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乃大魏癫王 > 第572章:龙葵要做女帝
    纵观浩如烟海的史书,每一页上面,都写着一个共性。

    知道是什么吗?

    四个字。

    争做皇帝!

    下到贩夫走卒,上到名门望族,哪个不想当皇帝!

    此刻的凌宁做了皇帝,他终于明白做皇帝的兴奋,那种掌控权力的快感太让人着迷了。

    所以崔蝉问他做皇帝的感觉时,他直言道:“权力太让人着迷。”

    崔蝉一愣,没想到凌宁是这个直率的回答,他莞尔笑道:“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怀,这可能是天下男儿的志向吧。陛下意志坚定,老臣倒是不怕陛下被权力所惑。”

    “哈哈哈...崔老太高看朕了,如果没有人进谏,再强的意志也会被侵蚀,所以这件事便交给崔老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凌宁正色道。

    崔蝉眼前一亮,立即细品凌宁的言论,称赞道:“这段话说得妙哉。”

    一旁的起居郎重重点头,而后在起居注上写下这番足以名留青史的言论。

    闲谈之后,崔蝉正色道:“陛下,姜国送来一份密信。”

    凌宁扫了一眼徐坤,徐坤一挥手,带着所有人退下。

    崔蝉随即禀说:“密信是巳蛇派人送来的,南诏国派了秘密特使前往姜国,和龙葵密谋,猜测两国将结盟,而且这次结盟非同小可,不是一般的结盟,而是一致对外,全面合作的结盟。其目的,就是为了对抗我们大魏。”

    “意料之中,我们大魏灭了西域,灭了突厥,国土面积暴涨一倍。更主要的是,我们大魏解决了西部和北部的危机,再无后顾之忧,便能将北境的兵力对准姜国和南诏国,所以他们害怕了,而对他们而言,结盟是最快且最好的办法。只不过,非我国人,其心必异,南诏国主和龙葵都不是省油的灯,各怀鬼胎,所以他们的结盟很容易出问题。”凌宁回道。

    谁知崔蝉却道:“陛下,老臣的想法却和陛下恰恰相反,老臣认为,南诏国和龙葵的这次结盟,不仅会成功,而且对我们大魏国而言,会非常危险。”

    “哦,是吗?请崔老明示。”凌宁好奇道。

    崔蝉道:“陛下,你猜南诏国主派谁去的姜国?”

    凌宁回道:“必然是一位位高权重的大人物,或者是皇亲国戚,有可能是某位亲王。”

    崔蝉道:“派去的人是南诏国主的姐夫,也是南诏国长公主的驸马,他叫玉肃渊,哦,现在应该叫他萧明锐。”

    此话一出,凌宁眉头一挑,惊讶道:“萧明锐竟然成为了南诏国的驸马?好家伙,他的复国之心不绝啊。”

    凌宁登基后,有几件遗憾的事,其中一件就是没抓到萧明锐。

    其实凌宁非常佩服萧明锐,他爹萧焱已经放弃了复国梦想,而他这位大夏国的皇长孙,还在坚持。

    而且他毅力惊人,从小就假扮乾国公玉雪龙的孙子,暗中拉拢朝臣,组建十二生肖,为了复国而努力。

    如果先皇平庸一点,那么说不定萧明锐真有复国的可能。

    但世上没有那么多如果。

    现在他逃去了南诏国,摇身一变,竟然做了南诏国的驸马,继续为覆灭大魏而努力。

    这人是强敌啊,将来必是大魏的心头大患。

    这时候,崔蝉继续说道:“乾国公玉雪龙在狱中畏罪自杀,关于萧明锐的诸多问题都无法调查。但可以断定,大魏朝中还有官员是萧明锐的棋子,他在京都城内还有势力盘桓。以萧明锐的狡诈,再加上南诏国主答应的条件,足以让龙葵动心,双方达成战略盟约。”

    “崔老觉得南诏国国主会付出什么条件?”凌宁问道。

    崔蝉眼中精光一闪,说道:“龙葵已经铲除了雍亲王龙傲,对姜国的掌握越发全面,我猜测南诏国国主会帮龙葵登基!”

    龙葵登基?

    到那时,她就是这片大地上唯一的女皇帝了。

    当然了,这话不全面。

    凌宁的女人中就有一位女王,乌禅那迦海,她是精绝国的女王。

    但她只是女王,而非女帝。

    凌宁忍不住想到初次见到龙葵时的画面,初次见她,就看出她不安现状,胸藏野心,如今她终于要走到这一步了。

    凌宁便道:“如果南诏国愿意帮龙葵登基,那投桃报李,龙葵必然会摒弃所有,和南诏国达成共识。温老说得没错,的确要重视两国这次结盟,防备两国出兵,朕准备派蒙通前往荆州,李靖前往扬州,白启前往天秦关坐镇,同时调派兵力在长江沿岸的军事重地驻守,崔老觉得如何?”

    “大善!”崔蝉笑着应道。

    他可是知道白启、李靖和蒙通的能力的,有三人坐镇,哪怕南诏国和姜国举全国之兵力来袭,三人率兵也能周旋到援军前来。

    半个时辰后。

    任命诏书便下达到了白启、李靖和蒙通手中,三人也不浪费时间,收拾行囊,带领护卫直接出发。

    处理完国事,已经临近中午。

    凌宁舒展了一下身躯,觉得静坐一上午比打仗还要累。

    权力让凌宁兴奋,但国事处理起来,也让凌宁烦躁,这才是第一天,往后日子长着呢。

    “要不把内阁弄出来?”

    凌宁摸着下巴,寻思道。

    但很快他就否定了这个想法。

    内阁有内阁的好处,但三省六部制度也不见得不好。

    如果君臣对立,那三省六部制会分割皇权,但是凌宁执掌之下不会这样。

    不管是欧阳牛马,还是李文优、荀玉,都是凌宁的心腹,不必担心皇权被威胁,所以只需要用好三省六部,让他们的职权发挥出来,凌宁便不会太累。

    “陛下,马上午时了,要在养心殿传膳吗?”总管太监徐坤来问。

    凌宁摇头道:“摆驾坤宁宫。”

    ...

    坤宁宫乃皇后居所。

    凌宁登基后,正妻楚红袖自然被册封为皇后。

    此刻坤宁宫后格外热闹,只见楚红袖坐在主位,其他嫔妃也都过来了,分坐于左右。

    左边第一位是韩月如。

    她是凌宁的平妻,所以被册封为皇贵妃,协助楚红袖处理后宫事务。

    韩月如旁边是叶清玄,被封为德妃。

    再往后是白小洁。

    白小洁曾是魏皇安插在凌宁身旁的眼线,如果不是白小洁为凌宁诞下子嗣,她是绝对不会坐在这里的。也因为母凭子贵,她被册封为惠妃。

    右边是第一位是李晴儿,曾经的太子妃,和太子和离后,又被魏皇赐婚,嫁给了凌宁,被册封为淑妃。

    因为是魏皇赐婚,所以民间对于凌宁迎娶嫂嫂这件事,没有太多的意见,只不过暗中蛐蛐,说一些刺激的野史。但是朝中一些顽固,还是拿这件事挑凌宁的不是,毕竟迎娶嫂嫂这件事乃是污名。

    如果没有魏皇赐婚,那凌宁只能硬娶李晴儿,到时候不光是野史,正史也得留下浓重的一笔。

    凌宁可以肯定,后世的人们还不知道怎么编排自己呢。

    但没关系,他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