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金疙瘩的科举之路 > 第256 章 会试(四)
    宋致远赶紧摇了摇头,把脑袋里不合时宜的想法甩掉,开始认真做题目。

    时务策一般都是出一些经济民生类、军事边防类、社会治理类、工程科技类,等等等等,这些考题在宋致远看来,即是政务模拟,也是思想控制工具,要求考生在儒家框架内创新,既要“引经据典”又得“切合时弊”,堪称古代精英教育的终极挑战。

    这五道题中有一题宋致远很感兴趣,说的正是如今他们大齐面临的困境,这道题夫子曾经讲过一次,不过夫子还说过,这种事情朝廷不会拿出来给学子们作答,因为大齐大乌大央三国之间的事情太过复杂,朝廷大臣们都觉得烦心,怎么可能拿出来给一点做官经验都没有的学子们作答。

    没想到朝廷不仅拿出来了,还把三国之间的问题真真实实的呈现在众位学子面前,宋致远倒觉得这么做对,读书人读书是好事,但也不能死读书,国家朝政这些应该多关心,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题问今我大齐疆域广袤,山川形胜,物阜民丰。然北邻大乌,乃马背悍族,性如豺狼,屡犯边关,掠我财货,扰我黎庶;西接大央,虽暂守盟约,然其势雄踞,虎视眈眈。

    若兴兵伐乌,恐央乌合纵,腹背受敌;若隐忍绥靖,则乌虏愈骄,边患日深。当此两难之际,何以固疆圉、慑敌胆、绝祸萌?诸生贯通经史,熟稔韬略,其悉陈方略?

    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我们大齐朝地域辽阔、山川秀丽,然而北边的大乌,是个马背上的国家,嫉妒我国富饶,经常到大齐边境烧杀抢夺。

    大齐西边又是大央,而且也不是个老实的主,所以大齐腹背受敌,要是忍下去,大乌气焰越发嚣张,要是不忍攻打大乌,又怕大乌和大央两国两面夹击,问该咋办?

    这种问题是挺头疼的,估计出这题目,考官也是想让他们这些臭皮匠多想点办法,病急乱投医,死马当活马医。

    北大乌西大央,直接打肯定不可能的,那不如直接耗着,宋致远思索片刻,开始在草稿纸上落笔。

    一、低成本防御体系

    烽堡联防:沿北地边境建烽火台,有专人驻兵,配发信鸽,一但发现大乌军队进入边境,立马点燃烽火,告知城内士兵,提前进入备战状态。

    屯田养兵:开放北地荒地,流民垦殖可免赋税几年,但每户需出一丁参加民兵训练,这样就可使家家户户都有边防兵。

    二、邦交纵横:谣言破盟,断敌后路。

    离间央乌连环计:比如:谣言战

    伪造大乌国书,称“灭齐后与大央平分黄河以北”,故意让大央边将截获。

    收买大央青楼女子传播“乌王私纳央国公主为妾”的丑闻,激化两国贵族矛盾。

    利益捆绑:开放地方盐池,特许大央商人以市场价低价购盐,换其保持中立。

    武力威慑:派骑兵驻扎北地,宣称“再敢踏入边境一步,立灭其国。”

    三、内政根本:经济绞杀,弱敌于无形。

    榷场贸易战:进行价格操控。

    将乌人必需的茶叶从每斤一两白银涨至十两,逼其用战马交换。

    秘密向乌国倾销劣质铁器,使其武器质量下降。

    战马改良:用大乌种马与大齐马杂交,育成可负重的“铁甲马”,在几年内把边境的马全部换掉。

    四、民心边备:以民为盾,化边为家。

    军事化社区管理:连坐保甲:十户一甲,遇乌寇来袭,一户不参战全甲连坐。

    利益绑定政策,军功换特权:北地子民斩敌一首级,免赋税几年;多斩几级,直接授官。

    死囚组成“赎罪营”,斩敌几级可免死。

    教育倾斜:北地子弟科举录取线降分,让北地子民得到重视。

    这样可使大乌战力折半,迫其称臣纳贡,分化央乌,令大央转而求盟,使北地成腹地,惟需严防将领拥兵自重,可设监军御史,方能长治久安。

    呼,完美,小脑袋真聪明。

    宋致远埋头苦写,很快一天就过去了,题目已经做了一半,宋致远很满意自己的进度。

    等衙役把饭送来吃过后,夕阳西下,橘红色的阳光从窗户口投射进来,映在木板上煞是好看。

    等在一低头一抬头,时间来到了会试的第三天,今日只要将草稿上的所有答题,抄在试卷上就行,宋致远提起十二个小心,一笔一划的慢慢写,他可不想这个时候功亏一篑,反正时间也赶得上。

    “咳咳”

    旁边号舍的这位仁兄运气不太好啊,从第三场考试的第一天就开始咳嗽打喷嚏,一天比一天重,宋致远要是时间长没听见咳嗽声,都怕旁边这位仁兄嘎过去。

    幸亏今天已经是最后一天,下午五点左右就可以出去了,等所有试卷都抄好后,中午送来的饭菜在窗口处早已变凉,宋致远也不打算吃,等晚上回去了在慢慢吃,考过试,无事一身轻松吃饭,饭更香。

    “咳咳,咳咳”

    旁边号舍的仁兄好像要把肠子给咳出去,听得宋致远都不由得替他担心,当然担心也没有用,考场里又不能说话,要知道会试每排号舍入口处都有衙役看守,比之前的乡试严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