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其实已经明白了朱棣的心思。
他之所以不让自己死,就是觉得没有办法在朱元璋面前交代。
古时候的人都相信死后还会有一个世界的。
而且从他的做法来看,他是想要追求一个完美的结局。
这一点从他去亲自打败马哈木就能够看出来。
马哈木是他一生的敌人,他就想要除掉了才能够安息。
后来,又听到了他出现了,这让他想起了,靖难之意的事情来了。
于是他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了金陵城。
这就是朱棣的性格,他一定要让自己心中没有什么事情他才会安心。
也就是想要追求一个完美的人生了。
这样他可能才好去给朱元璋交代吧。
毕竟他是抢了皇位的人。
他这一生要说做的事情也做的不错了,这个盛世也要记他的功劳。
可是他可以骗得了天下人,也骗不了自己。
他现在老了,就想要彻底的解决掉他心中的事情。
他就应该找到杀了自己,这样也就不会有快乐丹的事情了。
但他没有,他想要好好的戏耍自己,侮辱自己,现在这快乐丹的事情来了,让金陵城出现了危机。
他这个时候又要来求自己了。
这真是他活该啊。
朱允炆想着这些,心里十分的满意,他微笑着道:“四叔,这件事情其实也很简单,这一次啊,我是真的打算出家了,皇位什么的也不需要了,我没有那个福分,你不是担心我先下去告状吗?
那这样吧,你给我自由,我就去云游四海了,你可以派人跟着我,要是哪一天你百年的时间到了,你再取我的性命如何。”
朱允炆其实这就是他的缓兵之计,他知道朱棣不会轻易放过他的。
所以他说得合情合理,就是想要一个自由,还允许朱棣派人跟着,他想的是,等真正离开了朱棣,到了四处总有机会逃脱的啊。
而且这个条件看起来也不是很大,其实里面暗藏着朱允炆的卑鄙,他知道这个快乐丹的背后是缅-甸王的势力,他们曾经因为和朱允炆合作赚了很多钱,这些钱他们拿去加强军备,在他们的内战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如今一下子就失去了这笔经济收入,他们国家还有许多的仗要打,他们当然不会同意了。
朱允炆只要去就可以说服缅-甸王帮助他,帮助他复位就可以继续购买他的快乐丹。
哪怕是没有办法在中原地带,那也可以在一些边缘地区进行控制,从而让大明朝廷一直都不得安生。
这样也是可以的,就凭他朱允炆的身份就可以了。
其余不需要什么了。
这是朱允炆的想法。
他只要从这里出去就会往南去,去找到缅-甸王,也只有他知道联系的方式。
朱允炆觉得这个条件已经可以了。
只要朱棣答应他这个要求,那么他就可以把快乐丹的事情都告诉朱棣了。
朱棣心中也是一动。
“哦,原来这个朱允炆向往的是自由啊,他还是贼心不是呗,也是反正大明处处都是我的眼线,他还能跑得了吗?
再说了,我干嘛要在朱允炆面前守信呢,我不如假装答应,等他说出来了之后,让金陵城的方如晦去查收了,再反悔不就行了。
朱允炆这种人不能相信,不能给他机会逃了。
现在自己也年纪大了,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万一他再逃了,那我可就真的死都死不瞑目了。”
朱棣在心眼里就不同意这个条件,可是他为了骗出朱允炆的话,他还是点了点头。
“这个小小的要求可以,但你得先说出快乐丹的藏身之地,我让人去查一查是不是属实才能放你走。”
这个也是正常的操作。
朱允炆也知道这是正常的要求,他现在处于弱势,反正朱棣是皇帝,他不可能言而无信的,所以他不怕。
朱允炆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说话都是非常谨慎的,因为他当过皇帝每一句话都是圣旨,都很重要,因此,他不会乱说话的。
朱棣也是一样当过皇帝的人。
朱允炆将心比心,觉得这一定就可以了。
他就说出了金陵城藏快乐丹的地方。
说得也非常的详细,这些都完全记在他的脑子里面了。
毕竟这个当时对于他的关系重大。
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他当然要记得牢才行。
朱棣于是让人记下来他说的这些地方,然后快马加鞭去给金陵城方如晦送去。
朱允炆就在这里等待着。
在等待的这个期间,他也不再被欺负了,朱棣他们对他也是气气的,好酒好菜的招待着,朱允炆觉得这还差不多。
他怎么说也是大明的皇帝,以前的皇帝也是皇帝啊。
怎么能够做仆人呢。
就这样过了一两天,金陵城那边回信来了。
朱允炆也是十分的高兴,他知道这个回信就将关系他的自由与否。
于是,他也凑过去听。
朱棣当然也表现出一副着急的样子,连忙问道:“怎么样了?”
