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学霸的三国校园史 > 第24章【大型舞台剧】赤壁之战
    主要人物:

    周瑜

    黄盖

    鲁肃

    曹操

    次要人物:

    孙权

    孙策

    大乔

    张昭

    甘宁

    阚泽程普饰

    谋士甲吕蒙饰

    谋士乙陆逊饰

    诸葛亮

    张辽袁绍饰

    探子陈宫饰

    幕后开场前

    赵云:啊,我盼了这么久,总算盼到这一天了!

    庞统:哦?什么让你盼了这么久?

    赵云:终于让我盼到三个小组一起合力演一出戏了!

    司马懿:都说了这是三分天下,那我们三方就都出一点力吧。

    孙权:明明是我们这边出的力更多些。

    孙策:我中立,我中立。

    周瑜:权当听不见好了。遇上你是我八辈子的霉运啊。

    孙策:别这样嘛公瑾,咱们都是连襟兄弟了,别这么见外嘛!

    周瑜:(甩开孙策)恶不恶心,谁和你是连襟了!

    孙策:嘻嘻,又能和自己的女神在一起演戏了哦!!

    开幕

    主持人:周瑜,175年到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县人。长壮有姿貌,精音律。周瑜小时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沙场平定江东。后孙策中箭身亡,其弟孙权继任。周瑜将兵奔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公掌众事。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大败曹军。由此定下了三足鼎立的基础。后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在巴丘病逝,终年36岁。

    第一话:孙策病故,孙权继任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被许贡的门用毒箭刺杀。

    第一幕孙策寝室

    孙策:(奄奄一息)记住……日后,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只可惜……可惜,周瑜不在身边……不能当面嘱托……贤妻,你一定要让你妹妹小乔转告周郎……

    大乔:嗯……(泣不成声)

    张昭:(走上前,握住孙策的手)主公,我等一定会竭力辅佐将军,不必挂念。

    孙策:嗯……(手轻轻垂下)

    孙权:兄长!(扑到孙策身上,抽噎着)

    周瑜:(把门撞开)主公!(看到已经断气的孙策,双膝跪地)我来晚了!

    孙权:(停止了抽噎,扭头一看)公瑾?

    周瑜:(轻轻走上前,泪流满面)主公……伯符,你怎么可以这样?你怎么可以,丢下这么多为你效力的人,丢下自己的亲人,丢下你手上的半壁江山,就这么不负责任地走了?怎么可以这么不小心呢?这么轻易就被许贡匹夫手下的门刺杀了呢?连我最后一面都没见到,恐怕你在九泉之下也会死不瞑目吧……

    张昭:公瑾,我知道你与主公关系很好,可是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啊。

    周瑜:嗯,子布,你说得对。(擦干眼泪),人死不能复生,请将军节哀,凡事以大局为重。现在我们应该整顿人马,完成主公的意志,横行天下!

    孙权:嗯。

    第二话:诸葛入殿,智激周瑜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孙权任周瑜为大都督,统领三军。同年九月,曹操率领百万雄师逼近江南,恐吓孙权。孙权内部文官主降武将主战,孙权举棋不定。鲁肃引荐诸葛亮,孙权很高兴,热情款待了诸葛亮。

    第二幕大堂

    张昭:主公!曹操南下,还带有百万雄师,我们不是他们的对手啊!还是尽早投降,可以护大家平安!

    谋士甲:对啊对啊!昔日官渡之战,曹操凭借着比袁绍少十万分之一的兵力都能轻易灭了袁绍统一北方,更何况现在的曹操已经有了百万之众,还是投降为好。

    谋士乙:主公!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和曹操对抗的各路诸侯皆已灭亡,主公万不可和曹操争执,免得惹祸上身,刘备就是前车之鉴啊!

    孙权:这……这……这该怎么办呢?(想了一会)对呀!兄长临终前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如今子布主降,何不去问问公瑾呢?

    鲁肃:主公千万不能投降!其他人皆可投降,唯独主公不可投降。想想主公手上的这江东六郡,有长江天堑,易守难攻,此时如果俯首称臣,岂不有负父兄的嘱托?

    孙权:可是,如果我要和曹操抗战到底,那我们如何取胜?

    鲁肃:主公可知卧龙先生否?

    孙权: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卧龙?

    鲁肃:正是。如今卧龙先生从江夏而来,前来拜见主公。

    孙权:好!好!快带卧龙先生进来!

