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城虽然不大,但却也算得上繁华,两派的建筑林立。只是栈却显得普通了点,位于最靠东城门边的一处庄园旁。众人便是准备下榻在那。
这家栈虽说看起来不算大,可生意却出奇的好,可以说是店爆满。待到了杰仁一行人到达门前的时候,却刚好听到一位人与店小二的对话。
“小二,还有空房吗?我要住店!”那人问询道。
“实在不好意思啊,倌。本店已经可满了,你可以到本城的其他地方去问问?”店小二抱歉的回应道。
“可我已经打听过了,本城最大而且好点的栈就这儿了。”
“哦,城西倒是有一两家小的行商社,或许可以落脚。”
那倌似乎还想分辨几句,但小二似乎已经不耐烦了,便匆匆的打发他走了。见此一幕的杰仁自然心中明白,摇了下头便吩咐众人回头找别的落脚处去。
说来也奇,那店小二在赶走了那倌后,原本就打算往店里进去。冷不丁看到了杰仁这几人回头,却是停顿下来,略有所思的站定了一会儿,便飞奔上来。
“几位倌是要住店吗?”那小二忙不迭的奔了上来。
“是啊,可你不是刚才和那位倌说已经满了吗?”杰仁疑惑的问道。
“嗨呀,那是蒙他的。你们来自然就有啦!”那店小二解释道。此刻他两眼中精神焕发,似乎显得格外兴奋。只是当杰仁再问起他怎么回事时,却闭口不谈,只是给他们不住的介绍着这汉阳的出名之处。
“倌知道吧,其实我们这汉阳,原本以前叫做‘汉阴’,汉水一直是从龟山之南流入长江的。在还是鞑子统治的那会儿,汉水在郭茨口改道。河水的特点就是裁弯取直,这次汉水径直向东流经龟山之北入长江,才形成了今天的模样,而汉阳也是至此后才叫开的。
若论起它的历史来,就远不止这些了。曾有一曲高山流水,使士大夫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结为知己。在汉阳也留下了许多与此有关的地名。钟子期葬于新农集左边的马鞍山下,附近有个上集贤村和下集贤村。传说,钟子期原是楚国贵族,他不愿为官,与好友隐居山里,结草为庐,以打鱼、砍柴为生。由于他们都是有才的贤士,后人便将他们住过的这一片都称为‘集贤村’。钟子期去世后,其族人移居现钟家村人行天桥东侧的一小山丘上,形成村落,名钟家村。俞伯牙当年断了琴弦的地方,在汉水边的一个小渡口,如今这里拥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琴断口。而伯牙摔琴之地,在汉阳区永丰仙山村的仙女山平塘渡一带,后人称其为碎琴山。到了北宋年间,有人感于‘知音’,故在汉阳城北面出城二里的土丘上筑台,命名为‘琴台’。更其他很多的传说在内,恐怕也非一时半刻给你们能完全讲得清楚的。”店小二喋喋不休的为杰仁他们介绍着,知道他们去了二楼的房间后,方才回头,去准备几人的用餐了。
安排的房间倒是有有三间,两大一小。龙海和古墓的二位住一间大的,杨晓月与龙氏姐妹占了另一间大的,剩下那间小的唯有留给了杰仁。收拾完行李,几人下来用晚餐,这个时候小二才又跑过来问他们需要些什么。
点好了菜肴,杰仁又叫住了那小二,问他何以今日这儿房会如此紧缺,按说平时不应该的。
那小二笑笑,便回应道:“倌,你还真别说。往常如此是没错,只是今日却略有不同。”
“哦,有何不同?”
