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大学生身份带来的影响吧。
本来小梁一般的三一三奶油雪糕,竟然在一夜之间风靡整个京城。
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的货郎,车后面绑着的泡沫箱里,卖的最快的零食,从两分钱一颗的水果味硬糖,变成了这款奶油雪糕!
还有街边摆的小摊,小零食铺子,没多久,奶油雪糕的风就席卷京城的电影院,招待所,饭馆和供销社。
五月中旬,夏天还没挤走春天的时候。
三一三厂上个月生产的雪糕就一售而空。
这个月已经接到的订单,合计起来就已经是上个月的两倍,可这个月还没过半,陆续还有订单在排队!
厂里工人的手就没停过,忙得喝水的功夫都没有。
但没有人喊累,生产雪糕之前,接不到订单的三个月,让他们闲怕了!
现在虽然忙,但好歹有了盼头!
忙完这个月,在发工资的时候,他们家的饭桌上就能见荤腥了!
厂长笑得合不拢嘴,但进了办公室,尤其站在办公桌前,笑容就敛了起来。
办公桌前,只见白一霖手边摆着个算盘,算珠撞击的‘啪啪’声里,他五根手指头打出花来,另一边手也没闲着,得出一个数字记一个数字。
这个月以来,白一霖每天白天在银行上班,下班踩自行车,走街串巷的给雪糕找销路。
这还不止,找到销路了他就回厂子,要求厂里的会计把每天诸如电费、水费、生产时损耗多少原料,产出之后又有多少残次品这样的数据,一个个详细记录下来。
每天白一霖都要看。
看不完周末休息的那天,就来厂里接着看!
然后每周还要把报上去的账再算一遍。
看着白一霖眼底越来越大的黑眼圈,厂长不敢笑太大声。
他接了杯水放在办公桌角:“白老板,您喝点水吧,还有多少才能算完?”
白一霖头也不抬:“快了快了。”
果然,算盘的啪啪声很快落下。
白一霖拿着一张写满数字的草稿,又道:“厂长,你看能不能把工人分三个班,每班工作八个小时,下个月开始这么排。”
“三个班的工作时间你来安排,就是有一点要注意,夜间那一班的生产任务会比较重,具体的任务安排我看订单来分,安排好了再告诉你。”
这时候电力供应紧张,以至于承包工厂的时候,白一霖还去供电局跑了好几趟,走了好几个程序才解决工厂的供电问题。
之前工人都是白天上班,到点下班,下班以后电全断,冷库也断电。
上班之后就要提前给冷库制冷,耗电不说,忘记了的话,这天的生产就要延后。
白一霖就想,跟供电局商量商量,一整天都不断电,冷库常开。
白天用电频繁,供电会有些压力,但是晚上不一样,晚上电价低,而是供电无压力。
把任务最重的班次放到晚上,白一霖算了算电价成本,发现这样更划算。
厂长不解,但依然点头:“行,那我这就去安排。”
自从白一霖和陆棠两个二十好几的年轻人,把这么大个工厂盘活以后,厂长就暗暗发誓,以后听他们的得了。
谁让这时代是年轻人的时代了呢?
再说,陆棠上报纸的事他们都看到了!
乖乖,陆棠还是外文系的高材生,能见外国人的那种!
厂长甚至有些心虚,一开始他还觉得陆棠太年轻,什么事也干不成来着。
现在看来,倒是他前瞻后顾,比不得陆棠和白一霖这样的年轻人有魄力了。
……
另一边,秦珊瘫在家里吃着雪糕。
听到这款奶油雪糕是白一霖和陆棠两个人搞的,刨掉发的工资,光是上个月就赚了三千多!
她一下从藤椅上跳起来:“多少?”
“三千多。”
陆棠跟妮妮一块搭积木,头也不抬。
但不妨碍秦珊俯下身盯着她,她脸上那叫个风轻云淡,三千多说的跟三分钱一样淡泊。
秦珊直起身,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手上的奶油雪糕。
小看这一毛五一根的雪糕了。
这得卖出去多少根,才能赚够这三千多块?
她一直以为,这雪糕在赚钱,又能赚到哪儿去,毕竟雪糕又不能当饭吃,结果到头来,还是她孤陋寡闻了。
“你这也太能赚钱了……”
秦珊小声嘀咕,想起学校的人说陆棠还会调酒,她不禁好奇:“陆棠,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
“那还是有的。”
陆棠总算抬起头,笑容狡黠:“不会像你那么能吃。”
几乎是一秒停顿都没有,铁蛋和妮妮哈哈大笑。
秦珊翻了个白眼:“……”
得知陆棠闷头承包三一三厂,大院里的人都小小震撼了一番。
原本以为陆棠只是读书厉害。
谁知道她做起生意,手段还真不含糊。
“秦家果然捡到宝了,找了个这么会赚钱的儿媳妇。”
“秦霄这小子打小就有福!”
“秦霄和陆棠啥时候结婚,我带我孙女喝喜酒去,沾沾陆棠那股聪明劲,好让我孙女将来也考上京大!”
“不是说毕业嘛,这都五月份了,我估计快了。”
秦母和人唠嗑,听了这些话,难免听进心里。
回了家,她就把秦霄拉到一旁:“你跟棠棠谈了吗,你俩打算什么时候办婚礼?”
秦霄一向主义大,身为亲妈,她很少过问这个儿子的事。
尤其秦霄对陆棠的事又非常上心,就像上次的订婚宴,她这个当妈的都没怎么操心,好多事情都是秦霄自己敲定的。
结婚宴的事,秦母也没怎么操心,就是架不住最近别人问得多。
秦霄似乎并不着急:“棠棠说毕业了想去一趟西北,就是送珊珊去的时候一块,她说回来之后再办结婚宴。”
“这岂不是要等到九月十月?”秦母皱眉。
有点太久了,听了别人的话,她真怕陆棠这个宝贝儿媳跑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有秦霄和陆棠陪着珊珊去西北,那再好不过。
“九月十月不挺好,秋高气爽,何况那段时间良辰吉日又多。”
秦母听了不禁点头:“说的也对,十月好啊,十月结婚都不用挑日子,你心里有数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