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1980:开局放弃返城娶村花 > 第037章 莫名其妙的刘静
    然后再扣除何大娘的工资,一块三毛钱,还有苏婶的工钱,七毛钱。

    至于各种设备设施的折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还有蒸米饭用的木柴,都是从山里收集来的,基本就是没有本钱。

    把这些杂七杂八的成本都算进那24块钱的食材成本里,再取个整,算作25元就绰绰有余的了。

    也就是说,陈松每天支出的成本是25+1.5+1.3+0.7,一共是28.5元。

    陈松只靠这一个卖饭包的小摊,每天就净收入121.5元钱。

    刘静也下班了,从小摊前走过,既没过来买饭包,也没跟陈松打招呼,甚至连看都没看一眼,就仿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一般。

    陈松挠了挠头,这个妮子是咋了?以前每次见面都是陈哥长、陈哥短的打招呼聊天,怎么现在突然就变脸了?

    女人心,海底针啊,这妮子的心思,委实猜不出来。

    但陈松自然也不可能上赶着主动跟她打招呼。

    陈松中午吃了两个饭包,然后就赶回家去。

    他从自己的宅基地那边弄了几块砖回来,在地上铺成一个直径半米左右的圆形,又和了一些泥,把这些砖中间固定起来。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圆形的炉子底。

    他记得知青宿舍里有两张废铁板来着,于是就取了过来。

    然后沿着炉底的周围,继续往上垒,形成一个圆筒形的炉壁,中间还铺了一层铁板。

    再往上面,他在背面留了一个通风排烟的小洞,正面也是留了一个洞口,装上一扇小门,可容一个手掌伸入。

    再继续往上垒几层,另一块铁板就用泥巴固定在炉子顶端,形成了一个炉顶。

    然后他就在炉子里点上火,开始烤干这些泥土。

    如果前世的人见到这玩意就会明白,这就是一个老式的、用来烤地瓜的炉子!

    没错,陈松的下一步计划,所要拓展的生意,就是烤地瓜!

    在河东村、河西村这样的小山村里,种植大米几乎是不可能的,种植小麦和玉米的产量也比平原地区低。

    但是像地瓜、土豆这一类对土壤要求低的农作物,产量还是不错的。

    前段时间,村里刚刚收货了一批地瓜和土豆,现在家家都有存货。

    陈松见炉子烤得差不多干了,就从苏家的粮仓里拿了几个地瓜,放在炉子里烤熟。

    一是试验一下用这个炉子烤地瓜的效果,二是准备当做礼品,拿去看望刘二。

    等地瓜烤熟之后,陈松先试吃了一小块。

    这个年代的地瓜品种没有经过太多的改良,论口感自然是比不上后世的蜜薯、烟薯、榴莲地瓜等品种。

    甜度低一些,而且也没那么湿乎,个头也不大,靠近两头的地方还有一些丝丝。

    前世那些经过改良的地瓜,有一些个头比较大的,一两个就能重达一斤。

    现在这些地瓜,大约5到9个才能达到一斤,具体情况要视地瓜的大小而定。

    但好处是,这些地瓜没有经过各种化学物质的荼毒,基本算是原生态的,所以吃起来倒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而且这些地瓜的个头小,所以烤起来也比较容易熟,可以大大减少制作时间。

    陈松试吃了一块小地瓜,不禁满意地点了点头。

    在这个时代,能够获取到这种美味度的食物,已经很不错了!

    烤地瓜这门手艺,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但不多。

    主要是对火候和时间的掌控,还要时不时的翻翻面。烤得太过了容易糊,烤得欠了容易不熟,里面会有硬心。

    时常要用手捏一捏地瓜,感受一下里面的硬心,也就能做到心里有数了。

    有些农民们在自己家的灶房里就能制作烤地瓜。

    陈松把其余的几个烤地瓜放在篮子里,又把自己昨天从县城里用肉票换到的一块猪肉也放进去,提着篮子就朝刘二家走去。

    院子的大门敞开着,看来刘二他们一家人已经从县城里回来了。

    “刘二回来了吗?”陈松提着嗓子问了一句。

    “回来了,回来了!”

    刘二的娘亲迎了出来。

    “刘婶,我给刘二拿了点猪肉和烤地瓜,给他补补身体。”陈松笑着说道。

    “你这松娃子,来就来呗,还拿什么东西啊。”刘婶赶紧把陈松迎进屋子里。

    “刘二在西屋呢,你们哥俩聊聊吧。”刘婶给陈松倒了一杯开水,就去灶房里忙活晚饭了。

    陈松把猪肉和烤地瓜放到桌子上,走进西屋。

    刘二正在床上趴着呢。

    他的小腿肚子被狼咬了一口,躺着会压到伤口,只有趴着才行。

    “陈哥,你来啦?快坐快坐。”刘二脸色苍白的露出一个笑容。

    幸亏他当时在树上给自己包扎了一下伤口,这才没有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但气血肯定是有些亏虚了。

    “你怎么样了?”陈松关心地问道。

    “嗨,医生给我清洗和缝合了伤口,又开了点药回来吃,以后慢慢养着就行了。”

    刘二装作无所谓的样子,但脸上的肌肉偶尔抽搐,表明他的伤口肯定很疼。

    陈松长叹一口气,愧疚地说道:“唉!这事都怪我,要不然你也不至于遭这个罪。”

    刘二惊奇的说道:“陈哥,你这是说的啥话啊?这和你有啥关系?”

    陈松问道:“你真的不怪我?”

    刘二摆了摆手,说道:“陈哥,我当然不怪你啊!多亏了你,我这游手好闲的家伙才能找到一个赚钱谋生的门路,让我可以补贴家用。”

    “现在村里人对我改观了很多,他们看我的眼神都变了一些。而且,抓山鸡本来就是我的兴趣爱好,现在既能光明正大、名正言顺的抓山鸡玩,还能堵住别人的嘴,这何乐而不为啊?”

    “要怪的话,只能怪我自己,想赚这个钱,又贪心不足,深入了鳌山,这才惹出这么多事来。而且你之前都已经提醒过我了,可是我没有听。这事完全不怪你,是我自己的责任。”

    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是淳朴啊。

    若是放在后世,像刘二这样的情况,肯定会搜集各种证据,努力让它变成工伤,这样就可以赖到陈松的身上。

    就算实在够不上工伤,他们也会大闹特闹,无论如何都得让陈松赔偿一笔钱。

    这种闹剧,在后世何其常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