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朱棣假死?那朕可就要征伐天下了! > 第四十三章还好我有准备
    皇宫的文华殿内。

    朱高炽已经安安稳稳的入住了。

    此刻就在书房办事,这里他也来过了很多次,以前朱棣每一次出征,他都要监国,也就会来到这里办事。

    那个时候他是迫不得已,而且做起事情来也是小心翼翼,根本不敢做些出格的事情。

    朱棣一直都对他不放心,想找到他的错误,然后给天下人一个理由,他才好废掉太子。

    立朱高煦为太子。

    可是穿越而来的朱高炽又怎么会不知道他的心里想法呢。

    所以,他只做自己分内的事情,其余的都不去管。

    朱棣也就挑不出什么理由来了。

    可是即便如此,朱棣还是会在朱高煦面前,在百官面前,经常就是挖苦,经常就是打压。

    想要借此来让朱高炽更加死得快些。

    只要朱高炽自己死了,那么他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立朱高煦为太子,也不会违反朱元璋定下的嫡长子制度。

    可是这一切对于朱高炽来说,他都十分的清楚。

    他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避免朱棣等不了而真正开始针对他,或者是朱高煦连同朱高燧要对他不利。

    因此,他是早就要开始准备自己的人了,另外还在一边去散播谣言。

    这个谣言才是最大的杀伤性武器。

    朱高煦的厚爱越来越高,他也知道自己将来要当太子了。

    可是朱棣却是迟迟不松口,朱高炽又一直不死。

    他等得实在是心烦。

    在这种过程中,就有人去进献谗言,让朱高煦自己还是要有些兵马,不要全部听命于朱棣。

    还为这些兵马取名天策军,意思是他朱高煦想效仿李世民成为天策上将。

    朱高煦脑子不聪明,不知道这些都是朱高炽安排的人来的。

    他就真的傻傻的去请求朱棣给他一万人马,想成立自己的天策军。

    其实,就朱高煦的身份,就他的军功,又是朱棣的亲儿子,要一万人马根本不过分。

    朱棣也十分清楚的。

    朱高煦的才能很大,跟着他打赢了靖难之役,又是每一次漠北大战他都是主要将领。

    就他的本事,别说一万人马了,就是十万二十万,他也是可以给的。

    只是,朱棣没有想到的他居然想效仿李世民,想成为天策上将。

    李世民一生唯一的污点不就是玄武门之变杀兄夺位吗?

    朱高煦想效仿李世民,朕还不想当李渊呢。

    你这也是想要来一个玄武门之变是吗?

    就从这里开始,朱棣也就对于朱高煦有些疏远了。

    朱高煦因为没有得到兵马,自然也有些疑惑,他也开始暗中拉拢一些军中将领了。

    即便是如此,朱棣还是觉得朱高煦其实还是情有可原,因此,干脆他就闹出假死的伎俩来,看看这三个儿子,谁有那个本事!

    但朱高炽却不知道这些,他只知道,他是太子,朱棣死了,他就应该是正统继位,谁敢乱来质疑于他,那就是杀无赦。

    当他知道朱高煦等人有异动的时候,他正好借此机会,来一个清洗朝堂。

    现在这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顺利进行了下去。

    朱高炽坐在书桌前,手中的朱笔在一张纸纸上写个不停。

    阳光透过窗户照了进来,给这份古朴典雅的宫殿增添了许多生气。

    朱高炽现在想得最多的是大明的未来。

    他的一张张纸上都是对于大明未来的畅想,以及后世的先进理念的记忆、

    尤其是那些先进的治国理论。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王安石的青苗法。

    这些都是有他存在的价值。

    尤其是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加上他的铁腕手段,被称为给大明强行续命几十年的办法。

    然而,真正从后世的角度来看,用后世的一些太过于先进的理论又显得不合时宜。

    他们现在的意识形态还完全接受不了。

    可是用陈旧的政策,也不能让大明长治久安啊。

    现在表面上说起来是盛世,其实他朱高炽很清楚,这是文人眼中的盛世而已。

    老百姓还是一样都是受尽了压榨。

    他们认为的盛世就是有口饭吃,除掉税收还能有点余钱,不会把他们全家都抓去打仗,这就算是盛世了。

    可是对于朱高炽来说,这些算什么狗屁的盛世呢,这不过就是勉强不饿死。

    没有出现人相食,没有出现盗贼四起,饥馑瘟疫这本来是一个朝廷应该做的。

    他治下的大明,必须得百姓安居乐业,官员清正廉洁,有余钱,有书读,生病有药吃,才能良好的继续发展工业技术等。

    综合来看,还是只有康乾盛世中间,被称为存在感最小的雍正皇帝的政策才是最好最合理的。

    第一,摊丁入亩,这个就是要均税赋,让税赋变得合理,之前他让人去丈量土地,去将各种人手里的土地都收入国有,就是为了要均税赋。

    第二,统一纳粮。不管你是什么身份,藩王也好,官员也好,甚至百姓,都是一样纳税。

    你承包了多少土地,就交多少税。

    就算有功之人,以后奖励也是奖励真金白银,土地想都不要想私有。

    土地永远是国家的,其余人只有租用权力。

    人群集中的地方城镇等为商业用地,税收要比农业的更高。

    商业的不能改为农业,农业的需要经过审批才能适度改为商业,不可私自更改,各自纳各自的税。

    你有能力你就多承包,你就给工钱请人帮忙种,这就是要均税赋。

    当然已经习惯了传统思想的人,那些既得利益的人怎么会那么轻易的同意呢!

    朱高炽也是采用了先礼后兵,先朝廷出钱赔付,出钱买,要是你最后还是不好沟通,那就只能使用强制的手段了。

    想按个罪名还是很容易的。

    他是以皇帝的身份来办这个事情。

    加上他的军事实力强大,谁敢不服?

    这就不像王安石和张居正,头上始终还是有个皇权压制着。

    也不像光绪皇帝这种想要改革,实际没有什么实权,只能被慈溪拿捏。

    而朱高炽现在自己的钱财是大明第一,军事实力第一,还有来自于未来的先进知识理论。

    试问天下,谁敢与之争锋呢?

    他要推行就好推行许多了。

    第三,火耗归公。

    火耗这个事情可是被这些贪官污吏玩出花来了,老百姓是苦不堪言,朱高炽当然要避免这些问题。

    现在把这些火耗全部都归朝廷。

    看你们这些人还敢怎么乱来,等过几年之后大明的交通便利了,加强了储存技术了,这些火耗的问题也就好办许多了。

    到时候大明各地的粮食运往京城,最多也就一两天。

    这样也就把贪污腐败的一些问题解决了。

    当然贪污腐败的项目各种各样,层出不穷,朱高炽只能做到他该做的,至于其余人要挑战,那就只能是用屠刀让他记住就是了。

    这些改革推行下去之后,大明将更加强大。

    国家也就会一直强盛,国库也就会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