“只因今晚有本地最出名之一的襄戏班子前来演戏,所以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说起来这一队戏团也是成立时日不长,但是却能在短短半年内红遍大江以南,确实也绝非易事。据说他们来此只演一场,而地点恰好就是本栈。”那小二解释道。
“看起来挺有些名气,还真是巧了。”一边的杨晓月也插上嘴来。
“是啊,据说他们能演的戏可多了,什么汉剧、黄梅采茶戏、花鼓戏等等多着了。”
真是来的早不如来得巧,杰仁他们用罢晚餐,在外头找了个桌子几人坐下,一边的听着那小二哥的说道。这栈虽然看起来普通,但是外间的大厅却极为宽大,足容得下三五百人站在厅中也不显得拥挤。而杰仁他们所坐的,便是后边排好桌椅的中排偏右位置,正吃着茶悠闲的互聊着放松心情,那会儿也鼓声越来越大。而此时大厅里基本上有座位的都已坐满,而楼上的座位也是同样如此,再向门外看去,也是早已挤满了围观的百姓。
“什么声音?”龙小芸好奇的问道。
“呵呵,是戏班子的人进场啦。你们在此观看,我还要去前面招呼去了,就暂时不奉陪了!”说着那小二一拱手,便自离去了。
杰仁暗叹声这排场可是够大的,便不再多说什么吩咐大伙儿安心看戏。
这首先演的,却是那花鼓戏。只见十几个人拥上中央临时搭起的戏台,个个身披红缎,腰里系着一个腰鼓,有节奏的打着牌子。看这些人的年龄却都是参差不齐,男女老幼的皆有。手中锣鼓擂动,随着节拍上下舞动。
虽然看起来平凡普通,但是外圈门口围着的百姓却热情不减,纷纷较好。不过很快,一阵竹笛声起,厅内也渐渐有了掌声与叫好声,开始的时候稀稀落落,伴随着的便是一阵琴声袅袅。那原有的一些鼓掌声和较好声都停了下来,而皆转为了凝神倾听。
“这是湖光月色曲!”杨晓月轻声言道,不过脸上却带了一丝奇异,似是有了种特殊的感触。
此曲清新明快、悠扬华美,闻听之下,令人似坠入梦,仿佛置身于一片湖光月色之下。皎洁秋月清辉下的湖光幽静迷人,秋夜景象平和、静谧,晚风轻拂、素月幽静。一潭平静的湖水,映照著一轮皎洁的秋月,碧空万里,波光闪烁,青山,树,亭台,楼阁,在月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层轻纱。此情此景虽不能见,却如身临其境,禁不住有一番感悟。大约持续了小半柱香的时间,方才曲毕,而众人仿佛犹自在那境界之中。直到许久之后,场中方才爆发出呼啦啦一阵的掌声与叫好声。
“晓月,怎么了?”回头望见杨晓月那复杂的眼神,杰仁不禁问道。
“没啥。只是这首曲子总是给我一种熟悉的感觉。”杨晓月心不在焉的道。
“哦,你曾经听过?”
“却是如此,而且这其中我还有中回到家中的意味。”
“是吗,听这曲子刚才的来处,想必这琴笛合奏中的两人应该就在我们的楼上雅间中。”杰仁判断道。
“嗯,而且我能感受到此二人皆不是简单之辈,估计这一身修为不在你我之下!”杨晓月也跟着言道。
便在这时,有一位像是戏班子里伙计模样的人过来,直到了杰仁这桌前停下。
“这位公子,我们家老板想邀你到楼上坐坐,不知您意下如何?”
这位伙计所指的显然便是周杰仁,而闻听对方来意,周围的几个同伴也是齐刷刷把目光望向了他。
“可否告知你家主人幸甚名谁?”杰仁在回头看了几眼众人后,便问那伙计。
“这个小的倒是不好告知,或许您楼上一叙便知道了呢!”那伙计显然带了些试探的口吻。
“也罢,你就前头带路吧,我倒是也想会一会你家主人。”杰仁说着便洒脱的离座而起。
“杰仁,你真的要和他一起上去!”龙小惠诧异的道。
“你们别担心,我不会有事的。”回头看看别的同伴,也都是一副关切的眼神,杰仁自然知道他们的心意。便递过来一个放心的眼神,便随着那伙计上楼了。
楼上的某间窗户里正有一个目光望下,别人未曾注意,可杨晓月却一眼便瞅见了。那是一个男子的身影,头上有纱珑蒙着面,可她却对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二人对视片刻,那男子便伸手关闭了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