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1980:开局放弃返城娶村花 > 第135章 县级优秀劳模
    在他看来,一万块钱根本就不算什么。

    在他的前世,百万富翁也有很多。

    一些老百姓的家里,如果加上存款、房产、车子等所有财产的话,也能凑够百万身价。

    更别说那些富二代、拆二代、官二代之类的了,随随便便拿出100万的流动资金就像玩一样。

    在这个年代,百万富翁的含金量远远超过上一世的几十倍,看看这时候的物价水平,就知道购买力的差距了。

    小麦等农作物大概是六七分钱一斤,上一世是七八毛钱一斤,这还是最基础的生活物资。

    猪肉,这个时候是六毛钱一斤,前世最贵的时候涨到28块钱左右一斤。你算算这是翻了多少倍?

    还有衣服,陈松这边是因为款式新颖,做工精美,才能卖上一个高价。

    而在五羊城那边,衣服的批发价是1块钱一件。

    前世从夜市的小地摊上,买一件衣服也要几十块钱,你算算这是翻了多少倍?

    所以这时候的“百万富翁”,真不是吹出来的,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但这也只是稍稍能给陈松带来一点安全感而已,远远不是他的终极目标。

    此时的日期,已经来到了农历的二月初二,龙抬头。

    从阳历上来说,已经是进入到1981年的三月份初期了。

    距离陈松上一次从北京回来,也过去半个来月了。

    兜里有了这200大万,陈松就想解决一下特别令他头疼的问题。

    上一世的时候,他已经习惯了有汽车、手机、电脑和网络的生活,这一世啥也没有,实在太别扭了!

    最令他感到掣肘的,就是交通和通讯这两个大问题了,大大降低了他的办事效率。

    所以他就寻思着,要是能买一辆汽车就好了,以后他出门想去哪就去哪,谈业务的时候更加方便,能提高他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是他身价的象征。

    这年代,有一辆普通的轿车,就像前世拥有一辆法拉利一样拉风和炫酷。

    这时一辆普通桑塔纳的售价是24万元!陈松也不是买不起。

    他相信,花24万买一辆车,带给他的好处是远远超过这24万元的。

    前世就曾流传过一句顺口溜:开不坏的桑塔纳,修不烂的老捷达。

    这是老司机们对于桑塔纳和捷达这两种老款车型的充分肯定。

    一是说明这两种车的质量非常好,相当皮实耐造,修修补补就能开好久。

    二是说明零部件非常好配,因为这两款车的数量非常多,几乎任何一个修车点都能买到它们的零配件,修理起来很节省时间,不需要花费时间等待单独购买某个零部件。

    到了后来,各种各样的汽车品牌五花八门,款式层出不穷,你想去一个修车店修理自家的汽车,人家还真不一定有你这款汽车的零部件。

    这就需要人家单独给你订购这个零件,最起码也要三四天的时间才能到货,所以导致等待的时间延长。

    陈松就非常想搞一辆桑塔纳,但不是买不起,而是没法买啊。

    因为这个时候,国家还没放开对私家车的管控,也就是采取私家车限购政策,不允许民间拥有私家车。

    就算你有再多的钱也白搭,根本就不允许你买,这是政策的问题,胳膊拧不过大腿。

    现在国家只允许官方机构拥有车辆。

    根据陈松的记忆,好像是在1984年的时候,国家才取消了私家车限购的管控,允许民间拥有私家车的存在。

    于是陈松就想到,自己能否以官方的名义,购买一辆汽车供自己使用?

    这其实就是一种投机取巧的作弊手段。

    他去问了刘正平,希望他能以官方的名义给自己开证明,让他买一辆车。

    可惜,经过一番了解,他发现需要的手续不仅很多,而且审查还非常严格,根本没有可操作的空间。

    陈松只好熄了买车的心思。

    然后,他就又想到了通讯问题。

    要是能给自己在河东村的家里,自己在流河县的小院儿,还有自己的工厂里面装上固定电话,那岂不是方便很多?

    安装和使用固定电话的费用,那是正当高的,但陈松也不是用不起。

    主要还是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官方不允许民间安装私人电话!

    陈松也问过刘正平了,根本办不下来。

    不过这件事至少已经看到希望了,在那不久的将来就能实现。

    因为陈松仔细回忆过了,好像是在1981年的阳历12月份,国家就放开了私人安装固定电话的权限。

    而现在已经进入3月份了,再忍一忍就有电话用了。

    看来还要再熬9个月的“跑断腿”的生活啊。

    陈松又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国家刚放开私人电话安装权限的时候,电话安装供不应求,订单往往要排到好几个月之后。

    无数人找关系、批条子,找到电话安装工人,想安装一部电话,这样的热情让电话安装工人连家都不敢回。

    “刘叔啊,依我看,按照目前这个发展形势,咱们国家很快就能放开私人固定电话权限了,到时候你一定要记得帮我报上去啊,越早越好。”

    陈松对刘正平说道。

    刘正平笑道:“放心,你这次主导种植大棚的效果很好,给老百姓们提高了收入,为县里立下了大功。”

    “我已经给你申报了一个县级优秀劳模的称号,估计最近这两天就能发下来了。有了这个称号,以后县里有什么优惠扶持政策,都会优先向你倾斜。”

    “既然你给县里做出了巨大贡献,县里自然也不会忘记你的功劳。到时候就算我已经不在流河县任职了,只要你想安装电话,随时申报上去就行,县里肯定会优先给你安装。”

    “毕竟你是县级优秀劳模嘛,别人就算知道你加塞了,也说不出什么闲话来。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是咱们祖传的优良传统嘛。”

    陈松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这个自己从来都不太看重的“劳模”荣誉,竟然还有这样的小妙用,或者说是小特权。

    既然如此的话,那等国家放开了私家车购买权限,自己是不是也可以优先申请手续,优先购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