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能帮忙去说和,但却不能打包票,一定就能帮她们找到合适的人家,最后若是没说成,反倒闹得大家面上不好看了。

    见她这么干脆的就答应了,周氏、吴氏两人,顿时都露出一脸又惊又喜的神情来,不管最后能不能成,至少是给了她们希望不是,再说了,以杜青娘的本事,未必就办不成。

    当然了,若是事情最终不成,那她们也不可能怪到她头上,毕竟村里的姑娘,要嫁进城去,那可不是容易的事,得人家看得上才成啊,实在看不上,还能强求不成?

    “这是当然,婚姻之事,都讲究缘份,就算不成,那也只是丫头没这个福份,可怪不到你头上。”周氏如此道。

    吴氏也连忙道:“是这个道理,婚事不成,也怪不到媒人头上,只能说是他们没缘份。”

    杜青娘就笑着点头,道:“还是说说,具体有什么要求,我好照着这个去寻摸 。”

    “我其实没什么要求,人差不多,是个能安生过日子的就成。”周氏道。

    吴氏也紧跟着道:“是这样,能嫁进城来就不错了,哪还能挑剔什么。”

    “不不不,话不能这么说,毕竟是姑娘家的终身大事,该挑的还得挑,比如何人品如何,总不能找个心术不正的,外貌也要过得去,口歪眼斜的,那必然不能要……”

    两人听着她这话,都不由笑起来,城里人哪有那样拿不出手的。

    “若是可以,当然是要人品端正,外貌嘛,周正些看得过去也就成了,过日子也不图好看不好看的,家里日子过得去就成,也用不着多有钱。”

    在她们看来,能住到城里,日子就差不了,最主要是不用下地干活,就比什么都强。

    “不动手打人,是个能安心过日子的就成,人足够踏实,就算眼下过得苦点,以后也能越过越好。”

    听着两人的话,杜青娘心里大致有个数,就是不挑家世,不挑容貌,有份稳定的收入,能安心过日子就差不多了。

    要说,这样的还真不难找,左劲松手底下那些兄弟,基本上就符和这些条件,只不过以前是做小混混的,出身是有点不太妥,不过现在做了兵丁,也算是正经人了,而且品行也说得过去,左劲松这人也不是不讲究的,人品不好的,都不可能跟在他身边。

    想了想,她开口问道:“若是年纪大了点,大个十岁八岁这样的,可能接受?”

    那群人年纪是真不小了,以前也是不太安稳,现在嘛,每月有稳定收入,又是正经出身,日子算是安稳下来,自然也就有了想成亲的打算了,年纪倒也算不得多大,二十来岁吧,但比起才十四五的小姑娘,年纪确实就大了点。

    两人一听,大个十岁八岁,还真不算什么,老夫少妻的也很常见,而且年岁大点,还知道疼人,这一点不算什么问题。

    “大点也有大点的好处,只是这么大年岁,为何还没有成亲,可是身子有哪里不妥?”

    “倒也没有哪里不妥,只是之前给耽误了……”她随即就将情况说了说。

    末了道:“也没做过什么坏事,人品也都过得去,现在在巡检营也是正经差事,每月都有俸银拿,以前也攒下些积蓄,日子倒也很过得,只是有一点,做兵丁的,遇上战事时,肯定是要冲到前头,上了战场,那就是生死难料,当然,若是人没了,官府也会发抚恤银,但这倒底没有人来得重要,这些方面,你们回去后,好好考虑一下,若是看不上这些,我也可以帮着看看别的……”

    两人倒是把她的话听进去了。

    城里的人,人家当然更愿意娶城里姑娘,一般是看不上村里的,但自身条件不好,没有人愿意嫁时,也只能娶村里姑娘了,没点问题,处处都好的,又哪里看得上她们这样的人家。

    对此,她们心里很有数。

    “你说的这些,回去后,我们与家里商量一下,过两天就给你回话。”

    婚姻大事,自然也不能凭三言两语就定下,杜青娘点了点头,道:“行,你们商量好了就给我传个话,若是拿不定主意,我还可以帮着安排相看,看过不满意,也可以直接拒绝。”

    “还能相看呢?”

    “当然可以,嫁娶之事需得慎重,自然得看好了再做决定。”

    这么一说,两人都有些动心起来,成不成的另说,但先看看人,心里也多有点数,若是人才实在好,让人舍不得拒绝,亲事也就成了不是。

    不过,还是得先回家商量好了再说,也得问问家里姑娘的意见。

    “那成,过两日一准儿给你回话。”

    事情说好,两人也就起身告辞。

    杜青娘将人送出门外,看着人远去,这才折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