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起来怎么这么憔悴?是你皇兄没好好照顾你吗?”
太后一脸的关切,伸手想摸一摸楚逸瑾的脸。
但楚逸瑾只是冷淡的后退一步,对着太后行了一礼。
“儿子无碍,听陛下说,母后你想我了,儿子就过来看看你。”
太后看着直接落空的手,脸上的关切一顿,表情有一瞬间的扭曲。
但太后很快就反应过来,在楚逸瑾察觉之前,快速的收敛好脸上的表情。
“我记得你以前,都是喊陛下皇兄,怎么忽然改了称呼?”
“陛下如今是皇帝,是君,和以前不一样了,我自然是要懂分寸。”
楚逸瑾眸色淡淡的解释。
“罢了,你既然不想说,哀家也就不问了。”
太后哪能看不出楚逸瑾只是在敷衍她,根本就没说实话。
只是太后也不是真的关心,楚逸瑾和楚逸恒的关系,到底出现什么问题。
她想见楚逸瑾,自然是有其他目的。
“哀家最近听闻,皇帝给你赐婚,但你不满意。”
“为了和皇帝置气,你这段时间都没上朝,一直躲在家里不出来,这可是真的?”
楚逸瑾闻言,抬眸看了太后一眼,说话的语气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讥讽。
“是真是假,很重要吗?”
“母后问这件事,难不成母后有办法帮我拒了赐婚?”
太后像是没听出楚逸瑾话语中的讥讽一般,不疾不徐道。
“你是哀家的儿子,你若是真的不喜欢,哀家自然是要帮一帮你。”
闻言,楚逸瑾露出几分诧异,随即又转变成欣喜。
只是还未等楚逸瑾开口,太后话锋忽然一转。
“不过——哀家能帮你一次,可帮不了你第二次。”
“阿瑜已经死了,你如今连一个子嗣都没有,迟早是要娶新人的。”
“不如这样,你也退一步,你若是不喜欢皇帝选的人,哀家替你选一个如何?”
楚逸瑾的喜悦才出现片刻,瞬间就消散了。
他在心中自嘲,他早就知道,他的母后对他,从来都是无利不早起。
他此刻也反应过来,这才是太后愿意帮他,让楚逸恒收回赐婚圣旨的真正原因。
他刚才怎么就猪油蒙了心,居然会相信太后是真心想帮助他。
楚逸瑾自嘲一笑,但他没有直接翻脸。
毕竟他也很好奇,太后想给他选的继室是谁?
楚逸瑾没有第一时间拒绝,这就给了太后一个错觉,让她错误的以为,楚逸瑾对她提出的建议,有几分心动。
太后脸上的笑意多了几分真心。
她转头给一旁站着的徐嬷嬷一个眼神,徐嬷嬷立马明白太后的意思,转身取来了一本小册子。
“皇帝同意选新人入宫,这些是皇后前段时间整理给哀家的名单。”
“皇帝和皇后将这件事交给哀家处理,你看看这名单上的人,看有没有喜欢的,到时候哀家和皇帝好好说说,给你换一个你喜欢的。”
楚逸瑾接过小册子,随意翻开前面几张,脸上的讥讽彻底压不住了。
“原来母后好心想帮我在陛下那里周旋一番,不是心疼我,而是想为你的母家争取啊。”
楚逸瑾合上册子,随手将册子扔到一边。
“你说着的这叫什么话?”
太后眉头一皱,不满楚逸瑾对她说话的态度。
“难道不是吗?”
见太后不承认,楚逸瑾干脆把话挑明了说。
“这册子上的人,论家世背景,论才华美貌,母后母家的侄女,哪一个是顶尖的?”
“我实在是好奇,她们有什么资格排在最前面?”
听到楚逸瑾说自己母家的侄女的坏话,太后直接沉下脸来。
“楚逸瑾!!”
太后强压着怒火,直呼楚逸瑾的名字,明晃晃的表现出她对楚逸瑾的所作所为的不满。
“我好心为你选妻,你这是什么态度,你是对我有所不满?”
“有些事情,母后与我心知肚明就好,何必挑明了说,让你我脸上都不好看?”
楚逸瑾说话看似委婉,实际上就是承认了他对太后确实心生不满。
“哀家自认对你也算用心·······”
“是吗?”
楚逸瑾打断太后的话。
“母后说这些话的时候,难道心里不会不曾升起羞愧的情绪吗?”
“还是说,母后觉得,你利用我争宠,故意给我下药,让我生病,想要以此作为借口,让父皇来看我,顺带看看你。”
“结果父皇即便是知晓我生病,也不曾来看望我,而是一直留在贵妃身边,你觉得我无能,对我大失所望。”
“甚至不顾我被药物伤害的身体,只顾着自己伤心难过,全然没想过为我喊太医过来治疗,这些都是对我用心!!”
太后脸上的怒火被惊恐取代。
“你······你怎么会知道这件事?”
这件事发生在楚逸瑾很小的时候,楚逸瑾怎么会知道这件事?
“我难道不该知道吗?”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楚逸瑾自然也没有了顾虑。
“母后难道就没想过,为何我从小就不亲近你?”
迎上太后惊慌的眼神,楚逸瑾说出原因。
“我还记得那时候,你总是会在暗地里说,我是个白眼狼,完全不能体谅你十月怀胎的辛苦,还有生我的时候的九死一生。”
“可母后,我不欠你!”
“从你为了利用我争宠,给我下药,害得我险些发烧至死的时候,你给我的命,我就还给你了。”
“你·····你······”
看着楚逸瑾看向她时冷漠得不带一丝感情的眼眸,太后几次张口,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还有一点就是,我一直都觉得,母后不该说我冷心冷肺,因为真正冷心冷肺的人是你。”
“我出生在你和父皇之间,感情已经所剩无几的时候,所以你不疼我,甚至厌恶我,我偶尔也是能理解你的。”
“可陛下出生的时候,那时候你和父皇的感情还很好,陛下可以说是在你们共同的期待下诞生的。”
“你和父皇,都曾经给了陛下所有的疼爱,可后来父皇身边的人越来越多,你和父皇也渐行渐远。”
“面对你曾经无比疼爱的孩子,你又是如何对待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