    {诸葛亮进殿。

    诸葛亮:(暗自嘀咕)这就是吴侯孙权孙仲谋么?今日一见,果真非同凡响。

    孙权:啊,卧龙先生来了,快快请坐。

    诸葛亮:请!

    鲁肃:(小声)卧龙先生,待会千万不要说曹操有百万之众,我担心会把吴侯吓着了。

    诸葛亮:(微微一笑)明白了。

    孙权:卧龙先生,曹操到底有多少兵马?请先生赐教。

    诸葛亮:(扇扇子)百万之众。

    孙权:(惊)什么?

    诸葛亮:没错。曹操原有青州军二十万,灭袁绍,又得五六十万。中原招兵三四十万,又得荆州军二三十万。加起来,绝不少于一百五十万。我只说一百万,只是恐怕惊吓到了各位。

    鲁肃:(扶额)哎呀!

    孙权:那,依先生之见,应该是战是降?

    诸葛亮:我还是奉劝各位,尽早投降。

    鲁肃:哎?

    孙权:我投降,刘备为什么不投降?!

    诸葛亮:我主刘豫州是汉室宗亲,有匡扶汉室的重任,岂可投降于国贼?

    孙权:(又惊又怒)……

    鲁肃:主公!(小声)其实卧龙先生早已想好了对策,只是……

    孙权:原来如此。设宴,我要好好款待先生!

    第三幕隔间

    诸葛亮:将军请。

    孙权:先生请。

    {一小童正在抚琴弹奏。

    诸葛亮:真是好曲!

    孙权:呵呵,可惜公瑾不在,不然先生一定能遇到知音。

    诸葛亮:哦?久闻公瑾大名,江南童谣也有“曲有误,周郎顾”一说。不知公瑾现在何处?

    孙权:啊,他现在正在操练水军!好像今晚就能赶回来。

    诸葛亮:那我得去拜访一下。

    第四幕周瑜处

    {刚刚赶回来的周瑜正要歇息,忽闻鲁肃和诸葛亮前来拜访。

    鲁肃:(行礼)都督。

    周瑜:子敬。啊,这就是卧龙先生?

    诸葛亮:久闻都督大名,所以特来拜访。

    周瑜:那好,屋里坐。

    诸葛亮:(进屋落座)曹操虎视江南,不知都督主战还是主降。

    周瑜:我自有决断。

    诸葛亮:其实曹操本次南下,为的不仅仅是江东六郡,还为了两个人。

    周瑜:哪两个人?

    诸葛亮:乔国老膝下有二女,长女大乔,次女小乔。这两人皆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容貌,又精通琴棋书画。如果曹操得到这两人,便可卸甲卷旗而退。

    周瑜:何以为证?

    诸葛亮:《铜雀台赋》中有提到: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与其共。

    周瑜:(拍案而起)曹操你欺我太甚!

    诸葛亮:曹操得此二人,百万大军便可退去;而江东失此二人,不过是沧海少一粟,何须如此可惜?

    周瑜:先生有所不知。大乔乃是孙伯符之妻,那小乔,是我的妻子。

    诸葛亮:我……我真的不知道呀!言语冒犯,死罪!死罪!

    周瑜:先生无需多言,我定当劝说主公和曹操抗争到底!

    第五幕大堂翌日

    张昭:主公,还是尽早投降为好,否则时辰已过,就算我们想投降也不可能了啊!

    周瑜:(走进大堂)投降?开什么玩笑!

    孙权:公瑾?你可来了!依你之见?

    周瑜:主公,曹操本次南下,多犯兵家大忌。一、北方局势还并没有稳固。二、马腾、韩遂为其后患。三、现已入冬,曹军人缺棉衣马缺草料。四、曹军大多是北方人,北方人不谙水性,战斗力必然会大大下降。如今我江东有长江天堑,易守难攻,正是可以横行天下匡扶汉室的时候,切不可投降于国贼呀。

    孙权:好!(拍案而起)孤与曹操势不两立,日后如果再有言降者,有如此桌!(拔剑将桌子的一角砍去)

    第三话:黄盖受刑,阚泽诈降

    第六幕隔间

    周瑜:(思索)曹操的百万之众虽然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是想一下子全部歼灭还是很困难呐。……

    黄盖:(推开门,蹦蹦跳跳地进来)瑜瑜,我来看你了!

    周瑜:我说……(猛回头)这是不礼貌的行为你懂不懂?!

    黄盖:嘿嘿,开个玩笑嘛。咳咳,都督可是在忧虑如何一举歼灭曹军吗?

    周瑜:正是。

    黄盖:末将有一良策,可以一举歼灭曹贼!