这个传信的人也不含糊,当下就说道:“陛下,对了,金陵城这边按照给的地址,真的找到了大量的快乐丹,后来方如晦大人把这些东西全部堆放在广场上面,一把火都烧掉了,以表示对快乐丹绝对的决心。”
“好的,去领赏吧1”
“谢陛下!”
朱棣打发了送信的人,他嘴角也露出了微笑,证明朱允炆真的没有说谎。
朱允炆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他心里也很高兴,接下来就是朱棣该要履行承诺的时候了。
朱棣这个时候没有立即放朱允炆走,而是说道:“允炆,你先等一等,我还有事情要和姚广孝说说!”
朱允炆知道朱棣和姚广孝是什么关系的,这两个长期都在一起说话的。
这也就不奇怪。
这一次,朱棣和姚广孝则是避开了朱允炆去说话。
朱棣就对着姚广孝说道:“和尚,你觉得现在怎么样处置朱允炆呢?”
姚广孝当然知道朱棣的意思,他还是试探性的问道:“陛下,你是想要食言对吧,其实你大可以不必管承诺给朱允炆的自由,继续把他牢牢的抓在手里,这样的话也没有人会说你什么的。
我们这里也就几个人知道这件事情,不会有人传出去的。
这样看起来才是最简单的最好用的办法。”
姚广孝虽然是这样说着,可是他的语气显然不是这样的认为,这一点朱棣还听不出来吗?
如果这都听不出,那不是白白相处了这么久了吗。
朱棣就说道:“和尚,你少在这里打哑谜,这是我的想法,不是你的想法,我现在是在问你,不是让你把我的想法说一遍,我是觉得现在老了,就不想折腾了,放走了朱允炆,哪怕是有人跟着,万一他跑了呢?”
“陛下,你一生要追求完美,马哈木你除了,朱允炆你抓住了,大明的天下也盛世了,你都做得很好了,可是你这说话要是食言了,那么是不是在你的人生之中有了一个缺陷呢。
你想想是不是这样一个道理。
朱允炆就只有一个人,你放了他,他又能够跑到哪里去呢。
况且他还说了可以让人跟着,你就派人跟着啊。
就派这四个兄弟跟着,另外他说了派人跟着,你难道就只派四个人跟着吗?
这四个人是明面上的跟着后面再派个几千人跟着啊。”
朱棣闻言大惊,:
“什么,跟着朱允炆要派几千人吗?他有上天入地的本领还是怎么的?”
姚广孝却是一点都不放松,还说道:“几千人可能都不够呢1”
啊?这是什么情况?
“陛下,你想想这个快乐丹是哪里来的?这个快乐丹是缅-甸国的特产,这个国家现在正处于内战之中,他们的国王还想开疆拓土,只不过是他们的物资贫乏,财力不足。
朱允炆就是他们最大的买主,可是现在朱允炆倒台了,他们的东西往哪里卖呢?
大明又是明令禁止的不准有这个东西。
他们卖不进来自然是不乐意了,他们就需要一个代言人。
朱允炆就是他们最满意的代言人了,朱允炆有大明皇家的血脉,他要成功就会想用快乐丹,这也就是金陵城会出现大量快乐丹的原因。
现在朱允炆获得了自由之后,那么他一定会想方设法的和缅-甸王联系上。
缅-甸王那边现在最缺的就是有人能够代言有人能够买单,他一定会帮助朱允炆的。
到时候他们可能会派兵来攻打一些边缘地区,然后把朱允炆接过去,让朱允炆去掌管这些地方,朱允炆的身份就起到了作用,缅-甸的快乐丹也得到了销量,他们彼此就合作了起来。
以后就会想方设法的做大他们的地盘。
当然,大明的现在的实力太大,他们自然是不敢来犯的,他们会去攻打暹罗,天竺等地方,等他们的实力更加强悍之后,才会有想法来中原。
这是未来的事情,到时候可能我们都不在了。
陛下你的子孙就能确保一直都强大吗?
