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85章 新任务,油茶和板栗
    养猪场必须按照规章制度运行,要是五叔不服从管理,方唯也只好忍痛割爱了。

    “当然没意见!我莫得文化,养猪全凭经验,你有更好的方法,我肯定会听你的。”

    五叔呵呵一笑,没有任何的抗拒。

    他当年和方唯父亲的关系很好,这孩子等于是他看着长大的。

    关键人家是有真本事的,培育稻种,增加了粮食产量,大家今年能吃饱饭,谁不惦记“小秀才”的好?

    年轻人要立规矩,没问题,只要不乱来就行。

    “多谢五叔的体谅!”

    方唯回去后就完善了养猪场的规章制度,从环境、卫生、喂食、防病等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这样的规章制度不仅在养猪场,在2号禽舍、堆肥场、试验田等都有。

    五叔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也能识字,很快就搞懂了规章制度的内容。

    方唯写的东西通俗易懂,几乎都是采用了口语化的表述。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管理的试验田、禽舍、猪场、堆肥场等,都走上了正轨,让他可以少操一些心。

    试验田的水稻率先进入了分蘖期,育种小组的成员一起出动,将田里的水排干,开始晒田。

    这就是规范化管理的好处,到了什么时间干做什么事,都有严格的规定,避免了仅凭经验做事的不确定性。

    这个时候,试验田的属性加持效果就体现出来了。

    试验田虽然和大田的插秧期差不多,但生长速度已经逐渐拉开了差距。

    这还是方唯有意识控制的结果,最终,试验田的割禾时间大概会比大田提前25天左右。

    其实,早二十来天晚二十来天的意义其实不大,他主要是为了凸显试验田和大田的差别。

    有意拔高试验田的地位。

    树立权威不见得是好事,但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坏事。

    方唯想推广他搞出来的南光一号稻种,就需要树立权威,这和做广告的效果是一样的。

    当同样一件事,你做的处处比别人好,权威就无形中树立起来了。

    匆匆数日。

    方唯正在试验田观测病虫害的情况,就听到有人在喊他:“方家哥哥,你还真忙啊。”

    他直起腰,扭头一看,就看到了笑颜如花的盘莲花妹子。

    这一刻,他突然想起了二人约好春播之后去打猎的事情,忍不住暗暗的摇了摇头。

    这该死的记性。

    “妹子,你先等下,我马上来。”

    方唯招呼了一句,然后从田里上来,去水渠边把一脚泥洗干净。

    晒田过后,地里又重新灌满了水,水稻长得更加茁壮。

    “早知道你这么忙我就不来了,没打扰你吧?”

    方唯穿好鞋走到了盘莲花的跟前,对方还是一副无忧无虑的模样,笑起来清纯可人。

    “走,去屋里坐。”

    方唯没有接盘莲花的话茬,直接把对方带回了家里。

    田桂花看到两个人一起进屋,马上放下了手里的活儿,起身迎上前来。

    “莲花,你可有日子没来了哦。先坐,我去给你们烧茶。”

    田桂花笑的很灿烂,忙前忙后的。

    一会端上了茶水,一会拿出了炒花生,然后就赶紧去做饭。

    “妹子,寨子里的庄稼长势如何?”

    “长得不错呢,阿公说,今年绝对是一个丰收年。”

    “那就好!要是有什么问题你就说,我会抽时间上山帮你们处理一下。”

    两人坐在堂屋里随意的聊着,田桂花偶尔从厨房里探一下头,露出姨母般的笑容。

    等饭做好了,方平也下工回到了家里。

    不一会,四菜一汤就摆上了桌,有笋干炒腊肉、韭菜炒鸡蛋、豆豉炒辣椒、素炒青菜,还有一份南瓜汤。

    盘莲花也不是头一回来,所以没啥好气的。

    方唯和大哥喝了一点红薯酒,几个人边吃边喝边聊,气氛很融洽。

    吃过饭,盘莲花才从背篓里掏出来一包炒板栗、两斤腊肉,还有一些干菌子。

    “我没带什么东西,只有一点自己家里做的腊肉,菌子和板栗都是山上采的。”

    说话的功夫,她就这些东西递给了田桂花。

    她知道方唯自己不开火,到头来还得大嫂做给他吃。

    不过板栗可以当零食吃,田桂花当场打开纸包,放在了桌子上。

    方唯抓起一颗板栗尝了尝,味道挺不错。

    这是野生板栗,个头比种植的板栗要小。另外形状也不太一样,野生板栗多为圆锥形,而普通板栗通常是扁圆形,很好区分。

    “妹子,寨子附近像这种野生板栗多吗?”

