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金疙瘩的科举之路 > 第 244章 宴席中
    闻言宋致远挠了挠头笑容腼腆,内心实则感动不已,没想到夫子私底下为他做了这么多事情,等去了京城可要好好孝顺孝顺他老人家。

    一旁的学政大人听到动静走过来好奇问,“师弟?季知州这是你师弟?是周夫子的弟子嘛?”

    季辅点点头笑道:“可不是,这是我夫子唯一一个关门弟子,三年前刚收下,比我们这些师兄待遇可好多了。”

    “哦,是嘛?”学政大人饶有兴趣的看过来,在宋致远身上,上下打量一番后笑着点点头道:“嗯嗯,不错,翩翩佳公子,逸气凌青云,好一个少年郎。”

    见学政大人在这边逗留,知府主考官一群人也围了过来,知府大人笑问:“什么事这么热闹。”

    学政大人打趣道:“哈哈,大家来看看,这是周义明周老爷子的关门弟子,季知州的师弟。”

    “是嘛?那可要好好瞧瞧。”

    一群人听到周老爷子立马围了过来,被所有考官、建台省的各个官员如探照灯一样,上下打量,直至把宋致远的脸看的如猴屁股一样红才罢休。

    人群中,宋致远瞥见沈之州一副羡慕的表情,待和他眼神对视上,又立即一副嫌弃的表情看着他,不是这小子脑子有包吧,宋致远也回敬了一个大白眼,转身望向别处,正好看到张知县一脸惊恐的看着他,待看见他望向他,立马笑的一脸讨好,他不偏不倚也送了一个白眼过去。

    宋致远体会到了一把明星般万众瞩目的待遇,人群里看他什么眼神都有,但羡慕居多,这一刻宋致远才发现自己好像真的拜了一个很了不起的夫子。

    簪花正式开始,主考官站在两排学子中间大声道:“此花有三蕊,一蕊报君王,一蕊酬父母,一蕊证初心,不可负君恩。”

    “小师弟,考得不错,继续努力。”季知州一边说着,一边笑容满面的给宋致远簪上一朵菊花。

    “谢谢师兄。”

    季知州拍了拍小师弟的肩膀,回到了主桌。

    一旁的学子立马忍不住凑过来一脸羡慕道:“你居然是周老夫子的关门弟子,你可真厉害。”

    宋致远笑笑不语,不是他厉害,是他找了一个好媳妇,能拜周夫子为师,能考上举人沈家的功劳占了大半。

    最后到了分鹿肉的环节,主考官指着盘中鹿肉道:“此肉取自西山,猎时一鹿哀鸣求存,尔等皆以此赋诗。”

    参加个宴席还得动脑筋,宋致远搁下酒杯开始思索,鹿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仁德和贤才,此时主考官提起猎鹿,可能是在隐喻科举选拔过程之残酷,也是在提醒他们,即使取得功名、也应该保持谦逊,不可忘本。

    这首诗既要歌颂皇权天威“哀鸣鹿乃感谢天恩,自愿献身。”

    也要彰显人士觉悟,“闻哀鸣更知君恩深重,当效死以报。”

    还要转移矛盾“哀者非鹿,实为天下待哺之民。”

    总之歌颂皇恩浩荡,拍好马屁就行。

    众位学子冥思苦想,解元还得是解元,第一个开口道:

    “哀声乍起震林隈,忽化箫韶绕殿回。

    非是金镞能射鹿,实因圣德召麟来!

    “好好,不愧是解元。”

    学政大人带头叫好,瞬间鼓掌声一片。

    将哀鸣直接篡改为祥瑞之音

    用“麟”替代“鹿”,彻底脱离现实语境,这位解元可真厉害。

    接下来就是那个瘦瘦矮矮的亚元,人看着营养不良,但是说话的声音却极具穿透力。

    金镞穿林惊鹿眠,哀鸣非惧死生悬。

    但忧蒿草埋贤骨,不遇明君荐御筵。

    亚元这是将鹿的恐惧转化为“怀才不遇”焦虑

    末句又点明“只有明君能识才”,完成颂圣闭环,难怪人家能当解元亚元,诗做的确实好。

    果然又赢得一大堆的赞叹声。

    亚元一首诗做完后就到了经魁做诗,经魁做的诗一出口,宋致远瞬间就听出经魁和解元亚元之间的差距,不过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人家再有差距那也是经魁。

    根据排名,前边八位都做完后,终于挨到了他。

    宋致远站起身朝着上首和四周拱了拱手道:

    霜刃裁云下西山,哀声犹带五音全。

    若非圣主开围场,谁解天心赐玉盘?

    将狩猎暴力美化为“天心赐玉盘”的神圣仪式

    用“五音全”暗示哀鸣实为赞歌,回避道德质疑,他这一首诗满满的歌颂当今圣上之意,反正拍马屁就对了,谁也抓不着错处。

    “好好,果然是周老夫子的弟子,不错。”

    “确实不错,有周老夫子风范。”

    上首学政大人和知府带头夸,其他人也跟着附和,宋致远嘴角一抽,满头黑线,只想说大家大可不必如此,他夫子又没在这。

    自己作的诗几斤几两重他还是知道的,听着虽不错但是和解元亚元比差远了。

    等他坐下,一旁的沈之州信心满满的站起身作诗,平心而论,这个不怎么熟悉的亲戚做的诗确实不错,但是跟他刚刚万众瞩目的待遇却是天差地别,主考官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就示意下一个学子继续,可把这个陌生的堂哥给气坏了,坐下的瞬间又瞪了他一眼。

    不是,我给他脸了是不是,要不是这是在宴席上,真想给他两拳头。

    待所有考生都赋诗一首后,上首的学政大人、知府大人、主考官等人陪着举人们又吃了一会,便先行离开。

    等他们一走,一旁早已好奇的学子们都围了上来,纷纷问他周夫子是谁,季知州真的是他师兄嘛?

    “切,小人得志。”

    沈之州就在他身边,阴阳怪气的话语,宋致远听的清清楚楚,没好气凑到沈之州耳边道:“事实是我比你排名靠前,我还有一个你们家梦寐以求的夫子,我自然得志,大大得得志,你酸也没用。”

    “你…..哼”

    沈之州被气的胸脯上下起伏,看到周围人探究的眼神,才愤愤的坐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