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子找了大半夜,终于在一个穷巷里找到了昏昏沉沉的顾老大。
顾老太当场就扇了他两巴掌,但顾老大看见她来了,嘿嘿傻笑,“娘,你来了啊!”
“你这个混账!”顾老太气不打一处来,“没想到你越大越不省心,竟让全家人都跟着操心!”
“娘,我好快乐啊!我赚了好多钱孝顺你和爹,我们一家子又回到了蒲村,所有人都很尊重我们家!我还看见老二生了个大胖儿子,老三的生意红红火火,老四还考上了状元,光耀门楣了!”顾老大一边傻笑,一边念叨着,语气里满满都是与有荣焉。
顾家人听着哭笑不得。
但顾长雁仍觉得不对劲,“爹也没有喝酒啊,怎么看着像是喝醉了似的?”
顾老三上前晃了一下顾老大,“大哥!大哥!你醒醒!”
然而,顾老大只是像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眼神放空。
这怪异的一幕令顾家人心惊胆战,他们立马拖着顾老大去医馆。
大夫给顾老大探脉后,皱起了眉头,“他吃了罂粟膏。”
“罂粟膏是什么东西?”
顾家人不解,顾老三听闻却是心里一个咯噔。
他连忙追问大夫,“罂粟膏是那种吃了之后会让人产生快乐的幻觉,吃一次会立即上瘾的毒药吗?”
大夫点头肯定,“对。”
“但他说买的是止疼药啊!”刘氏心慌不已,虽然她不知道罂粟膏是什么,但是听见“上瘾”这两个字,直觉那是不好的东西。
大夫摇了摇头,“若要戒掉,恐怕得费一些功夫了。”
闻言,顾家人心情沉重。
顾老太沉吟片刻,当即决定,“我们现在就离开和永镇!”
她一向是家里的主心骨,一声令下,其他人立马行动起来。
顾老三在这时候找上顾老太,说:“娘,我有事要出去一趟,明天就回来。”
知子莫若母,顾老太自然清楚他想干什么,连忙拉住他,劝阻道:“老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娘,我只是去打听一下,不会冲动行事的。”顾老三安慰道。
“真的?”
“真的!”
得到顾老三的再三承诺后,顾老太才缓缓松了手,“我们辰时便要离开,你一定要尽快回来!”
“好。”顾老三点头应下。
顾长雁看他离开,疑惑。
百里风给她分析,“你三叔去查你爹吃罂粟膏是意外还是被人算计了。”
顾长雁表情一变,“是之前一直跟着我们的那群人?”
“有可能。”百里风略想了下,“但我更倾向于是我们露财了。”
顾长雁闻言,秒反应过来,“你是说我们一家子四处采购引起镇子里某些人的注意,所以他们就把主意打到了我爹身上?”
百里风点头。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确要尽快离开。”顾长雁忧心忡忡,“刚才三叔一个人出去了,会不会有危险啊?”
百里风安慰她,“你三叔是一个商人,商人机灵着呢,你三叔肯定能逢凶化吉的。”
顾长雁此时也只能选择相信他说的话了。
她转头看见顾老太忧心忡忡的表情,连忙上前安慰,“奶,你放心,三叔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顾老太捏了一下她的小鼻子,“你又知道你三叔去干什么了?”
“不就是看我爹受欺负了,出去找欺负他的坏人呗!”
“我家乖宝可真聪明啊!”顾老太没想到她真能猜出来,忍不住惊奇。
顾长雁摸了摸鼻子,连忙把百里风给供出来,“是小风猜到告诉我的。”
顾老太意外。
她多看了百里风两眼,忍不住叹了口气,“作为男娃,小风长得也太俊了些。”
顾长雁歪头,“长得俊还不好吗?”
“男子长得太俊难找媳妇儿。”顾老太似乎已经想到百里风长大以后的情路有多坎坷了,看着他的目光都带了些许慈爱和怜惜。
百里风:“……”
顾长雁嘴角抽了下,实在没想到自家奶奶的想法这么天马行空。
一晚上,顾家人上上下下的,将买好的东西都一一绑在了驴车上。
顾长雁看着沉沉睡去的顾老大,跟顾老太提议道,“奶,我们把爹绑起来吧!”
顾老太一愣,“为何啊?”
不等顾长雁解释,百里风就说了一嘴,“吃罂粟膏上瘾的人极容易狂躁,一旦他犯病,就会发狂、打人!到时候,不管对方是朝夕相处的妻子,还是抚养自己长大的母亲,若不及时控制他,错手杀人也不是不可能。我就曾经见过吃五石散上瘾的人错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清醒之后痛不欲生就自杀了。”
闻言,不仅是顾老太,就连顾家其他人都是悚然一惊。
顾老太当即开口,“找绳子把老大捆起来!”
顾老二和顾老四也不敢耽搁,连忙找来绳子,将顾老大五花大绑,抬上驴车。
顾老太叹气,“老大虽然木讷,但极为孝顺,如果真的在犯病时对我们动了手,恐怕他这一辈子都过不去。”
收拾好东西后,一家子又花钱在栈厨房里烙饼、蒸窝窝头,尽量把买来的粮食都做成干粮,方便带在路上吃。
之后,众人分人守着驴车,轮流睡了两个时辰。
第二天,辰时。
顾老三准点回来了。
顾老太也不多问,直接坐上驴车,一家子出了镇。
“把武器都拿在手里!”顾老三连忙提醒道。
其他人一听,顿时紧张起来,纷纷把防身用的武器掏出来。
就连百里风也抬起十字弩对着和永镇的牌坊方向,随时准备射击。
顾长雁回头去看。
果然看见一行人匆匆赶来,看着顾家人离开,露出了不甘心的表情。
顾长雁冷下脸,当即对百里风道:“射箭恐吓!”
下一刻,百里风射出了一箭,就射在那群人身前半米处,入土三分。
那群人吓了一跳。
有些人不想放走大肥羊,想追,但有些人怕狗急跳墙,不想追。
两派之间发生内讧,等好不容易统一了意见,一扭头,发现顾家人早已经逃之夭夭。
顾家人一路逃离,不敢停歇片刻,直到日上三竿,赶驴车的顾老汉才气喘吁吁地停了下来。
驴车不比马车,一头驴最多只能拉自身两倍多的重物,而顾家一共九个大人、三个小孩,早已超载。
所以,只能驴车上的人轮流下来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