    周瑜:(眼睛一亮)快说来听听。

    黄盖:嘻嘻……只需要派一个有才华的人到曹操那里去献连环计,让曹操把战船连成一片。然后再派人去诈降,借此机会使用火攻,绝对能把曹军一举歼灭!末将听闻不远处便是凤雏先生庞统隐居的地方,不如让他去献计,这样曹操不会怀疑。

    周瑜:嗯,言之有理。不过要去诈降之人……

    黄盖:末将愿往!

    周瑜:只是如果不让曹操生疑,那就得受些皮肉之苦。

    黄盖: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我都在所不辞!

    周瑜:好,好……

    第七幕大堂翌日

    周瑜:各位将军,击败曹操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事,所以给大家三个月的粮草,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黄盖:哼,三个月?我看,就算是三年也未必破了曹操。如果这个月还不能击败曹操,我看还是尽早投降吧!

    周瑜:(站起来,怒火中烧)我奉吴侯之名为国家讨贼,而你却在这里说这种不吉利的话动摇军心,不杀你,怎么能稳定军心?来人,把黄盖拉出去斩了!

    甘宁:都督且慢!黄老将军一时出口不逊,您大人有大量,宽恕老将军吧!

    周瑜:你还为他求情?!给我乱棍赶出!

    鲁肃:这……都督,黄盖和甘宁固然有罪,但是现在大敌未破,我们不能自乱阵脚啊!

    周瑜:言之有理……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重杖五十,行刑!

    黄盖:(被人拉出去)周瑜你个无耻之徒!我辅佐孙氏已历三世,你又算老几?!

    周瑜:……

    第八幕曹操营帐

    阚泽:丞相,我家将军愿意前来投降,特写此书信。(递上书信)

    曹操:哦?投降?不是宁死不降的么。(浏览了一遍书信)我可不知是真是假。

    阚泽:千真万确!

    探子:(凑到曹操的耳朵上)据说昨日黄盖确实挨了板子,此事不假。

    曹操:既然如此,我曹操也是爱才如命,岂有不收之理?那就麻烦你回去转告将军一声,到了约定的时间,前来汇合!

    阚泽:谢丞相!

    第四话:赤壁决战,曹操败师

    {庞统来到曹操处,提议让曹操将战船用铁链连成一片,可以对付江上的风浪。曹操接受了这个提议,将战船连成一片。后来,诸葛亮建造七星台,借来三日东风可供周瑜使用火攻。

    第九幕赤壁

    黄盖:呵呵,曹操果然上当了!传令,在每条穿上铺满干草,浇上焦油,等到靠近曹操的连环战船时,点燃干草!

    第十幕连环战船上

    曹操:哈,本来扫平江南是件不简单的事,如今有了黄盖相助,扫平江南指日可待啊!

    张辽:是啊。

    曹操:呵呵,我笑周瑜和鲁肃,不识天时地利,硬是要和我百万大军抗衡,以卵击石耳。

    张辽:是啊。

    曹操:我更笑刘备和诸葛亮,凭借单薄的力量也想匡扶汉室?简直就是天下人的笑柄!

    张辽:是啊。

    曹操:待我踏平江南,成就帝业,定要与那江东二乔置于铜雀台中,看看这万里江山。

    张辽:是呀,天助丞相尽早成就帝业呢。看,前面那是黄盖的船只。而且行驶的速度很快呀。

    曹操:行驶的速度很快?不好,有诈!

    张辽:哎?

    曹操:如果船内装满了粮草,那船应该行驶地沉稳而并非浮在水面上!此时东南风大作,一定要防止敌方用火攻!速速传令,拦住黄盖的船只,全军立即撤退!

    张辽:可是……我们的船都用铁链连着呢,掉不了头……

    曹操:什么?!

    第十一幕江上

    黄盖:哈哈哈!曹操,你的死期到了!点火,放箭!

    {被点燃的小船顺着东南风飞速撞上连环战船,顿时火光冲天。

    曹操:是我太大意了,竟然没有提防这其中有诈……

    张辽:(抓住曹操的胳膊)丞相快走!周瑜他们率兵追来了!

    曹操:没想到……明明胜利近在咫尺,却功败垂成……罢了,先回许都,日后再东山再起!

    周瑜:追!一定要活捉曹贼!

    {周瑜和诸葛亮一路追击曹操,可惜最终还是让曹操成功回到了许都。赤壁之战后,曹操重修兵马,准备东山再起。赤壁之战为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础。

    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