    “不多,这都是阿哥阿姐们外出打猎的时候,顺便采回来的。在坛子里存放了很久哦,并非经常能吃到。”

    “这样啊,我在山里也见到过野生板栗,不过当时还没结果,回头我带你去看看。”

    “好啊,你还答应陪我进山打猎来着。”

    两个年轻人越聊越热火,方平和婆娘早已悄悄的进屋去了。

    盘莲花见时间不早了,就准备告辞。她需要去公社和阿哥阿姐们汇合,然后再返回寨子。

    “牛王节马上要到了,我们要买一些糯米带回去,等端午节你要是有空,就去寨子里找我耍。”

    瑶寨的牛王节很隆重,但按照习俗不会邀请外人观礼,也不请。

    过节当天要用糍粑和甜酒喂牛,为了这个节日,县里给瑶寨特批了一点糯米,他们需要去供销社购买。

    “好的,那我送你。”

    方唯送盘莲花出来,正好碰到队里的拖拉机要去公社办事,就让盘莲花搭了便车。

    返回屋里,田桂花忍不住直翻白眼。

    她觉得这么好的机会,小弟就应该送人家去公社,献殷勤都不会,简直是榆木疙瘩不开窍。

    其实方唯哪有这个心思,他对盘莲花有好感没错,但远没有到男女之情那个地步。

    他觉得大嫂就是在乱点鸳鸯谱,比他这个正主还心急。

    晚上。

    方涛放学回来,和妹妹一起吃了剩下的板栗,一个劲说好吃。

    “等秋天到了,满满去山里多采摘一些板栗,现在可不容易搞到。”

    方唯把这事记在了心里,他本身也挺喜欢吃这玩意的,打算等有空了去山里看看。

    过了几天,他抽空去山谷里给花生地锄草浇水,然后按照标记的路线,找到了那一小片野生板栗树。

    板栗树大概有二十多棵,稀稀拉拉的,占地大约500平米。

    采摘区的区域面积有2万平米,指定的那一片油茶树林占地也不过4000平米的样子,冗余很大。

    于是他将这一小片板栗树林,也进行了指定。

    然后方唯开始寻找板栗树的幼苗,这一带人迹罕至,总有树种落在地上生根发芽。

    他加强了自己的探查属性,很快就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

    一共是5株小幼苗,他小心的连根挖出,准备都带回去。

    板栗的树枝很难发芽,所以用扦插的方法栽种是行不通的,要么播种要么嫁接。

    像方唯这样移栽也行,就是难度比较大,存活率是个大问题。

    他打算试一试。

    随后他又去了那片野生油茶树林,同样找到了几株油茶树苗。

    这一趟出来的目的已经达到,方唯赶紧往回赶,等回到家天都开始黑了。

    他这一天的时间,大部分都用来赶路。

    山高路远,说实话是真不方便,但凡现在的物资丰富一些,他都不会去吃这个苦。

    “老三,今儿怎么搞的这么晚?”

    家里已经吃过了晚饭,方平之前站在门外看了好几次,着实有些担心。

    田桂花赶紧去热菜热饭,饭菜都是单独留出来的。

    方唯去洗了把脸,然后和大哥说了今天的事情:“我想在队上的山地种一些板栗,另外我还找到了一大片野生油茶树林。”

    方平一下子就来了精神,虽然山高路远,但谁会嫌家里的油多?

    “蛮好,等到秋天我和你去采油茶籽,多榨一些茶油出来,免得炒菜连油都不敢放。”

    “行,等有空我带你你看看。”

    方唯能体会大哥此时的心情,这是物资匮乏时代的无奈,同时这个时代的人也是很容易满足。

    看着方平眼睛里散发出的光芒,他这一天的劳累都似乎不存在了。

    吃过饭,他去检查了一下小侄子的作业,给对方讲解了几道题,便回去休息。

    他的“任务列表”里又多了两项任务,一个是逐步改良队里的油茶树,另一个就是想办法栽种一片板栗林。

    当然,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他有耐心。

    翌日。

    方唯去找郑先发,说了自己的想法。

    “我需要一两亩的林地,用来试验育苗。”

    “这个好办,后山那边的杂树都砍光了,剩下的都是灌木和杂草,黄回头我安排人给你清理出来两亩地,够不够?”

    郑先发还以为是啥事呢,没想到就这么点小事。

    队上有相当一部分林地,是社员们的燃料(柴)来源地,清理出来两亩地林地不要太简单。

    所以立马就答应了,还说如果两亩地不够用,只管开口。

    “够了,够了。”

    方唯很高兴,他要的就是一个名分。

    有了名分就可以进行指定,从而提高树苗的各项品质。

    郑先发也不啰嗦,当即安排人手清理出来了两亩林地,作为育种小组的试验林基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