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回八零小山村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刘小梅来了
    邻村,刘秋莲的堂姐刘小梅和姐夫黄志刚早前听说妹妹和妹夫,自从去了山上采药材,多了很多收入,心动之下,两个人也拿着竹筐上山去了。听邻居说了后,刘秋莲就担忧起来,她的这个姐姐小时候身体不好,力气小,别说采药材,就自己爬个山都费劲。再说山上还有野物,他们不常上山的人,是有危险的。

    林守平知道刘秋莲担心,“秋莲,别担心,没事的,我去山上看看,去迎一下他俩。”

    刘秋莲站在院门口,望着林守平骑车离去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巷子尽头。初夏的阳光有些刺眼,她抬手遮了遮。

    药铺里飘出阵阵药香,木制架子堆满了淘米工具,各色草药在阳光下晾晒着。清风拂过,带起一阵沙沙作响。她正出神间,熟悉的呼唤声从巷子那头传来。

    “莲儿,莲儿!”

    刘秋莲循声望去,只见刘小梅和黄志刚背着背篼,正从巷子口走来。“姐,黄姐夫,你们总算回来了。”刘秋莲快步迎上前,伸手接过刘小梅肩上的背篼,触手间能感受到里面沉甸甸的重量。

    刘小梅抹了把额头的汗,“这山路可真不好走,路上走了好久。”她的目光不自觉地瞥向药铺内堆积如山的竹筐,眼底闪过一丝期待。

    刘秋莲打开刘小梅的背篼查看,里面装满了龙须草和土白术,药材新鲜,品相上乘。再看黄志刚的背篼,却只装了些普通的草药,像是金银花和雀草花之类的。这让她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走吧,我们一起去泰和。”黄志坚骑上龙头车往泰和,姐俩紧跟在后面走着。

    刚进院子,只见马韬蹲在一堆药材边上。

    “小马医生,麻烦你看看这些。”刘秋莲朝正在整理药材的马韬招呼道。

    马韬放下手中的活计,仔细检查起药材来。他的手指在药材间翻动,不时点头。“龙须草四角五一斤,土白术七角五一斤。”他又拿起黄志刚背篼里的药材,“这金银花和雀草花,三角钱一斤。”

    “真能卖这么多钱?”黄志刚眼睛一亮,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

    刘小梅白了他一眼,心里暗暗叹气。她知道黄志刚一直不信自己的话,却对他妈和姐姐的话言听计从。这些日子她独自上山采药,就是想证明给他看。

    称重结算后,马韬数出二十八块九毛钱。黄志刚笑着接过钱,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一趟的收入,竟快赶上他在钢铁厂一个月的工资了。

    “咱们去问问王老医生吧。”黄志刚提议道,“也好回去和他们交代。”说着就往诊所的方向走。

    刘小梅默默背起空篼,跟在后面。刘秋莲看着黄志刚大步流星地走在前头,连忙拉住刘小梅的手。

    “姐,怎么回事?”

    “他妈说要来问问,要是真会得肺病,就不让他去钢铁厂了。”刘小梅低声解释。

    “这些草药都是你一个人挖的?”刘秋莲看着妹妹晒得黝黑的脸庞,心疼地问道。

    “嗯,我自己去的山上,后来他也来了,苏母都不懂,瞎采。”刘小梅轻声应道,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

    “以后你还是想一个人去?”

    “没事的,弟刚现在知道能卖钱了,改天咱们结伴同行。”刘小梅扯出一抹笑,“我认识的草药没你多,有空咱俩一起去吧,你正好多教教我。”

    到了诊所,王老医生详细解释了钢铁厂的职业病风险。听完医生的话,刘小梅的心沉了下去,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

    卖了药材,刘秋莲姐俩说这话往家走“这天气真热。”刘小梅用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莲儿,你看那边。”

    顺着刘小梅的目光望去,林守平兄弟正骑着自行车向这边驶来。林守平身材挺拔,骑车的姿势也格外好看。刘秋莲的目光不自觉地追随着他,嘴角微微上扬。

    林守平稳稳地停下来,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烟递给黄志刚。阳光下,他的手指修长有力,“今天草药生意如何?”

    黄志刚接过烟,眯着眼笑道:“还不错,卖了三十来块。你们这是要上山?”

    “嗯,去南头木厂。”林守平随意应着,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瞟向刘秋莲。她今天穿着一件淡蓝色的碎花衫,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爽。

    刘小梅凑到刘秋莲耳边,压低声音说:“莲儿,咱们得先去他姐那边解决钢铁厂的事,等你们下山一起去我家青岭。那边的野果子该熟了。”

    “好啊。”刘秋莲点头应下。林守平推着自行车,转身对刘秋莲温声道:“走,莲儿,咱去瞧瞧三叔是不是在仁济堂?”

    “好。”刘秋莲应道,坐上林守平的自行车后座往仁济堂去。

    医院的走廊静悄悄的,消毒水的气味刺鼻。病房门紧闭着,林守平透过玻璃窗看了眼,“三爸他们应该一早就走了。”

    回到仁济堂,马韬已经拿出一筐瓜果,“林哥,这是朋友送的,你们尝尝。”筐里装着金黄饱满的乳芒,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刘秋莲看到那些乳芒,不由咽了咽口水。这可是稀罕物,前世这时候还没人种呢。她嘴上推辞着:“谢谢谢谢,太气了。”

    马韬笑着说:“姐,别气,你们经常送菌子和肉来,这点瓜果算什么。这是研究所新培育的乳芒,果核可以留着种。”

    刘秋莲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前世要等到九十年代才有。她小心翼翼地挑选着,生怕碰坏了这些珍贵的果子。

    出了仁济堂,林守平和刘秋莲骑车,路过米面店时,刘秋莲突然说:“家里有猪油渣,买些白面回去包包子吧。”

    称了十斤面出来,两人骑车往城外去。过桥后是一道长长的缓坡,道路两旁的杨柳随风轻摆,投下斑驳的树影。

    “守平,坡太长了,我下来走吧。”刘秋莲知道带人上坡不容易,心疼地说。

    “真是低估了你家那口子?这点坡算什么。”林守平故作轻松地说,但额头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