历朝历代王朝都会有兴衰的。
缅-甸王就是非常有野心的,他现在就是缺少物资和钱财,这些东西大明就多,哪怕是大明的边缘地区,也是生产各种矿资源的。
他就可以借用这些东西去征战其他的地方。
他那个国家旁边的小国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这样他们就会滚雪球越来越大。
另外,还有就是北元的梁王现在还是大明的南方边境,之前他和马哈木联系了一起前后夹击北上的。
只不过没有想到马哈木被全部灭了,可是梁王这边却没有多大的损害。
因此,这南边的地区还是很复杂的。
北元梁王很有可能也会最后被缅-甸王收了,所以我说几千人去跟着朱允炆都可能不够。”
朱棣一听这么复杂的情况,还有历史遗留问题,那不是不放朱允炆出去更好吗?
他问道:“和尚这样的话,干嘛还要放朱允炆出去呢,干脆就让他在我身边等死算了。”
姚广孝笑了笑,然后摆摆手:“陛下,话不可这样说,这个问题一直都是一个问题,你不去取,他们还会越来越强大。
现在大明一般都不打灭国之战,我们是礼仪之邦,可是如果有人来侵犯大明,那就要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厉害。
现在大明的实力强悍,就应该趁这个时期,把这些问题给解决了,为后世子孙缔造一个太平的时期。
朱允炆就是这个过程中的导火索,他就好像的平静水面的一颗小石子,只要把他投下去就可以泛起涟漪。
这样的话,大明的士兵也就有了出兵的理由了。
现在马哈木这边已经解决了,整个漠北已经没有了战事。
王钊的大军也在回京的途中了。
根据我得到的情报来看,藏王这边张虎也已经取胜了。
樊忠这边拿下了金陵城,现在也已经开拔去岭南了。
现在朝廷也已经腾出手来了,可以去解决掉云南以南的问题了。
缅-甸王都有想法把那些小国给拿下,我泱泱大国怎么不去取了呢。
自己的卧榻之侧,怎么可能让别的国家做大呢。
因此,朱允炆还得放,放出去之后再打就是了。
三国时期诸葛亮都有魄力七擒孟获,我们又怎么会担心对付不了这个朱允炆呢。
这样一放,陛下你不曾食言,还成功为大明解决了一个未来大患,有什么不可呢。”
朱棣仔细听了姚广孝的话,他的脑子里面也是在不断的想着。
的确这样一来,大明就有了对缅-甸开战的理由了。
古时候的人都讲究一个出师有名,不然会被史书记载他好战的。
以前漠北的战事,也是他们老是在侵扰边境。
现在,缅-甸王表面上是诚服大明的,暗地里他们可是早就心有不轨,打算自己做大了。
但大明又没有一个理由去,人家都诚服你了,你还莫名其妙的去打他,那么其余的国度会怎么样,以后谁还会来朝拜天朝上国啊。
这一点朱棣也是看得十分明白的。
当下,他也是十分佩服姚广孝的,这个和尚还真是不简单啊。
人家当和尚的都讲究一个慈悲为怀啊,他却是到处去挑起战争。
不过,朱棣还是十分要感谢他,他说得没有错,现在大明的实力强悍,就应该为后代解决掉周边的麻烦。
不然万一哪一朝的皇帝不中用的时候,至少也没有什么外敌来影响大明的江山嘛。
朱棣当下也就同意了姚广孝的劝谏。
他重新来到了朱允炆的面前,对朱允炆说道:“允炆啊,我也说话算话,你可以走了,我会让着四个兄弟跟着你的,他们会随时给我汇报你的情况。
给你的自由也是有限度的,你要是乱来的话,那么我还是会让他们把你抓回来的。你自己好自为之吧!”
朱允炆当下微微一笑。
“侄儿谨记四叔教诲!”朱允炆深施一礼转身就走了。
他一出门嘴角就露出了阴险的冷笑。
四个兄弟也就跟着他走了。
朱允炆怎么也不知道,他的一切都在姚广孝的预料之中,他自己已然入局,还全然不知。
殊不知,他这才要给别人带去多少的祸事。