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 第415章 查漏补缺
    刘华好奇的问傻柱:“建国现在都这么光宗耀祖了,你怎么还让他做饭啊?”

    “光宗耀祖就不吃饭了?”傻柱反问道:“他现在就是当了联合国主席,那也不能不吃饭啊,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吃归吃,做归做?”

    傻柱一拍巴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外面的手艺能有家里的好,能有家里的放心?”

    所以这是一个厨子的坚持。

    京城邮政部门的领导又登门了,小灵通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那么这次登门,刘华估计他们是想开拓进取一番。

    “刘工,我们想拜托你设计新一代的小灵通。”

    刘华诧异的说:“现在这个小灵通也不算落伍啊,为什么要设置新一代的小灵通?”

    “江浙那边已经在着手建立GSM网络了。”领导摇摇头:“这对于小灵通的生存将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刘华耸耸肩膀:“所以你们就不思进取了,想死抱着小灵通这一棵树?”

    “什么叫不思进取,怎么能叫不思进取?”领导反问道:“我现在让拜托你帮我们设计新一代的小灵通,就是希望能跟GSM网络一争高下。”

    “首先小灵通跟GSM网络的移动电话就不在一个平面上。”刘华摇摇头:“GSM网络对小灵通的就是降维打击,其次,江浙那边的搭建,你们不也可以搭建吗?你们还有小灵通的经验,对于移动通信业务你们熟练的多。”

    “不甘心啊。”领导痛心疾首的说:“咱们为小灵通也投入了那么多,结果只有短短这么几年的盈利期,实在是不划算了。”

    “那我只能说你多虑了。”

    “什么意思?”

    刘华笑了笑:“你不能觉得GSM的技术先进,所以说就能直接淘汰掉小灵通,那小灵通比有线电话还要方便的,为什么到现在也没有把有线电话淘汰掉?”

    “小灵通不是还没办法打长途吗?”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小灵通怎么着也得比有线电话贵吧。”刘华摇摇头:“你不能光觉得技术先进就就能把落后产品淘汰掉,你得看我们国民人均收入啊。”

    领导这下子恍然大悟了,拍拍脑门:“你的意思是说,小灵通可以凭借价格优势继续占有一部分市场?”

    “肯定的。”刘华竖起一根手指:“小灵通最起码还有十到十五年的寿命,五到七年左右,你们还可以多下一番功夫,七年以后就不值得再深挖市场了。”

    “为什么?”

    “为什么?”刘华没好气的说:“七年左右,我国的经济就开始腾飞了,经济条件的好转会让很大一部分人转向GSM移动通讯,小灵通将只能作为gsm一种补充产品。”

    “明白了,经济基础决得一切。”领导点点头:“最近我手下有年轻人打申请,想要成立一家公司,作为GSM网络的配套公司和研究下一代移动通讯标准。”

    “这年轻人了得啊!”刘华竖起大拇指:“他一下子抓住了要害,这样的年轻人,你们一定要给他做好保驾护航,让他起飞。”

    “本来我是犹豫的,既然你刘教授都夸奖他了,那我肯定要给他机会。”领导满意的说:“既然你刚刚也提了要建立GSM网络,那我回去开会提一下,就是我估摸着挺难通过的,因为我们已经有小灵通网络了。”

    “让刚刚那个年轻人写一份报告,详细阐述一下GSM和小灵通之间的优劣,重点提一下,小灵通是GSM网络的补充。”

    “不错,一举三得。”领导高兴的说:“既能顺利的开展GSM网络的搭建,又能通过那个年轻人的建议,最重要的是还把一个人才展现在大家面前。”

    等邮政部门的领导走了以后,刘华握了握拳头,手机时代正式来临了。

    这可不仅仅是一个移动通讯工具,手机就像给这个世界的发展加上了助推剂一样,从最简单的2g手机开始,一直到5g手机,也不过眨眼二十多年,这也是我们国家高速发展了二十多年。

    刘华要着手预备了,上辈子虽然2g手机时代,我们没有赶上早集,但是3G却是参与了不少。

    尤其是3g手机尾巴那一段时间,市面上多了一种手机,被称之为山寨手机,毁誉参半。

    但是不得不说,那一段时间是我国电子工业高速发展的时段,而且就凭着国内众多的山寨手机厂家养活了联发科,硬生生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芯片厂家给捧上了世界前列。

    不过这辈子既然有刘华,那他就别想了。

    刘华也不是想要这个芯片界的地位,而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在芯片市场站稳脚跟。

    他不会在芯片市场直接跟大老美进行叫嚣,刘华很佩服任老,但是想让他做成任老那个样子,刘华不一定能有这个意志力,更何况,未必没有更巧妙的办法。

    但是刘华转念一想,上一辈子,为什么国内的芯片企业没有跟上发展,而让弯弯的企业吃了红利。

    那是因为从80年代向后,咱们内地不重视芯片的生产,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因为刘华在数码方面的突出贡献,导致原本应该在九十年代初期就破产的798等厂子,现在活的如火如荼,欣欣向荣。

    798这些厂相当于就是国家队,如果国家队一直存活,那也不需要民企在前面当先锋啊。

    这跟自己的计划有一点点矛盾,刘华捂着脑袋感觉有点头疼。

    倒不是说他觉得798抢了他的生意,而是不能重复投资,咱们现在的资金有限,所以就得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有一点点苦恼,刘华早就做过决定,他不是要赚钱,钱只是次要的,他下海的目的,是为了给国家队查漏补缺,国家暂时顾不上的,他可以顾。

    刘华点点头受制在桌子上漫无目的的敲击着:“查漏补缺,查漏补缺,可能是目前咱们的芯片发展的还可以,查什么漏、补什么缺?”

    突然刘华一拍桌子,自言自语都说::“想起来,还真有漏可补啊,险些把最重要的给忘记了,时间太长了,记忆力再好也淡忘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