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平是个做惯生意的人,从前走街串巷的当卖货郎练就的一张甜嘴,用在卖魔芋豆腐和榨菜上那简直是无往不利。
本就一张嘴讨喜,冲着江秋意的恩情,更是卖力的推销,这魔芋豆腐的生意仅仅做了十来日,就已经供不应求,不得以,江秋意又从邻村请了两个手脚麻利,老实本分的妇人来家里头给三姐帮忙。
地已经是看好了的,早饭的时候,江秋意再一次跟六郎娘谈起了买地垦荒的事情。
“婆婆,您也瞧见了,这魔芋豆腐的生意算是做起来了,眼下这一天天的都不够卖的,只能限量,一天也不敢做多,就怕家里头的生魔芋不够使了。金贵岭的蛇六谷已经挖的差不多了,最近几天都开始往青贵岭,大兴岭那些远的山里头找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谢四妹嘴里头吃着椒麻鸡,不下心抹了一嘴的油,还辣的呼哧呼哧的,就开始刁难江秋意了。
“不够卖是因为你卖的太便宜了,要俺说干脆把价格往上涨一涨,就卖一斤五文钱,还有你给美凤相公的工钱也太高了,热河哥的工钱本来就不低你还给他又翻了一倍,他现在一个月可是六两银子的工钱啊!”
“还有李大寨过来搭把手的那两个妇女,工钱也高的离谱,眼下这样的时局,就是一天十文钱也大把人争着抢着干,你跟个不懂行的似的,给人开那么高的工钱!好像咱家是开善堂的似的!”
嘴角抽了抽,实际上每次听谢四妹说话,江秋意都是想大嘴巴抽她的。但,咱是那有涵养的人,不跟她一般见识,不看僧面看佛面。
忍了忍,江秋意说:“人心比人心,以诚待人,他人必以诚报之。我给方平的工钱是一天五十文,可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的到咱家来帮忙,本来他只负责来拉魔芋豆腐去市场上卖的,现在他每天都挑家里头最忙的时候过来帮忙。”
“新买的那几口专门做魔芋豆腐的大铁锅,要是没有方平,我和三姐两个人哪搬得动?再说了市场上的生意全靠他一个人支应着,你以为是容易啊?先头的那几天,他招呼人招呼的嗓子都哑了,要不是我买了些胖大海叫他泡水喝,现在说话都还是沙哑的呢!”
夹了一个鸡腿放到六郎娘碗里头,江秋意继续说:“且不说方平现在干的活还有替咱家挣的钱早就已经超过了他的工钱,就是热河哥,还有李大寨来帮忙做魔芋豆腐的二蛋娘,杏花娘,也没对不起我给的工钱。”
“人家手脚多麻利,进了院门一刻也不敢闲着,魔芋豆腐的活做完了,这院子里的洒扫,甚至是你谢大小姐的衣裳,不全都是人家洗的吗?再说说麻辣小鱼干,现在一天最少做三四百斤,全是热河哥扛到河边去晒的嘛?晒干了再送家里头来,看六郎去当兵了,还主动上山替咱家打柴火。”
六郎娘小心眼,却不黑心,她弄不清楚江秋意的生意是怎么做的,只知道光每天的进项,就足够她每天上交给自己好几两银子了。
刚开始六郎娘还留了个心眼,怕江秋意藏私房钱,会赚钱了自己主意大了起来,回头再干出点什么事情来。于是她每天盯着这些钱的进进出出,后来却发现江秋意弄了本很详细的账本。
六郎娘不识字,每天晚上江秋意就拿着账本,详细的记录今天一整天的账目。魔芋豆腐做了多少斤,卖出去多少钱啊?收小鱼仔多少斤花了多少钱,换出去多少魔芋豆腐,扣除人工铺租成本,净盈利是多少啊?
大到谢掌柜来进货送来的货款,小到家里头买盐买醋的开销,一笔一项,清楚明白,和剩余的银子也全都对得上,没有半底藏私。
渐渐的六郎娘也就不看那么紧了,只是这几天江秋意又闹着要拿钱买地垦荒,听她的意思,家里头的钱是得一分不剩的全部拿出来了。已经进了口袋的钱再往外掏,六郎娘是怎么都做不到。
江秋意还在劝:“现在是三月,正是种植农作物的大好时机,这一波种下去,就不用担心蛇六谷供应不上断了这门生意了。回头收了麦子,咱家那三亩地也别再种麦子了,土质不好影响收成,也种成蛇六谷,到时候这生意就算是做到临安城,咱也能供应得上。”
“你要种蛇六谷俺是不反对,包括你莫名其妙的租了村里头家家户户门前院里的老核桃树,在上头移植什么紫皮石斛,俺也没说啥,可你说买地垦荒种黄豆种蚕豆,这两样东西管干啥?全不是粮食,最多做成嘴头食,种那个干啥?”
江秋意有些头疼,六郎娘忒细作,啥都要问的清清楚楚的,偏偏还一根筋,但凡是她觉得不对路的,你就很难说通她了,解释起来费劲的很!
眼珠子转了一圈,她说:“这样好不好,家里头现在总共有一百五十两银子,婆婆你权当是借给我了,六个月,九月九重阳节之前,我还您一千五百两,怎么样?”
“啊?”
“滋……”
六郎娘下巴都快掉地上了,谢三姐是倒吸了好几口凉气,四妹则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一千五百两?六个月,六个月你就能赚一千五百两?你疯了吧你!”
江秋意深不可测的笑了笑,故意装作一副神秘莫测的样子,睥睨率先提出质疑的谢四妹:“疯没疯你就别管了,反正只要有这一百五十两,我就一定能把它变成一千五百两!”
一千五百两啊!那是谢家几辈子都不可能赚到的巨大财富啊!六郎娘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仔细的盯着江秋意,似乎是想分辨她话里的可信度。
见六郎娘已经动心了,江秋意再接再厉的劝说她:“您权当这是一场豪赌了,哪怕输了也还有魔芋豆腐和麻辣小鱼干的生意顶着,一百五十两随时可以赚回来,要是赢了呢?远的不说,往后这石屏县十里八乡论起家业来,可就属咱家是拔尖的头一份了!”
十里八乡的头一份,这话算是说到六郎娘的心坎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