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内。
凌宁让所有人退下,只留下自己。
他从一个锦盒中拿出一本书,书面写着“地经注”三个字,是一本地理书籍。
这是凌宁母亲留给他的东西,也算是遗物。
魏皇在世时,一直在寻找这本书,就差将崇文馆翻个底朝天,最终还是没有找到。
谁会想到,当年淑妃把这本书偷偷带走,留给了凌宁。
而这本书之所以贵重,是因为书中藏着前朝大夏国宝库的秘密。
当年大夏仁宗皇帝修建了一个秘密宝库,据说宝库有无数珍宝,得到后可以富可敌国。
其实单论财富,凌宁不觉得魏皇会千方百计寻找这座宝库,毕竟在魏皇的治理天下,大魏富饶,国库殷实,何必再去追寻不知道真伪的宝库呢。
所以凌宁猜测,宝库中应该还有其他东西吸引着魏皇。
当初凌宁得到地经注后,恰好要回西域,而宝库的位置却在东都洛阳,两地背道而驰,所以凌宁便没有去开启宝库。
直到今日说到洛阳水灾,才突然让凌宁想起这座宝库。
翻开地经注,里面夹着两份地图,一份大范围地图,一个精准地图,二者结合,才能找到真正的宝库。
“这座宝库里到底有什么东西,竟然能让先皇如此执着?”凌宁好奇不已,随即起身去找崔蝉。
崔蝉正在房中钻研棋谱,用他的话来说,自己太老了,脑袋不灵活,所以通过钻研棋谱多多动脑,这样才不会糊涂。
凌宁来到后,让其他人都退下,然后说道:“崔老,朕有一事想向你打听。”
“请陛下明示。”崔蝉应道。
凌宁问道:“崔老可听说过前朝仁宗皇帝修建的秘密宝库?”
崔蝉面露惊讶之色,说道:“当然听说过!当年大夏末年,天灾地祸民不聊生,国库又空虚,哀宗便想打开这座秘密宝库,得到里面的金银救国。为此,哀宗派遣了一支军队出发,但是后来,这支军队神秘消失,再也没有出现过,哀宗也再也没有提及大夏宝库。”
“怪不得萧焱曾说大夏宝库就是仁宗的一个玩笑,里面根本没有富可敌国的宝物。只是我父亲似乎对这座宝库格外用心,生前还在寻找其下落。”凌宁回道。
崔蝉一愣,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道:“先皇想要找到大夏宝库,说不定是因为一个传闻。”
“什么传闻?”凌宁好奇问道。
崔蝉道:“仁宗陛下身边曾有一位得道高人,擅长炼丹,仁宗陛下从小体弱多病,这位得道高人便组织了一群神秘人,自称寻仙者,在天下间采集灵草,为仁宗皇帝炼制丹药。可惜后来,仁宗突然恶疾,撒手人寰。但是据说这位得道高人最后炼制出了灵丹妙药,但是仁宗皇帝已经驾崩,所以道人便将灵丹妙药藏于宝库之中。”
“谣传说服用灵丹妙药,可以延年益寿,更有甚者说可以长生不死。”
听到这个解释,凌宁恍然。
是啊,只有长生不死这个解释,才能吸引魏皇这么久。
谁不想长生不死?
别说魏皇了,凌宁也想。
但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前世那么先进的医疗水平都无法让人长生不死,这个时代更不可能。
“谣言害人。”凌宁笑着说道。
谁知崔蝉正色道:“陛下,我也认为世上没有让人长生的灵丹妙药,但是有一件蹊跷的事,老朽不敢不说。”
“什么事?”凌宁好奇问道。
崔蝉道:“陛下还记得诸葛照前辈吗?”
“当然记得,他是白启的恩师,曾是大魏太师,历经裕宗、仁宗和哀宗,是大夏国的三朝元老。如果他愿意为大魏效力,到现在的话,将历经六朝,纵观历史也是罕有的。对了,他现在定居徐州,已经百岁高龄了,崔老怎么提及他了?”凌宁问道。
崔蝉回道:“我和诸葛前辈私交颇深,这些年来,时常有书信往来。半年前,老朽身体虚弱,本以为该赴黄泉了,于是写了一封绝笔信给诸葛前辈。后来老天垂怜,让我挺了过来,而诸葛前辈在回信中提到了自己身体,他说大夏灭亡后,他再次见到了那位得道高人,当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对方头发乌黑,面容不见皱痕。”
“诸葛前辈惊为天人,便询问其不老之法。那道人送给诸葛前辈一枚丹药,其他不曾多说,随后潇洒离去。”
“诸葛前辈服用丹药后,便一直身体康健。”
“...”
听完崔蝉的讲述,凌宁眉头蹙起。
他相信科学,以这个时代的水平,根本造不出让人长生的丹药。
但是崔蝉不会骗人,诸葛照也不会骗人。
再加上诸葛照一百零五岁的高龄,凌宁是越想越迷糊,信念有些动摇。
“我连穿越都碰上了,遇到一枚长生丹药,应该算正常吧。”
凌宁喃喃自语,他觉得抱着宁可信其不可信其无的想法,也该好好调查清楚这件事。
回过神来,凌宁笑道:“朕相信诸葛前辈不会骗人,但朕对诸葛前辈见到的那名道人持怀疑态度。崔老好好休息,朕不打扰了。”
说罢,凌宁笑着离开,崔蝉则在揣测凌宁此行的真实用意。
...
接下来几日,凌宁老老实实执行皇帝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白天忙于国事,晚上则宠幸妃嫔,生活异常的充实。
朝堂上的风气也是焕然一新,给人蒸蒸日上的感觉。
唯一的插曲,就是那块大魏三世而亡的石碑谣言传到了京都,百姓们私下议论。
显然,这是有人推波助澜。
如果是乱世,谣传大魏三世而亡,还能引发恐慌,但是现在的大魏兵强马壮、国泰民安,现在这样传谣言,百姓是当着笑话来议论。
这也是凌宁不在乎谣言的原因。
强加干预,反而弄巧成拙。
现在百姓生活安康,他们是希望大魏三世而亡,而是希望大魏万万世?
当然了,不强加干预,不代表什么都不做,凌宁已经命人暗中调查是谁散播谣言。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凌宁登基已经半个月了,朝廷一切都步入了正规,三省六部的职能全面发挥,凌宁终于能放松。
与此同时,他派去调查那位得道高人的千机胧月也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