼的?”

    “呵呵,蒋先生想要我当洪兴龙头!”

    靓坤迟疑道:“老子心中纠结得紧,不知道该不该接受蒋先生的好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