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天空泛起鱼肚白,月亮高挂在天上,沈老太早早的起身,喊着沈家众人出了大门。

    伴随着一阵阵高昂的鸡鸣,沈家人在田地之中忙碌开了。

    “娘啊,咱家地多,如今要除的草也是十分可观啊。”沈大伯母站在田地之中,看着脚下一望无际的绿,累的擦汗。

    沈老太听了这话,冷哼一声田地多,草自然多啊!

    “快干吧,再折腾下去,太阳就要出来了!”

    “到时候更热!”

    瞧着大儿媳妇拔点就歇会儿,沈老太忍不住催促道。

    照她这乌龟速度,那得拔到啥时候啊?

    怕是等老二他们到镇上摆摊,收摊回来了这点子活计还得继续干!

    那可不行,下午她们还要到山上瞧瞧,看看哪块适合种菜,要抓紧将田地开垦出来。

    不若,到了五月可就来不及了!

    沈大伯母听了婆母的话,手中的动作不停,只敢在沈老太不注意的时候悄摸摸的偷懒。

    珞宝醒来的时候,正睁着大眼懵懂的找奶跟娘的身影。

    、“小妹,你醒了!”

    “奶带着娘还有伯母他们到田地里除草了,四哥给你穿衣裳!”

    沈小四见旁边百般无聊的看着珞宝睡觉,见珞宝睁眼,从炕上爬起来,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大哥他们都被奶跟伯母们带去田地之中学着干农活了,他是这个家男子之中最小的,故此,看顾珞宝的活计,便落在了他身上。

    好在他平日里,总是看着奶跟娘给小妹换衣服,他从炕上拿起奶事先给珞宝准备好的浅紫色的小袄裙,三下五除二便给珞宝穿上了。

    珞宝瞧着身上十分漂亮的小衣裙,高兴的不行。

    她扭扭哒哒的朝着沈氏专门为她收拾出来的装首饰的柜子前,双手掐腰,霸气十足的指着柜子锁:“四锅,开!”

    沈小四听了珞宝的话,连忙上炕,打开首饰柜子,看着小妹从柜子之中一阵翻箱倒柜。

    里头除了小金簪,还有金镯子、玉镯子,金子做的璎珞,跟宝石串成的串珠。

    珞宝从中选了一套粉丝的玉饰,在四哥的帮助下,成功套在了身上。

    沈小四见状,宠溺的将珞宝抱到铜镜前头,让珞宝看。

    “哇!”

    “窝也太漂酿了叭!”

    珞宝瞧着镜子之中的穿搭,再配上自个圆嘟嘟的脸颊,十分俏皮。

    娘做的这身新衣服也太好看了叭!

    跟天上的仙子一样哇!

    “呦,是谁在镜子跟前臭美呢?”

    珞宝正对着镜子欣赏自个的新衣服,沈氏跟沈老太婆媳两,便拿着帽子进来了。

    两人一进屋,便瞧见沈小四抱着小人儿照镜子,小人儿一副自恋的模样,十分好笑。

    两人没忍住,自是打趣一番。

    珞宝听了这话,有些害羞的低着头。

    两人见状,只觉得更加好笑。

    “行了,快别逗咱珞宝了!”

    “洗吧洗吧,该去县城了。”

    沈二伯母这时候,也从外头走进来,这话一出,算是给珞宝解了围。

    二伯母好,娘坏,奶也坏!

    珞宝内心之中下了一通结论道。

    沈氏听了这话,并未多说。

    她将珞宝抱在怀里,动作轻柔的给珞宝洗漱后,这才笑着捏了捏珞宝的小脸蛋。

    “行了,别臭美了!”

    “咱们走吧,走个儿你舅妈可说,想你了!”

    “让娘带着你去县城呢!”

    沈氏笑着捏了捏珞宝的小胖脸说道。

    珞宝听说要去县令府,一下子雀跃了。

    也不怪她雀跃啊,每次去县令府,杜夫人都准备许多好吃的,让她随便挑选。

    玩具更是一箩筐。

    不多时,沈家人便赶着木板车到了县城之中。

    沈家的摊位前,早就排满了等着买饭的百姓。

    众人瞧见沈家人,十分热络的跟沈二伯母等人打招呼。

    “沈掌柜的,你们可算来了!”

    “咱们还以为你们忙着村里头的春种,这些日子不出摊了呢!”

    百姓们瞧见沈家人出摊,内心之中多少有些惊讶。

    昨个儿才听见沈家人绊倒了一向压榨村民的刘地主,第二天司农使便被杜县令派去玉泉村给村民们划分田地了。

    听说沈家人口众多,足足划分了十亩地。

    原本以为,沈家且得倒腾这些田地呢,谁料,今日居然正常出摊了。

    沈二伯母闻言,笑了笑道:“诸位放心好了,我家即便再忙,都不会耽误生意上的事儿!”

    “以后,咱们还是每日这个时候出摊。”

    百姓们得到沈二伯母的承诺,这才放心。

    这些日子,吃沈家的炒菜都吃习惯了。

    不仅蔬菜新鲜,肉也新鲜,卖的价格不贵,经济实惠。

    沈家的小摊,深受百姓跟学子们的喜欢就连书院之中的先生们,都时常在下课的时候,背着学子们出来买炸串解馋。

    这时候,一位书院的先生询问道:“我说沈掌柜的,你们家上次在杜县令家给大家喝的那果酒,啥时候能酿出来啊?”

    “这小炸串若是能配上一口酒,啧啧啧,美哉,美哉!”

    沈二伯母听了这话,这才想起来自家房檐底下,还放着一排酒呢!

    “哎呦,瞧我这笨脑子!”

    她笑着拍了拍自个的脑袋,跟先生解释道:“这酒啊,早就酿好了,这不,这些日子家里头琐事太忙,一忙起来就给忘了!”

    “您放心,明个你再来,肯定有酒喝。”

    那先生听了这话,才美滋滋的拿着炸串回了书院之中。

    沈家的酒酿,一时间在周县富人圈之中传开了。

    沈氏自是不晓得摊位上发生的事儿,她到了县城之中,便跟沈家二哥二嫂分开了。

    她先将珞宝放到了杜县令府中,便打算只身前往锦绣坊找掌柜的,交这些日子绣的衣服。

    杜夫人闻言,便将珞宝交给了杜县令,跟着沈氏外出逛街去了。

    好在今个儿杜县令休沐,否则还真是没法!

    偏偏珞宝今日不哭不闹,不想跟着娘亲逛街。

    唔,窝感觉舅舅是要有好事发生了呀!

    珞宝趁着杜县令在书房之中忙碌,她坐在旁边掐指一算。

    杜县令听见珞宝的话,赶忙从一众书案当中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